甘肃省康乐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2019-03-04孙富强尹念文
孙富强,尹念文
(1.甘肃省地下水工程及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 兰州 730050)
1 研究区概况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归属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南北长56km,东西宽39km,全县总面积1081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3° 24′~103° 49′,北纬:34°54′~35°27′。康乐县现辖5镇10乡,152个行政村。康乐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西秦岭西延部分,地貌类型有:构造剥蚀中高山、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和侵蚀堆积黄土丘陵。地势总体上西南高,东北低。康乐县地处西秦岭褶皱带西段和祁连褶皱带东南端的交汇区,主要构造有:康乐南东正断层、公太子山-前东湾逆断层、常家沟逆断层以及三甲集-康乐隆起带等。新构造运动的总体特征是以振荡性上升为主。基岩主要有灰岩、砂岩、砂砾岩、泥岩等。康乐县属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7℃,年平均降水量为548.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267.1mm。境内河流均属洮河支流。
图1 康乐县地质灾害类型及数量图
根据康乐县1:5万地质灾害详查,境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点80处,其中滑坡2处,占总数的2.5%;崩塌4处,占总数的5.0%;不稳定斜坡3处,占总数的3.8%;泥石流沟71条,占总数的88.8%(图1)。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附城镇、上湾乡、虎关乡、八松乡和莲麓镇等地,其他乡镇零星分布。
2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2.1 危险性分区流程与方法
在全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的基础上,对不同区进行重新赋值,然后通过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指标值和社会经济易损程度指标值叠加计算得出每个分区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危。
选择地质环境分区的典型代表单元(包括县城、乡镇、居民点等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受危害对象不同的重要地质灾害点),采用历史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和潜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确定典型代表单元的灾害危险性等级,分析研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本区地质灾害危险等级的灾害危险指数分界值(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阈值W阈大、W阈小)。
根据灾害危险性指数分界值和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进行全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做出本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初图。
根据不同区段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在预测其危害范围的基础,整修形成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危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在易发性与易损性评估的基础上,叠加计算出每个分区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W危j—j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
Y易j—j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指标值;
Y损j—j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易损程度指标值;
a1—地质灾害易发性权重;
a2—地质灾害易损性权重。
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图进行赋值(表1)。易损性指数按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图进行赋值(表2)。
表1 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取值表
表2 地质灾害易损性指数取值表
权重值的确定:分析工作区地质灾害灾情,对近数十年造成重大损失的地质灾害的地质基础条件、气候环境、人为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后综合确定在本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时,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的权重a1取0.4,地质灾害易损性指数的权重a2取0.6。
2.2 确定危险性等级阈值
经过对本区地质环境分区单元W危计算值与莲麓镇、国道、省道线部分地段等典型地质灾害危害区危险性等级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的灾害危险性指数分界值(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阈值W阈大为2.4、W阈小2.0),即:
3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评价
根据以上方法,在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分区单元的危险性指数W危j,按确定的阈值,以GIS为平台,形成地质危险性分区初图(图3),并结合定性分析,分区时主要考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历史灾情、地质灾害威胁人口数量及直接经济损失预估等综合因素,将工作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危险区(Ⅰ)、中危险区(Ⅱ)、低危险区(Ⅲ)3个区,共13个亚区(图4)。
3.1 地质灾害高危险区 (Ⅰ)
图3 GIS综合生成的地质危险性分区图
图4 康乐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主要分布于分布于县境中北部的流川乡、康丰乡、虎关乡、附城镇、苏集镇、八松乡、上湾乡的大部分居民区,即胭脂河、三岔河及苏家集河下游沟谷区一带,面积135.42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3.02%。地质灾害隐患点密度为0.103处/km2,威胁人口密度为45.281人/km2,经济损失预估为235.623万元/km2。根据地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共分4个亚区(段),现分述如下:流川乡谭家-虎关乡椿树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危险段(Ⅰ1);八松乡上岔路-康丰乡辛雍家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危险段(Ⅰ2);上湾乡-附城镇张寨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危险段(Ⅰ3);附城镇新庄-虎关乡边家村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危险段(Ⅰ4)。
3.2 地质灾害危险中区 (Ⅱ)
该区位于康乐县境北部的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东部的胭脂镇、草滩乡、五户乡,西部的苏集镇、鸣鹿乡及八松乡的部分区域,南部的景古镇、莲麓镇一带,总面积485.47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6.68%。地质灾害隐患点密度为0.045处/km2,威胁人口密度为2.062人/km2,经济损失预估为3.037万元/km2;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共分6个段,分述如下;虎关乡洼水-杜家湾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段危险段(Ⅱ1);白王乡老树沟-虎关乡大湾泥石流地质灾害中危险段(Ⅱ2);八松乡八松-苏家集镇徐家滩泥石流地质灾害中危险段(Ⅱ3);草滩乡达洼河-胭脂镇-虎关乡二十铺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危险段(Ⅱ4);五户乡朱家村-莲麓镇河口村崩塌地质灾害中危险段(Ⅱ5);莲麓镇枉子沟-古泷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中危险段(Ⅱ6)。
3.3 地质灾害低危险性区 (Ⅲ)
该区分别位于康乐县城区、西南部低中山一带,该区分布面积385.4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7.06%。地质灾害隐患点密度为0.003处/km2。依据地域特征,可划分为3个亚区(段)。
白王乡徐家沟—草滩乡槐沟-莲麓镇大山沟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低易发段(太子山林业保护区)(Ⅲ1);莲麓镇泉湾-苟家山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低易发段(莲花山林业保护区)(Ⅲ2);苏集镇-附城镇—虎关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低危险段(Ⅲ3)。
4 结论
本次评价是在康乐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康乐县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区,评价结果符合现实条件,取得了为城市发展提供地质基础资料的目的。总体来说,康乐县地质条件良好,未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未造成过特别大的损失,即使如此,仍要未雨绸缪,做好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工作,避免人类工程活动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