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安徽高校调整与发展

2019-03-02赵璐瑶刘海涛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院系师范

赵璐瑶,刘海涛

(1.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06;2.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声势浩大的改革。在国民政府时期,高校教学内容笼统宽泛,人才培养脱离实际,学生多尚空谈,工程应用技术技能缺乏;注重文史、法政等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工程技术学科发展严重滞后;高校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少数中心城市,东西部布局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专门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才。调整高校的区域布局和学科专业布局显得极为紧迫。1950年6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长马叙伦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随着国家建设的逐渐走上轨道,……按照必要和可能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1]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对旧中国的高校进行接管、接收、整顿和改造的进程中,积极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的苏联的丰富经验,借鉴其教育理论、教育制度、“专才教育”模式等,开始有计划地对高校进行调整[2]。因时间划分或工作重点的不同,史学界对调整过程的看法主要有:“二阶段论”、“三阶段论”和“四阶段论”[3]。四阶段论将新中国成立后在局部地区的初步调整也纳入进来,从而使50年代的教育改革发展更加完整地呈现和还原。

安徽省作为中部省份,对于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非常到位。安徽高等教育发展是在全国整体布局下的发展,安徽高校的调整也是跟全国高校调整同步进行。根据日本学者大塚丰对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的“四阶段论”[4](P86-117),安徽高等教育在此间的调整也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1)是对1949年前旧教育的接管;第二阶段(1952—1953)是1952年在华东区的部署下安徽高校的院系调整;第三阶段(1953—1954)是在华东区专业调整背景下安徽高校的专业调整;第四阶段(1954—1957)是安徽省内高校院系的再次调整。如果说收回教育主权是我们与旧教育作别的第一步,那么院系调整就是在完全的教育主权上与旧教育作别的第二步,从此我们完完全全踏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道路。而安徽省高等院校的发展也在此次调整中走向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启了新的教育时代。

1 安徽接管阶段的高校调整(1949—1951)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5]。清末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安徽紧跟时代潮流,时任知府邓华熙于1897年奏请创办安徽求是学堂[6],为安徽高等教育开端。据1909年第一次教育年鉴统计,到1909年,安徽有专门学堂7所,仅次于直隶(18所)、四川(10所)、江宁(9所),和江苏、湖南并列第4位;学生总数为1144人,仅次于直隶(4028人)、四川(1511人)、河南(1373人)、广东(1339人)、江苏(1182人),位列第6名[7](P308-309)。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安徽长期处于地方军阀统治,抗日战争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以及频繁的水旱灾害等影响,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几度出现过安徽省内没有一所高等院校的空窗期[5]。1928年创办省立安徽大学,受抗战影响于1939年夏停办。1941年底临时省会立煌县(现金寨县)创办安徽省立临时政治学院,1942年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3年改为安徽学院,1944年1月在休宁县万安镇创设安徽学院皖南分院。1949年,安徽学院和皖南分院迁入芜湖后合并,部分师生转入国立安徽大学。1947年,在淮南路矿公司赞助下,省政府将设立在蚌埠的安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至淮南洞山,升格为安徽省立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948年得到教育部核准,当年在校学生425人,教职员68人[8](P138)。到1949年解放时,安徽只有3所高校,即国立安徽大学、省立安徽学院和省立淮南工业专科学校,在校生数只有1052人①,专任教师174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9%和1.1%[9](P977-980)(当年全国共有高校207所,在校生15.5万人)。而浙江省在新中国成立前则有高校7所,在校生4414人[10],江苏国民统治区共有24所高等院校,公立13所、私立12所[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对当时的3所高校进行了接管和调整。1949年,将国立安徽大学迁到芜湖,和在芜湖的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通过合并,撤院设系后,新安徽大学一共设立文艺(内分中文、外语、艺术3组)、历史、教育、法律、经济、数学、物理、化学、农艺、园艺、森林、土木12个系14个专业[12](P747)。新的安徽大学办学实力较前有很大的增强,办学规模和专业结构上都远超之前的安徽学院和老安徽大学。同年,根据华东教育局的指示,上海东南医学院,于12月迁安徽怀远县西门岗,以原淮西中学、培德女子学校、民望医院、民康医院及省立中学等处房舍为校址,占地300亩,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1年6月,华东卫生部批准将该校由私立改为公办,委托皖北行署正式接管,学校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13]。至此,安徽省有了高等医学类的学校。1951年12月,皖北文艺干校、皖北师范、黄麓师范等3个中等专科学校迁至芜湖与皖南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分一、二、三部[14](P955)②。至1951年底,安徽高校总数为4所,分别是合并后的安徽大学、东南医学院、省立淮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安徽师范专科学校,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一所行业本科高校,两所行业专科。经过调整合并,安徽高等教育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增加了医学院校,加强了教师培养力度,新安大拥有的法律、经济等学科也为安徽培养了安徽建设所需的法律和经济人才。虽然高校的合并和迁入,高校数量上并无太大变化,但是高校的合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来集中省内力量发展高校。

2 安徽高校的院系调整(1952—1953)

1951年11月教育部在召开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上,提出的“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调整计划,标志着全国院系调整的展开。1952年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15]。由于当时华东区的高校数量最多,重点从华东区着手。1952年7月,教育部推出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华东教育部会议召开,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宣布了《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设置方案(草案)》[16]。(在此次调整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在华东地区部署下对安徽大学院系的调整,其二是在安徽省内高校办学地点迁移和校名的更替。)

华东区域内调整主要是针对安徽大学。首先是将其中的经济系、园艺系、法律系调出,经济系调到复旦大学,园艺系调到浙江大学农学院,而法律系则调到华东政法学院。其次是其他系科的调入,有复旦大学的茶叶专修科以及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蚕桑专修科;最后,又将新成立的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徽大学并改为师范专科部③。系科调整后的安徽大学设师农二院,共九个系、十一个专修科④、七个师训班和一个林业技术班,在校本专科生967人[17](P5)。而省内的东南医学院由私立改为公立,从怀远县迁往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在1950年更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1951年3月改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5月调整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8](P25)。虽然校名几经调整,系科、师生则维持现状。经过这次调整,安徽大学的变化最大,从一所综合性大学发展成为培养农业和师范类专业的专门学校。虽然法律系和经济系的调出从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来说降低了安徽大学的层次,削弱了安徽大学的教育力量。但是由于初期安徽师资力量的紧缺以及安徽本身是以农业基础为经济结构的省份,这样的调整既帮助解决安徽省教育发展的师资问题,也适应了安徽发展农业的步伐。

3 安徽高校的专业调整(1953—1954)

1953年,在占据全国四分之三的华东等地区高校经过调整后,院系调整重点又转向了中南区,而华东等三个区则主要开始进行专业调整,另外对西部和华南地区的高校也进行了局部的调整。虽然此次调整重点不在华东区,但是对部分高校进行了专业调整,1953年暑假就对安徽大学的专业调整做出了计划安排。另外在 1952年1月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随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宣告成立,其文教处迁至合肥,与原皖北行署文教处合署办公[12](P775)。但是当时合肥作为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校却只有一所安徽医学院。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师资仍然缺乏的问题,安徽省在华东区专业调整部署下立足于省情对安徽大学以及省内其他高校也做出了调整计划。

华东区的安排是将安徽大学数学系、物理系、教育系和历史系4个系的三年级学生调出,调给刚成立不久的华东师范大学。其次,又将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的三年级学生调入。由于此次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调整过后的师资力量和系科专业并没有变动,对安徽大学乃至安徽的高教事业影响不大[19](P288)。省内安排则在1954年,将安徽大学的师农二院分别独立建校,农学部改为安徽农学院迁往合肥,师范部在本部建校改为安徽师范学院,取消安徽大学建制。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经政务院批准从1954年暑期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生,主要是矿区开采、矿山机电两个专业。此次调整仍然是对安徽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取消安徽大学的建制虽然再次使安徽省内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但这也是立足于安徽省的发展情况做出的调整。独立建校一方面是为了集中力量来培养省内依然稀缺的师资以及农业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表现。安徽省的煤炭矿藏丰富,矿区开采以及矿山机电专业本科的招生,也为省内煤矿工业建设发展培养了人才。

4 安徽高校院系的再次调整(1955—1957)

1955—1957年,针对高校大多分布在沿海城市或地区,以及专业设置要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教育部制定了《1955—1957年高等工业学校院系、专业调整、新建学校及迁校方案(草案)》[20]。根据方案实现了部分高校的内迁和一些专业的规模和分类的调整。到1957年,全国院系调整落下帷幕之时,我国这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基本上达到了整顿与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业学院尤其是工业学院与师范学院的目的[21]。在此期间,安徽省根据《草案》指示并考虑省情也做出了高校的升格、更名、搬迁、合并、新建以及专业调整的计划。

1955年正式批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且增加了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无机物工学、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3个专业,迁往合肥更名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又在原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与迁往合肥的原黄麓师范学院合并成立合肥师范专科学校。至1957年,安徽省内高校已由3所发展到5所,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增加到8632人,比一九四九年的1052人增加7.2倍,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96%,部分专业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7](P6)。

5 院系调整结果分析

经过此次的调整和组建,安徽省彻底作别旧教育落后的模样,建立了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主义高校格局。可以看出成绩是显著的,经验是丰富的,但同时教训也是深刻的[22](P30)。对于安徽省来说,整理和分析这段历史,是要从中学习、借鉴当年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经验教训和提炼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用于指导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23](P119)。

5.1 高校院系调整中取得的经验

其一,高校规模得到了扩大和发展,使得原本落后于其他省份的高等教育状况初见改观。高校的数量虽然仅仅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了两所,但在校生人数和教师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在高校结构方面,建立起了以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学院以及单科性专门学院的社会人才教育体系。另外,在高校层次方面,除了本、专科以外,附设在高校内专修科的出现作为一种教育临时性的措施也为安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干部和建设人才。

其二,建立健全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安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高校院系、专业的合并与增设主要涉及农、医、工、师等方面,特别是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增加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无机物工学、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等专业适应了省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另外,部分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说明安徽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上也有了一定发展。在该体系下不仅培养了安徽乃至全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大批专门人才,也培养了一定的高级人才。

其三,促进了安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安徽省高等教育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首先高校的合并和迁移,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明确各类大学的培养目标,提高了省内办学的效益;最后以加强工科和师范院校为重点,做到了工、农、医、师等专门学院的建设发展。通过此次调整,安徽省也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的建设,为今后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5.2 高校院系调整中获得的教训

其一,综合性大学的实力削弱,导致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本省的高等教育力量。首先院系调整将安徽大学中实力较强的法律系、经济系等系科的调出,致使很长一段时间安徽缺乏法律和经济方面的人才,而调入茶叶,蚕桑专修科等,是一些并不急需且层次较低的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安徽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实力。其次专业调整将安徽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教育系和历史系的三年级学生调出,致使本身基础就薄弱、底子就差的安徽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又流失了一部分高层次人才。甚至在1954—1957年间取消安徽大学的建制,致使当时安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不仅降低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层次水平,而且致使安徽大学淡化了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精神气质,拉长了安徽大学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战线。

其二,高校区域分布过于集中,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随着省会在合肥宣告成立,高校在调整的过程中,除了安徽师范学院仍在芜湖之外,其余高校都迁入或直接建在合肥。位于省会的高校拥有的地理优势和教育资源是地方不能够给予的,这对于安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高校发展来说,无论是在高校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方面还是在高校内部的条件设施上都有很大的改善。但就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来看,这种高校集中于合肥的核心布局模式造成了地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

其三,高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高校理论性和实践性科目之间的相互脱节。例如,生物学和物理学专业被设立在与独立的农学院、医学院和工业大学没有任何联系的综合性大学中[24](P109-110)。这种隔离性的专业分类和高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很精确地对准本省乃至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但是这也导致高校不可避免地将人才培养机械化。

纵观安徽省院系调整的过程,剖析此次调整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以史为鉴,从而在今后的安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确立起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观,用以指导教育的决策,力求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价值观同正确的教育历史观统一起来,使每一重大的行为都经得起社会历史的检验[25]。

注释:

① 另一说为2024人,见吴海升.安徽教育,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08,第138页。

② 一说为1952年6月11日正式成立。见:潘惟孝主编,安徽40年大事集录(1949—1988)[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23.

③ 安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两次“安徽师范专科学校”。第一次是抗战中的1942年,创办于金寨县(当时称为立煌县)的安徽临时政治学院撤销政经、法律两系,改设中文、英文、教育、历史4个系,改名安徽师范专科学校。二是在1949年由皖北文艺干校、巢县黄麓师范、皖南师范专修班合并成立的安徽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不久即合并入安徽大学。

④ 专修科附设于高等院校内,其修业年限为一至二年,招收高级中学及同等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由于专修科的人才培养周期较短,能够在短期内满足社会对于干部和建设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修科的兴起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高等教育临时性的一种手段和措施,是新中国成立初大规模经济生产和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下的产物。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院系师范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秦晓玥作品
陈成亮作品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