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差异,共同发展”讲评

2019-03-02李亚洲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文明人类

李亚洲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语出《礼記·中庸》,意思是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显示出对待文化多元性的传统智慧。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大同,但当今世界,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则名言警句构成。要写作好本题,可分以下三步来走。

第一步,明晓每则名言的基本含意。第一则出自《礼记·中庸》,其意文题材料已经作出了阐释。第二则是费孝通先生在他的80寿辰聚会上,对民族文化问题提出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四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思是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别人的美;第二层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第一层是基础,第二层是结果。第三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到的,表达的是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

第二步,寻找三则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一则借万物的共生、共容来说理,大道亦如此。第二则讲的是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要尊重、包容、分享、和谐。第三则指出了文明的特点及其多样化的价值、意义,为当前正确处理不同国家、区域和民族的文明提供了指导。三则名言由古及今,虽然时代不同,但其核心都指向了尊重差异与共同发展的问题。我们当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尊重多样性,通过兼收并蓄来弥合彼此之间的不同,即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寻求共识,以相互尊重的方式来化解冲突。文化、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如此,国际关系的处理同样如此。

第三步,综合考虑并从不同角度提炼中心论点。本题从大的方面,可以谈国际关系中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求同存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从小的方面,可以谈人与人的相处,求同存异、相互包容是和谐相处(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还可以纵向谈中国人对待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态度和智慧等。

此外,文题提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指出当今世界也有不赞同追求天下大同的人,写作时可以这类人为对象,用中国智慧说服或感染他们。总之,写作时要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结合身边的事例或见闻表达观点。

[作文示例]

以尚和之心,成世界之大美

侯沁怡

约翰·多恩在诗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从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孤立的文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时代的发展让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的交流越来越丰富,大同已成为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难免会有人对此持不同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用尚和之心,成世界文明之大美。

《礼记》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相害不相悖,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指不同的文化和睦相处,在发展中互相包容,最终实现祥和的大同之境。回望历史,我看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并行而不相悖的繁荣之景;立足当下,我看见耶路撒冷中不同教徒,和睦相处互不相害共促圣城繁荣的和谐之象。其实不仅仅是宗教,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你可以看见在跨国公司中不同肤色的人一起工作,你可以看见在金砖五国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领导人畅所欲言……实践证明,多元的文化可以和谐共处,大同世界不是凭空的想象和虚有。

成世界之大美,需以尚和之心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听,驼铃悠悠,奏响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旋律;看列车飞驰,描绘出今日“一带一路”的荣光。曾几何时,丝绸之路商旅不绝,运载着东方的丝绸、西方的香料;且看今朝,沉寂了千年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一条共同发展之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不断发展,这不仅得益于中欧班列缩短了运输时间,更得益于沿线国家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对共同繁荣的追求。

当然,追求大同并不意味着趋同。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曾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歌唱“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的《光辉岁月》中唱道:“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没有多样性,就没有融合衍生创造出新事物的可能;没有交流互鉴的融合,多样性亦难以为继。只有以尚和之心,让多样性和交流借鉴相结合,才能开出持久灿烂的文明之花,才能成就世界之大美。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世界大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愿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乃至每一个人,都能以尚和之心,成世界之大美。

[点评]

文章视野开阔,观点鲜明。从内容上看,文章将古今中外的名言素材和事例素材巧妙地融为一体,两类素材相得益彰,使得文章内容十分充实。从表达上看,文章论证有力,不仅阐述了世界实现大同的可能性与有效途径,而且指出了“大同”与“趋同”之别,思维富有辩证性。此外,文章在语言上多用整句,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共享美好大同世界

徐展颜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者在《礼记·中庸》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画卷。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美好大同世界,指引着人类的未来,需要我们共识共筑共享。

大同世界,需你我共识。沿着中国的历史脉络前行,“天下大同”的思想贯穿其中。春秋战国的战火纷飞中,儒士给世人描绘的大同社会的蓝图;辛亥革命的嘶声呐喊中,孙中山先生再次提出大同理想;万隆会议的质疑责问中,周恩来先生提出了本质相似的“求同存异”方案;中非论坛的顺利开展中,习总书记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联合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发文倡导共筑文明卫生世界……大同世界,唯有你我共识,世界共识,才能指引着人类文明走向遥远的未来。

大同世界,需你我共筑。一花独放不是春,习总书记在讲话时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世界的大合唱。“同一个世界,同一個梦想”,人类文明的演进,正是在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建中。在各种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实现的。沿着“一带一路”,从西安走到鹿特丹,你能看到沿线各国都在为这“新丝绸之路”上色添彩;走进G20峰会,你能看到《天鹅湖》与昆曲相互交融,迸发出新的光彩;走进中英文化节,你能看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共话戏剧之精髓……大同世界,唯有你我共筑,世界共筑,才可成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大同之境。

大同世界,当由你我共享。“一带一路”联系欧亚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再添助力,普惠沿线国家;中非共建优势互补,提升各国人民生活水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果实,当由人类共享,诚如费孝通所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唯有共享发展,才能增进各国人民的福祉。

需要明确的是,大同世界,“同”的是理想,是合作共赢;文明的多彩、竞争中的拼搏等“异”者仍在熠熠生辉。当然,我们的“存异”不同于美式的单边主义,而是“和而不同”的体现。我们共识共筑共享大同,我们也开拓创新求变存异,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吴晓波曾言:“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愿人类文明的大海被注入各国文明的涌流,从而更加波澜壮阔,浩气长存。愿美好的大同世界,由我们共识共筑共享。

[点评]

该文的最大特点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文章主体部分紧随首段观点,分别从共识、共筑、共享等角度展开论证。三者表面上看是井列关系,实际上是逐渐深入的。共识是基础,共筑是过程,共享是结果。接着,文章宕开一笔,明确了“同”与“异”的各自所指。最后引用名言,表达希望,首尾照应。

志合意通,共构大同

周雨欣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是习主席访问巴西时演讲中的内容。掷地有声的话语,时刻向世界人民传递着中国声音,传递着中国建设包容、开放、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如此国际治理的“中国智慧”,发轫于千年前《札记》中关于“大同”的构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札记》中的“大同”社会是那个动乱贫瘠的年代的先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生活在逆全球化、新冷战思维的阴影下,我们仍呼吁以尊重、包容、开放、共享的心态来构建属于我们的美好时代。

昔者,中国自居天朝上国,鄙夷蛮夷野人,最终在坚船利炮的冲击下,被迫狼狈地打开了国门;昔者,中国曾死守传统、封建的文化,要以其“拯救世界”,痛斥林则徐“有失天朝大吏之尊严”,最终在自由平等的呼声里,推翻了封建王朝。以古鉴今,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存在绝对优势,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唯有以开放包容之心携起手来,方可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到“蒙内铁路”的开通使用,从巴黎气候大会中国庄严的承诺到联合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入决议,中国始终是合作开放的坚定支持者与推动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每一次巨大的变革,并非来自鹬蚌相争、以邻为壑,而是源于尊重、宽容与合作。

过去的一年,“中美贸易战”提醒了人们,人类合作所抵达的深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浅得多;意大利杜嘉班纳发布的“起筷吃饭”辱华视频告诉我们,文明的差异产生的沟壑仍不容小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尊重他人,成全他人才是正确对待文明的方式。而我们,秉持着如此信念,愿再一次伸出双手。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行动,可以驱散所有的逆流与扰乱。

江河孕育了文明。人类从大江大河走来,江河不仅是水源,更是交流的通道。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国门越开越大,我们尊重尼罗河的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文明,当然也不会歧视莱茵河和伏尔加河的文明……流动的江河,洗刷疑虑,沉淀偏见,将人类文明交汇共享。

怀着“大同”理想的中国,站在世界东方,伸出双手,愿与道同志合者一道共构大同,让千年前先人所描绘的图景,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逐步变为现实。

[点评]

文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一方面,作者善于追根溯源,从现今的“命运共同体”追溯到《礼记》中的“大同”思想,紧扣了写作主题。另一方面,作者又善于以史事和时事为鉴。对照历史,国家落后受辱的教训深刻;反观现实,文明的差异犹存,人类合作的深度尚浅。作者以独到的眼光,深入剖析了历史与现状,表现了中国愿与道同志合者共构大同的宽容、自信与大气。

审题立意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对全国高中生“中国历代文学最具推广价值的作家”的问卷调查,他们眼中排名靠前的作家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巴金、莫言。

请从中选择两三位作家来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文学,写一篇文章向外国人推介中国文学。

要求选好作家,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本题跟2017年高考“选取两三个关键词向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的题目一样,是典型的寻找“有机联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除题干外,本题共分三段。

第一段为作文材料,出示中国历代文学最具推广价值的12位作家名单。关键点:最具推广价值。后两段为写作任务,关键点有三:选择两三位作家,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通过选择的作家来呈现中国文学的某种特点;并将中国文学的该种特点向外国人推广和介绍。

最具推广价值的12位作家,他们的作品,各有其风格;他们的创作,各有其擅长;他们的成就,各有代表性。但如果认真挑选,反复琢磨,拎出两三个来,也不难发现他们作品、风格、成就等方面的共同点,也就是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中国文学的某种特点。这其实有点像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比如,陶渊明+王维,隐逸田园诗派;屈原+杜甫+陆游,忠君爱国主题;屈原+苏轼+曹雪芹,作家不幸文学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世界性影响;巴金+莫言,感动中国;屈原+李白,浪漫主义……

既然要求向外国人推介中国文学的特点,写作时就必须有读者意识,遣词造句不能太生僻,并且要注意语气和语调,要尽量让人家感到舒服。

雷区预警:不能只谈作家生平和思想而不介绍其文学作品和成就;不能只顾介绍每个作家各自的特点而不“提取公因式”;不能自说白话而要跟外国人对上话。

猜你喜欢

共同体文明人类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文明过春节
谁变成了人类?
对不文明说“不”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