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英雄的辛弃疾

2019-03-02朱丽军

关键词:辛弃疾意境意象

朱丽军

英雄之路

辛弃疾的英雄之悲实际上是融合在整个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集体之悲中的。中国传统读书人有着深刻的建功立业的焦虑。西方知识分子很多有基督教的信仰,有着对彼岸世界的眺望,这样就减轻了在现世世界中的焦虑感和渺小感,西方知识分子是通过对彼岸世界的眺望完成对自我个体的超越。与西方知识分子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中国传统士大夫们没有彼岸世界可以眺望,他们如何超越个体自我,这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从人性来说,人有着超越自我渺小感和短暂感的天然需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只有在现世世界中寻找办法,去建功立业,立功立德立言,让自己名声流传后世,从而超越了渺小而短暂的个体。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有种焦虑感,就是对建功立业的焦虑和渴望。唐诗宋词中便弥漫着这一种焦虑感,在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修课本中,从《和晋陵早春游望》《从军行》再到《与诸子登岘山》《將进酒》都有所体现。

“治国平天下”,这种建功立业的渴望常常与对国家朝廷和江山社稷的焦虑纠缠在一起,构成了很多士大夫的人生坐标,当然这也是辛弃疾的人生坐标。

辛弃疾是北方人,他的少年时代是在金人统治下度过的,山河沦丧于他有切肤之痛。祖父辛赞不得已作了金国的地方守吏,但他心中始终未能忘记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所应尽的匹夫之责。辛弃疾后来回忆道:“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非其志也,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抒君父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在辛赞的影响下,辛弃疾自小就立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原的宏图大志。他文韬武略兼备,既胸怀高志,又临事有方。这在他22岁时聚众起义及后来在耿京军中任掌书记时得到充分展示,而他的胆识和勇毅更是非同一般。耿京死后,辛弃疾约集义军五十余骑通济州,在金军五万大军的兵营中将叛徒张安国缚获,率众南归。他的果敢和英武轰动了南宋朝野上下,“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他后来回忆此事:“壮岁族旗拥万夫,锦澹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银胡绿,汉箭朝飞金仆姑。”(《鹤鸽夭》)豪迈俊逸之风,溢然言外。然而年少气盛的辛弃疾所没有想到的是,南国的半壁江山竟成了埋葬他一腔抱负的坟墓。南来后,他先后向朝廷上了《美芹十论》《九议》,倡言北伐。无奈朝廷和议之策已决,并不采纳,辛弃疾只得怅叹:“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鹤鸽天》)当政者对他策论中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派他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虽然辛弃疾干得很出色,但这显然与他的理想大相径庭。他的理想绝非一隅之安、片土之富,而是故国失地的恢复、天下社樱的安泰。这宏伟的理想却少有人理解,更谈不上实现。可以想见。在辛弃疾心中,上马杀敌是件多么酣畅淋漓的快事,然而岁月无情,人生短暂,壮志成空的悲愤的不甘平庸的豪迈伴着辛弃疾度过了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从而奏响了宋词中的最强音。

英雄之词

这首词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南渡之后所作,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词人登上赏心亭北望,看见江水一直流到天尽头,到处一片凄清萧条的秋景。草木萧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命落空的悲哀。“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登高远望,远处的山峰,映入眼帘。而每一个山峰都给他带来了愁与恨。辛弃疾词有盘旋沉郁之姿,这几句在句法和章法上即可见其盘旋郁结,它上下承接,形式却是对偶的,“遥岑”与“远目”相对,“献愁”与“供恨”相对,“玉簪”与“螺髻”相对,凝练而有力,一连12个字写所见的远山。什么样的远山呢?有的像碧玉簪一样高耸,有的又像女人盘在头上的发髻,山的形状本是先存在的,但他却先写感动,再写形状。“玉簪螺髻”一句,前面先说“献愁供恨”,而带来愁恨的竟是美丽的山峰。下面就写他的愁恨了,是怎样的愁恨呢?

他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是来到江南的游子,站在赏心亭上看日落,生命落空的悲哀分外深刻。天上有一只失群的鸿雁,象征他的理想无人共鸣,他的感情无人体会。他在这样的季节、时刻、景物、声音的烘托下,“把吴钩看了”,他看他的宝刀,宝刀也比喻他的才干本领,可惜无人赏识,无用武之地,还是郁结悲愤。“看了”两个字写得极好,难道宝刀是为了观看欣赏的吗?难道宝刀不该是用来杀敌吗?这句真写得感慨万分,英雄没有建功的机会,所以他拍着栏杆,慨叹无人理解他登高望远的悲哀。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的是《世说新语》中张翰(季鹰)在洛阳做官,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吴中的鲈鱼脍,因此辞官回乡的典故。稼轩说不用再说张季鹰辞官回乡吃鲈鱼的故事了,谁不想回故乡呢?可是任凭秋风不断地吹,辛弃疾却回不去,因为稼轩的故乡是在沦陷区。那么,难道就这么终老江南吗?“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难道渡江南来,只为在江南安家吗?“刘郎”指刘备,这里又有一个典故,语出《三国志·陈登传》,说许汜向刘备抱怨陈登怠慢他,刘备听了却责备许汜在天下大乱之际,只求物质享受,整天说买田地、置房产,胸无大志,言不及义,如果是换了自己,也要耻与为伍。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自己也可以在江南买田置地过一辈子,可是这样子下去,如果遇见像刘备这样有才志的人,难道不该感到羞耻吗?可见其一片忠愤之情。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人的生命如流水消逝,就算是没有感情的树,都会被风雨摧伤,更何况人呢!“树犹如此”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桓温北征时经过金城,看到以前自己种的柳树皆已十围,所以很有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辛弃疾是说,无情的树木尚且因风雨而摧伤衰老,何况是忧愁患难中的有情之人呢?这几句真是写尽了生命落空的悲哀。

英雄之悲

英雄情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构成因素,在数千年文化传承之中,以英雄为主题进行歌颂可谓永恒的主题。辛弃疾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濡染,其词作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明明带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概。山河破碎之情无时或忘,远山碧幛只能令眼底生愁,长江奔涌徒令心中供恨,只能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拦杆拍遍”,更是突出了词人在壮志未酬之际的痛心疾首。

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给我们的感觉并非如一般爱国词那样雄壮豪迈,而更多的是悲凉与沉郁。再比如《破阵子》,当我们看到“醉、梦”两个字的时候,不禁又有无限的感慨和失落。感慨的是即使醉了,即使梦里,也忘不了自己的理想。失落的是这一切不是现实,一切都是幻想。那心爱的宝剑啊,并没有他的用武之地。豪壮之后,更是一种无奈。“可怜白发生”一句,更是直抒胸臆,更增添了蒼凉之感。这种苍凉之感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再如:“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一曲曲悲歌传递出浓重的悲凉。这样的情怀同样出现在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低头寻觅着,而英雄已在风吹雨打中零落成泥,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叹啊。无能的统治者在仓皇中溃退隐忍,这是怎样的令人愤懑。而无知的百姓却祭奠着敌人的祠堂,这是怎样的令人痛心;廉颇有人问而自己独自老,这是怎样的让人无奈。

在这首词中,我们感到了一种杜甫似的沉郁顿挫。悲凉沉郁是稼轩词独特的审美取向。这些悲凉沉郁的词句总让我们在唢呐、板胡、铙鼓这类的高音部中听见感伤的二胡或小提琴的凄凉及大提琴的幽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稼轩词特别的审美取向:悲剧之美。一般的豪放词人追求气势恢宏,一味地豪迈高歌,但审美意义不强。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诗穷而后工。诗人总是要承受时代的苦难,总是不被理解的,是郁郁不得志的,他们都是时代的孤独者,思索、批判是他们的责任。人类社会正是借助一代代文化精英个体生命的悲哀而得到反思,得到批判,得以前行。这进一步说明诗歌的本质就应该是悲剧的。

学法指导

一、朗读古诗词

学习古诗词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

二、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写作背景。诗人的经历不同,所创作诗的内容也不同。各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谢跳、谢灵运的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等等。

三、体悟意境

先要理解两个概念: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比如“举头望明月”,月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带有思乡之情的意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

还要理解意象构成意境的一般类型: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含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猜你喜欢

辛弃疾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春色满园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辛弃疾作词限酒
一朵花的意境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做不成英雄,只好当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