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朋友
2019-03-01思阅
思阅
晨曦是个思维活跃、很有个性的孩子。她喜欢音乐,对物理、生物、地理非常感兴趣,我们也鼓励她学声乐、广泛阅读课外书。进入初三,学习压力渐渐大起来,晨曦的声乐课暂停了,写作业的时间明显延长,我总是担心她睡眠不足。
某天夜里我偶然醒来,听到晨曦房间里似乎有声音,进去一看,她还没有睡,这时已经1点30分了。想到她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我血液一下子轰地涌上来:“你在干什么?”晨曦支支吾吾地说:“睡不着,看会儿书。”“哪本书?”“也看了会儿手机,没注意已经这么晚了。”我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打算一切明天再说,让晨曦先睡,自己却再也睡不着了。晨曦是偶尔这样,还是经常夜里起来看手机?我怎么完全不知道!她到底在用手机做什么?打游戏还是刷社交媒体,和同学聊天?为了让她能多睡一會儿,我们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孩子却这么不珍惜。我越想越焦虑,越想越生气,既气晨曦不懂事,又担心自己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
之后,我按住脾气心平气和地和晨曦谈,她先有点害怕,后来说,那天夜里是在看知乎,本来想只看一会儿就睡觉,可是上面有很多她感兴趣的问题,一看起来就忘了时间。第二天确实很困,眼睛也不舒服,这样的事之前也有过,次数不多。晨曦还说,平时学习、生活太枯燥了,没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对着课本,很沉闷。我心里的气渐渐平息了,觉得能理解晨曦的感觉。总是面对无聊冗长的会议,我也会想开个小差;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忘了时间,在所难免。
我决定信任晨曦,先让她自己处理。晨曦知道看知乎到失控状态并不好,于是,她把饭前饭后半个小时设为自由时间段,可以看课外书也可以看手机。写作业时就把手机放在客厅里,避免自己忍不住。
之后我有意识地和晨曦多聊天,更多地讲讲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心里的看法、应对方式等。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都尽量坦诚地和晨曦一起分析情况,让她自己先去处理,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再帮忙。
前几天早上和晨曦聊天。我说:“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初三每次考试都很重要,你可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马虎。”晨曦说:“你说这些,是希望我心态平稳还是焦虑啊?拜托,你自己担心,不要给我增加负担好么。”
我想晨曦说得很对,家长的焦虑只是我们自己的事,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和支持。
(摘自《中国青年报》
2018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