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来了
2019-03-02敬一丹
□敬一丹
01
我姥爷来了。
那是让我惶惑的1968年秋天。爸妈和姐姐先后去下乡。家里只剩下我和两个弟弟。
那日子怎么过呢?这时姥爷来了。
姥爷是个大高个儿,但背有点弯了,浓眉大眼,但眼角垂下来了。
我妈妈的工资一度停发了,家里过紧日子。姥爷先给我们立了规矩,花钱得报账。
记得那时,姥爷派我和弟弟出去给家里买东西,姥爷估摸着预支些钱,等我们完成任务回来,酱油多少钱,醋多少钱,得说清楚,找回来的零钱,都得交给姥爷。
有时,找回一分钱,心想,姥爷不会要了吧?但姥爷还是会问:找的钱呢?姥爷不识字,只认识数字,却会打算盘、记账靠心记、心算,脑子特好使。
两年后,妈妈终于回家了,姥爷把攒下的200元钱,交给妈妈。妈妈意外,日子这么紧,怎么会攒下钱呢?姥爷说,就是怕你们再停发工资,孩子们得吃饭啊!
02
姥爷有时晚上喝一点点白酒,但从来没有什么下酒菜。冬天里的一天,我给他买了一点儿粉肠,让他喝酒时切上几片。可那天回家掀开锅盖,闻到一股香气,原来,姥爷把粉肠和白菜炖在一起,都给我们大家吃了。那天,吃得很香,心里很难受。
那时,姥姥时常要去舅舅家,姥爷就一直守着我们。我隐隐能感受到姥爷的寂寞。
太阳照着窗子,窗框在墙上留下影子,太阳升起,落下,影子随之变化。姥爷常常看着墙上的影子,说,你看,影子到这儿,是10点,过一会儿,到那儿,就11点了。姥爷看着那日影慢慢移动,心里在想着什么?也许想他的女儿有难,不知何时回家;也许想,他这大半辈子遇到的难。
03
姥爷12岁就出门为家里谋生了。他说,那以前,脑子像一盆清水似的,可好使了,后来在大车店打工,没白没黑,迷迷糊糊的。劳累、贫困、战乱,伴随他的大半生。姥爷从小失去上学的机会,他当了父亲以后,再穷也供孩子上学,不论儿子女儿。我妈在学校得了奖状,拿回家,我姥爷高兴的啊,一边把奖状贴在墙上,一边夸着:看我大闺女!
他曾对子女说:我就是拿着棍子要饭吃,也供你们念书,长大了能看书就行。可是,自己不识字,是他最大的遗憾。
有了姥爷,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不论是穷日子,还是愁日子,他都能找出乐儿,他从年轻时就是这样。我妈妈曾写道:
小时候,爹赶马车风尘仆仆回家,一进院就喊:“大丫头,车上草里有花!”
原来,他在草甸子割草的时候,遇到野花,就留心割下来,捆在草里带回家,因为,爹有七个孩子,五个是闺女,爹知道,闺女喜欢花。
闺女闻声奔来,把草捆打开,野百合!黄花!蓝雀花!闺女一枝枝挑出来,找几个瓶子罐子,装上水,乐乐呵呵把花插起来,贫寒的家里立刻就亮堂起来。
04
果然像我妈说的,姥爷把愁日子过得也挺有趣。
有的时候,姥爷会逗一下小弟,他用竹夹子夹上小煤核儿,扔下去,小弟不知有诈,跑去,捡起,兴奋,失望,楼上楼下逗着,乐着,然后,姥爷再扔下去3分钱,看小弟欢天喜地心满意足地吃冰棍,这成了爷孙俩的游戏,老少都挺乐呵的。
在困难的时光,和谁在一起,那个人留下的记忆就会是刻骨铭心的。
(清荷夕梦摘自《那年那信》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