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创新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互动研究
2019-03-03夏雄军朱丽颖
□ 夏雄军 朱丽颖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青少年来讲,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是其价值观养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所以,高等院校肩负着把握青年时代脉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标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而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教育在具备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同时,更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增强亲和力与感染力,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从而真正起到实效。音乐自古以来在德育和美育方面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效。以音乐教育融入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交融统一。而信息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种新媒体形态无疑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加多维立体的实现方式,也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与音乐教育多向互动提供了种种可能性。
一、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途径探究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或价值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深层的认识,是人们关于价值判断标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价值信念、价值理想的观念系统(袁贵仁)。鉴于价值观的定义如此宽泛,本文所探讨的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要限定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直以来,“思政课”作为高校培养青少年核心主义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在引导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发展、提高青少年政治觉悟、道德修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的“思政课”在内容和方法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与改善(万勇华)。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改革创新。一些传统的“思政课”确实仍在沿袭着旧老刻板的宣讲方式,这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是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所以,新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势必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以更丰富多元的方式实现理性与感性相统一地教化,而非单一枯燥地说教。
除了传统的“思政课”以外,音乐作为兼具审美形态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儒家的“礼乐合一”,孔子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的“广教化,美风俗”, 《礼记·乐记》中的“德音之为乐”,到近代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再到当代的“主旋律音乐”等等,音乐以其自身独有的感性之美,深入人类精神世界,使人实现从理智到情感双重层面的和谐统一,并且可以自由自觉地感受和表达出来,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所以,以音乐教育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为“思政课”披上“审美的外衣”,让原本的价值观教育由显性化为隐性,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寓教于乐中以情制行,形成良性的互动磁场与和谐的教育生态,实现潜沉久远的教育影响。
二、信息时代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
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在社会所有层面掀起了深刻的变革。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正在从本质上改变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下主流的新媒体手段与方式有二,一是在线教育平台包括: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线上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课本、远程教学等;二是自媒体平台包括:QQ、微信、微博、知乎等(滕腾)。
与传统媒体相比之下,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与传播范围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即时性,传播内容的海量性、个人化和社群化,传播范围的地域性与全球性。因此,新媒体视域下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在时刻面临着剧变。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讲,新媒体视域下的音乐教育由从前教师单向度教授知识的“一人堂”转变为师生多向度交互式知识交流和教授。比如,传统的高校音乐课上,教师首先讲解歌曲背景,进行作品分析,之后领唱(或演奏),学生听讲并跟学。而新媒体式的音乐课可以是,课前学生搜索歌曲背景,进行初步作品分析和学唱(或弹奏),课堂上教师听取以小组为单位的预习汇报后进行关键知识点的讲解与错误更正,课后学生再次上传自己完成的作品,由老师在线指导。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讲,新媒体视域下的音乐教育由从前的仅限于课本选材的局限性转变为从互联网取材的无限性。比如,传统课堂欣赏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会在课堂上反复播放该乐曲进行不同段落的分析讲解,课堂结束后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了一定的把握。而新媒体式的音乐课上除了欣赏课本规定的乐曲,教师还可以依据本节课乐曲类型列出推荐清单并播放,使学生通过多个个例从而把握乐曲流派,并可以在共性中更好地认知个例。从教学范围方面来讲,新媒体视域下的音乐教育由从前教师面对固定人数的线下课堂转变为跨越区域限制的在线课堂。例如,传统课堂下,乡村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只能取决于当地匮乏的师资,而如今在通网的条件下,乡村学生甚至可以在多个线上教育平台观看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秀教师讲授的课程,实现了教育的共享和平等。
三、高校音乐教育新媒体应用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互动影响
(一)教育是价值观建立的基石
新媒体视域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在运用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内容对于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首先,引导大学生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仅民族音乐体系就包含十五个支脉,具有风格多样、形式多元、表达方式多态等特征。在带领学生学习和欣赏传统音乐的同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形成价值观自信。比如,学生课前可以在线上对比欣赏和感受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课堂上教师根据歌曲版本的不同,分别结合地区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征从歌词、旋律、唱腔等方面来学习。课下分组成立QQ 或微信讨论群,选择某一个地区的版本进行学习。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增强其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第二,学习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革命年代我们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有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项久雨吴海燕)。这些在特定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红色歌曲”和“主旋律歌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集体主义凝聚力。比如,学生在线上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教师可以发起微博话题,让学生在分享作品视频或音频的同时附上自己的乐评或感想,师生一起进行互动和讨论,在讨论中增进对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从而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发挥音乐的德育和审美功能,以“美善统一”的优秀作品培养大学生美好的品性。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必然具备形式美与内容善的统一,美感与道德感的统一,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音乐伦理学)。除了传统经典,教师可以结合时代流行,选取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作品。学生课前在线上对作品中的诗词进行了解和学习,课堂上教师再从音乐的角度展开分析和欣赏。在这些经典的音乐和诗词的吟诵中净化心灵,感受美与善的和谐。
(二)价值观取向是教育的核心
在新媒体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中,最突出的就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空间多维度的学习形式交错融合,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学生开始掌握更多的话语空间。“以学定教”要求以生为本,依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认知水准、情绪状态等情况来确定教学起点与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师一人以案定教的模式完全不同。而新媒体教学模式的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和选择的空间,这为“以学定教”提供了更适宜的土壤。仅从兴趣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来讲,教师可以依据数据等方式(例如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微博话题的讨论量和转发量),对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以及课后评价等多个阶段进行观测和分析,找到学生真正关注的方向和思考角度,进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更加具备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双向互动。
总而言之,新媒体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范围等方面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新型模式下的音乐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方面,实现了相比传统“思政课”更具交互性和感染力的教学效果。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多新媒体形式的开发将会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更多思路和方式,来构建兼备思想性和趣味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