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风景园林教育
2019-03-02张浪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以人居环境学科群为基础平台。自1951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造园组”后,风景园林学科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其建设与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诉求紧密相关。
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各个时期的宏观政策导向紧密相关,经历多次的名称变化和较大跨度的整合。其中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学科群,极大地促进了风景园林教育专业的发展,标志着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十九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风景园林人提出更多挑战、更高要求。未来如何推进风景园林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恒的命题,也是新时代赋予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大使命。
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大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和高水平的专业科研队伍,以解决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以及提高基层风景园林管理水平,因此风景园林领域对人才需求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涉及了生物、生态、水文、气候、地质、社会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学科的综合性十分明显,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及其之间的融合,都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与教育的关键组分。
风景园林要想一脉相传、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具有谋求更好人居环境的理念和热情,并能整合自然资源、生态、人文、社会经济、工程等多方要求,同时不拘泥于风景园林名称、不纠结于一级或二级学科,全面吸取和整合不同学科的发展成果,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更好地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对新时代风景园林事业发展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教育和科技人员在培养人才、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中肩负着历史重任。为促进教育科技创新,推进风景园林行业发展,本期特推出“风景园林教育”专题,从教学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以及借鉴他山之石等方面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