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19-03-04

资源再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出口生态

发改委、工信部:拟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为促进产业集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拟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迅猛发展,产业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能力不断增强。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其中,大宗固体废弃物排放已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缓解资源瓶颈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集聚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为导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着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大宗固体废弃物区域整体协同解决方案,推动大宗固体废弃物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带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通知》提出,探索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到2020年,建设5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5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基地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形成多途径、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发展新格局。

重点任务是,以尾矿(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赤泥)、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工业废弃料(建筑垃圾)、农林废弃物及其他类大宗固体废弃物为重点,选择废弃物产生量大且相对集中、具备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前景好、规模带动效益明显的地区,通过政策协同、机制创新和项目牵引等综合措施,开发和推广一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及高附加值产品;制(修)订一系列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标准和规范;实施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构建和延伸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大总成”再制造解禁: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

1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管理办法。在这次常务会议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获得通过。此前《管理办法》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如今终于获得通过,业界多年努力最终有了结果。

《管理办法》有四个亮点:一是“五大总成”再制造解禁;二是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取消总量控制;三是不再按照报废金属价格回收,按照市场定价;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事后事中监管。

《管理办法》不再设立总量控制,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成为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体现了我国推进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原则。“《管理办法》打破了垄断属性,充分发挥了市场竞争的优势。有竞争才会有良好的服务。”肖荣臣说。

《管理办法》对于申请企业提出了很多要求,这些条件并不容易达到,可以说是设定了一定的准入门槛: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存储、拆解场地和拆解设备、设施;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废弃物存储和处理设备、设施;有与报废汽车拆解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拆解操作规范。

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进行“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管理办法》就是按照“放管服”原则实施的政策措施。不再设立总量控制后,为了防止机动车混乱,有必要加强监管,《管理办法》体现的监管不再是事前监管,而重视事中事后监管。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18日—19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总结2018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干杰指出,2018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大会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把党中央关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

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李干杰说,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统筹协调,狠抓督察落实,所有约束性指标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达到“十三五”规划序时进度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李干杰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优异成绩庆祝国庆70周年。

2018年12月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2%

2018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7%(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比11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4%。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较11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5.5%,回落 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6%,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集体企业下降1.4%,股份制企业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9%,纺织业增长0.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汽车制造业下降4.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3%。

分地区看,12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5.0%,中部地区增长8.3%,西部地区增长7.7%,东北地区增长7.5%。

分产品看,12月份,596种产品中有330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钢材9365万吨,同比增长9.1%;水泥18394万吨,增长4.3%;十种有色金属508万吨,增长10.0%;乙烯160万吨,下降0.1%;汽车252.6万辆,下降14.9%,其中,轿车103.0万辆,下降17.1%;发电量6200亿千瓦时,增长6.2%;原油加工量5117万吨,增长4.4%。

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同月下降0.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749亿元,同比增长4.1%。

工信部: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

1月1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记者的联合采访。

苗圩表示,2019年,我们将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去产能成果,支持重点省份钢铁去产能,持续优化钢铁产业布局。严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新上项目扩大产能,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持续推进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攻关,把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制造业企业。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畅通工业经济循环,促进工业生产与国内市场良性循环,持续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支持高清视频、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加快发展,引导通用航空、冰雪装备等大众化发展,促进工业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深化产融结合。

2018年中国汽车铝合金车轮出口情况分析

2018年1-12月中国汽车铝合金车轮出口金额首次突破45亿美元,达到47.38亿美元,同比增加10.4%,出口数量首次突破95万吨,达到99.41万吨(按照平均单重10 kg/只折算;相当于9941万只),同比增加7.3%,出口数量及金额均再次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车轮出口自2005年超过德国开始已经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2018年中国汽车铝合金车轮出口有86家公司出口数量超过10万只,61家公司出口数量超过20万只,38家公司出口数量超过50万只,20家公司出口数量超过100万只,10家公司出口数量超过200万只,3家公司出口数量超过500万只,有1家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数量超过1000万只位列第一。

2018年中国汽车铝合金车轮共计出口到17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量前40位的国家和地区总金额为46.33亿美元,占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7.8%。其中出口美国总金额位居第一,接近24亿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半数以上。出口美国数量位居第一为47.77万吨,按照平均单重10Kg/只折算,相当于出口美国4777万只铝车轮,出口日本数量位居第二,为18.63万吨,相当于1863万只,出口折算数量超过100万只的国家共计有12个。

格林美联手产业巨头纵深合作,谋划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新版图

1月11日上午,由青山实业、格林美、邦普、IMIP、阪和兴业共同投资、合作成立的青美邦新能源材料公司奠基仪式,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摩洛哇丽县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青山园区盛大举行。

依据各方在2018年9月28日签署的《关于建设印尼红土镍矿化学品(硫酸镍晶体)5万吨镍/年项目的合资协议》,拟共同投资7亿美元,建设产能不低于5万吨镍金属、4000吨钴金属的湿法冶炼基地,产出5万吨氢氧化镍中间品、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晶体、2万吨电池级硫酸钴晶体、3万吨电池级硫酸锰晶体。

本项目从红土镍矿中炼出制备三元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电池级镍钴原料,生态环保、高技术与智能制造将完美体现在制造全流程,创造从红土镍矿直接生产新能源材料的全球典范,由此拉开印尼镍资源向新能源行业创新升级的大幕,将与印尼人民一起共成长,共同迈向世界新能源这一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

格林美集团董事长许开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印尼政府和人民对投资者的热情欢迎令人印象深刻,来印尼投资是人生中正确的选择。许开华教授强调,该项目将遵循“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实施360度绿色设计与清洁生产,让生态环保、高技术完美体现在项目的全流程。这是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巨头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的携手合作,一个崭新的新能源电池原料基地即将在印尼拔地而起,一个从红土镍矿资源到三元电池材料的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的全球版图也已初具雏形。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出口生态
环境保护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生态养生”娱晚年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给情绪找个出口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