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新材料作文例谈
2019-03-02窦银强
窦银强
组合型新材料作文是近两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材料变化的一种新形式。虽脱胎于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但在命题材料的组合形式、写作任务的要求、审题构思的侧重点上又有所区别,所以在2020年的第一轮作文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组合型新材料作文是在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基础上的优化
1.明确的写作任务克服了过去新材料作文写作指令宽泛的弊端。
2015年高考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是由命题材料+写作任务+常规要求三部分构成,其命题材料往往创设一个“对立性的情景”——再增加“写作任务”的指令性要求——要求辨析其命题材料的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去思考、权衡和选择,然后依据自己选择的视角去说理论证,最后提出解決、处理这类问题的想法和方案。明确的写作任务和要求,克服了过去写作指令宽泛而出现的套作、宿构等弊端。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命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名句组成,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但考生一旦选择了其中某个名句,则必须围绕其内涵作理性分析。如选“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为基础,那就要在“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上下功夫。如以“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为基础,则重在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2.组合型命题材料使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2019年高考的命题形式在过去“任务驱动型”的基础上,从形式上看组合形式灵活多变,或文字材料+漫画;或设置一个特定的背景材料,然后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写作任务和要求;或选择若干条看似散乱的名言名句组合在一起,然后提出特定的背景或条件,再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写作任务去选择、权衡、思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视角;或罗列若干关键词语,或虚构出看似不相关的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客观事实材料,或摆出若干条富有哲理的语句,再提出具体的写作任务和要求等。从内容上看来源广泛,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涉及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从写作任务要求看既明确具体又让考生能有效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在充分理解组合材料方方面面内涵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典型的组合型新材料作文,是在2018年“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段材料共162字,其中9次提到“国”,分别为“中国青年”“爱国革命运动”“中国人”“新中国青年”“祖国”“报国”“青春中国”“强国”“中国青年”。另外,材料中的“中华民族”也和“国”相关,所以,“国”就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所写内容必须在“国”之内。“国”与材料任务中祖国建设发展的五个关键时间点,共同构成了材料的主要框架,突出了高考语文“新时代”的特点。作为国家事业接班人的高三学子,将来要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所以了解关心祖国形势发展与明确个人未来价值取向十分必要。
该作文既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又有新的变化:
①命题材料的写作任务中明确提出写作对象为“青年学生当事人”,且必须以当事人“我”的身份来写作,以此激发考生爱国、强国、报国等的主人翁的责任感意识。
②同时组合五个写作任务对应命题材料中的五个时间点,对应五个重要政治事件,除第四个任务没有具体阅读对象外,其他四个任务所对应的四种阅读对象为:公众场合的学生、家人、同学、功勋人物。虽然写作当事人均为青年学生,但面对不同的听众或阅读对象,就要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不同的语言风格。比如写给公众场合的学生就要有大格局;写给家人就可以亲切随和;写给新学期的同学就要有激情;写给功勋人物的慰问信,就要突出功勋人物的成就及其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自己的崇敬之情与学习他们的决心。
二、组合型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
1.命题材料的结构方式具有开放性与收束性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命题材料由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组合而成,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性眼光。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18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
①写作内容很开放。可以结合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大有所为。也可结合个人成长来写,18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来中国的变化。同时后面的18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巨大的成就。
②写作对象是约束性的。写作对象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须对未来青年的人生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脱离这个限制性要求就偏题了。
2.命题材料的内容力避空泛,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更强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命题材料的内容明确要求“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很接地气,非常符合考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作时围绕这一大的方向展开思考即可。命题材料由劳动与学习、劳动与人工智能、劳动与雇佣、不尊重劳动四个方面组合而成,但这只是思考这一主题的背景,对作文立意起导向作用,而不能简单当成作文立意。因而在写作时要把握好度,不要偏离主题。
①写作任务和对象具体,避免了空泛化。
写作对象: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作文体:演讲稿;写作立意和内容: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那么就要从扣住“从我做起”以及“为什么要从我做起”写作。
②写作立意和内容时代感更强。
2018年9月10日,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的命题,就是围绕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展开,结合当今学生的实际进行组合而成的。
可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谈劳动光荣,幸福一生;可从劳逸结合,摆正位置角度谈;可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角度,谈锻炼自我,懂得生活;可从尊重他人角度,谈尊重劳动,心怀他人;从弘扬传统美德,谈热爱劳动的意义;从品德角度,谈爱劳动是一种美德,阐述“劳动”是创造财富和谋求幸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具社会现实性,时代感更强。
3.命题材料的指向有侧重、主次之分。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从形式上看是漫画材料,实质上是道组合型的文字材料+漫画型的作文题,即由漫画和两句话的文字组合而成。漫画仅以一种平面化的形式呈现,如果说有什么作用,则如画龙,画面上的老师和学生则暗示本次作文的写作对象涉及“教育、师生”范畴;而文字内容则是点睛之笔,是触动考生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神来之笔。特别要注意的是“写作任务”强调了“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的要求,很明显是指向对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分析了。
因此,要写好这篇作文,最主要是读懂读明白这段文字的内容,抓住这两句话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和寓意。
首先在第一句话“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这句话中,第一个关键词是“毕业前”,第二个关键词是“最后一节课”,结合漫画里的“老师和学生”暗示本次作文写作内容只能围绕“教育”“师生”的角度来写,如果脱离这个角度就属于偏题了。
其次在第二句话中,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老师的话语中两个“再”字是凸显和彰显,是感情的聚焦,是思考的光点,是立意的依据和支撑。“你们再看看书”中的“再”字,既有对学生过去火热的读书学习生活的回忆,也有叮嘱学生,毕业在即,应当珍惜时间,巩固已有知识,“再看看”,也是对学生深情的期望,今后人生路长,须记得学海无涯,终身不辍。
“我再看看你们”中的“再”字,凝聚了师生情,为人师者的玉壶冰心,既有恋恋不舍,也有熔铸于职业的生命精神,即为人师表的赤子之心。一个“再”字,把千千萬万的为人师表者无私奉献,忠心耿耿于自己的讲台生涯,关注学生成长的“大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字也有离别在即的眷念和期望,“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离情别意在这里更多的是期望之情,无伤愁之悲怨,有由衷之喜乐,喜看莘莘学子的蓬勃生长,乐享行走前方和远方的亲切的怀恋。
抓住了这两个“再”字透露出来的复杂“师生”情感,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好文章。紧扣这句话,内容突出“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可在二类左右给分。
从写作文体看,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均可。如写记叙文,可紧扣“师生情”的溶解和渗透,选取相应的事实材料,或虚拟一些场面情景,自然而然甚至匠心独运写出师生情谊的水乳交融。写作角度可以从教师的层面写,也可从学生的层面写,还可以从师生互动的状态写;可以写记忆中的回放,可以写现实情景的如实记录,也可以写未来时刻的想象性创设。但要能从老师的这句话里读出为师者之心,良苦心,赤诚心,师德心,眷怀心。当然,这里不仅仅一个“情”字,如何在情理交融或情理融通的状态,把这种感情写出内在的质感和一定的价值内涵,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则可在一类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