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养殖厂
2019-03-04□孔瑜
□ 孔 瑜
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有一家苍蝇养殖厂,它有着一般工厂的流水作业线,自1976年建立以来,每周能生产出上千万只有着“食人蝇”之称的螺旋锥蝇。在这里,苍蝇们不仅没有受到迫害,还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不仅有人造住宅还能享受精心调制的美味佳肴。这样的人蝇关系让人不禁心生疑惑:人类这样做到底是何居心?
劣迹斑斑的食肉蝇
这还得从螺旋锥蝇的种种恶行说起。螺旋锥蝇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食肉蝇,偏好鲜血和活肉而非腐肉,喜欢攻击恒温动物(比如牲畜、人类)身上的任何小伤口,它们在伤口上产卵能达到400多个。接着,孵化后的幼虫会使用两个针状的口器像螺旋钻一样开始钻入寄主的肉体内喝血吃肉。一旦进入舒适的血肉中,幼蝇会继续吸食和生长。它们长得越大,吃的东西越多。最后导致被寄生生物大面积的溃疡和出血,而这又会引来更多的螺旋锥蝇,产下更多的卵,进行更多的吸食和入侵。成群的幼蝇会吃掉大量的组织,如果伤口是在腹部,可以影响到肝、肠或胃,如果伤口是在头部,可以影响到眼睛、大脑,甚至造成死亡。据说,成群的幼蝇可以在不到两周内杀死一头成年母牛。
虽然今天大多数人对螺旋锥蝇并不熟悉,但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南部的牧场主一直在与这种致命的昆虫搏斗,每年都损失惨重。1858年,螺旋锥蝇首批病例出现于法属圭亚那外海的魔鬼岛上。从那里开始,它们逐渐蔓延到美洲较温暖的地区。在螺旋锥蝇肆虐的地方,公共卫生和经济均遭受重大打击。在20世纪30年代,其造成美国畜牧业损失超过2亿美元。1935年,仅在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畜牧业就因此损失1000万美元。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控制螺旋锥蝇的措施,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才开始进行有力反击,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克尼普林和雷蒙德·布什兰提出的“昆虫不育技术”。
以蝇制蝇
克尼普林和布什兰经过大量研究之后,提出了以蝇制蝇的昆虫不育技术:将雄蝇置于超高辐射之下使其失去繁殖能力,然后把它们放生到野外与同类交配。由于雌蝇是单配性的,一生只能交配一次,如果它由不育的雄性受精,那么它产的卵就永远不会孵化,日积月累,整个食人蝇种族就会自然消失。
起初,他们的方法遭到了质疑。人们嘲笑说,你并不能阉割足够多的雄蝇。但1953年在加勒比海的库拉索岛进行的一次试验证明了他们的正确性。在那次试验中,放入辐射的绝育雄蝇后,仅仅过了三个月,岛上甚至连一个无精卵都找不到。显然,这一备受诟病的方法甚至比预期的效果更好。
随后美国和墨西哥利用这项技术掀起了根除螺旋锥蝇的运动。1972年,美国和墨西哥合作成立除蝇委员会,并于1976年合资在墨西哥建立苍蝇养殖厂专门培育不育雄蝇。为了扩大战果,甚至出口至饱受蝇害之苦的利比亚、中美洲各国。在工厂的孵化室里,幼虫先被喂食一些由动物血浆、奶粉和鸡蛋混合而成的饲料,然后会被收集到盛有腐殖土的托盘中。几天后,长成葡萄籽大小的蛹就被装进盛有锯末的小平箱中,送到辐射室去接受大约2分钟的辐射。随后,这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绝育的蛹就被送入冷冻室,这样可以减慢它们的成熟期,让员工们有时间装箱并运送到其他国家。
成绩斐然
1982年和1991年,美国和墨西哥先后宣布本国的螺旋锥蝇已经被消灭。这标志着美墨除蝇委员会19年根除蝇害的任务圆满完成,总投资4.135亿美元,创造了1905个各种类型的工作岗位,约2510亿只不育苍蝇被释放,保护了7750万头牲畜,有效拯救了美洲的畜牧业,是人类害虫管理史上一项伟大的成就。而克尼普林和布什兰两位科学家也因其开创性的工作荣获1992年世界粮食奖,被誉为“20世纪昆虫控制领域唯一真正的原创创新”的昆虫不育防治技术,也继续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在21世纪初,墨西哥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讽刺的是这次是由于辐射机器故障,导致大量正常的杀手蝇在墨西哥和巴拿马的荒野地区被放飞,疫情再次爆发。得知设在墨西哥的苍蝇养殖厂竟然放飞大量正常的食人蝇后,美国立即决定在巴拿马投资兴建一家类似的苍蝇养殖厂,用以抵御从墨西哥飞来的食人蝇。201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又爆发螺旋锥蝇肆虐的疫情,起因不明,在数亿只从巴拿马空运而来的绝育雄蝇被释放以及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之后,疫情才得以控制。以蝇制蝇的昆虫不育技术再次取得了成功。
不过,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用放射性手段强行改变物种,人为地造成某种生物的灭绝,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有可能对大自然的生物链造成破坏。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纰漏,那么很有可能催生一些变异的食人蝇,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