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目睹印巴相争72年
2019-03-01胡博峰丁雪真谷棣
本报驻印度、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胡博峰 丁雪真 本报记者 谷棣
印度共和国首任总理尼赫鲁: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亚洲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我告诉穆沙拉夫,我们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仗,我们还要继续打多少年?
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克什米尔问题的最终解决不能通过武力,只能依靠和平方式。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在这一地区,我们因恐怖主义袭击遭受的损失比战争还大。
巴基斯坦外交官阿万:印度应清楚,过去几十年的武力政策已经失败。
美国《时代》杂志:和平在克什米尔长期以来都遥不可及。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克什米尔的噩梦:印巴发生一场新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2月下旬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不断升级,有关第四次印巴战争是否爆发的猜测引人关注。毕竟,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克什米尔实控线两侧分别集结着至少25万印军和10多万巴军。了解克什米尔的前世今生,会让人们为印巴两国的紧张关系感到惋惜。70多年来,英国殖民者在南亚次大陆留下的这个“火药桶”,让两个邻国多次兵戎相见,新仇旧恨不断。至于未来,两国民众应当还是期待着橄榄枝,期待着和平。
“干燥的土地,暴躁的土地”
拉姆是印度一家工厂的退休总工程师,他的夫人梅拉尼退休前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但现在仍常到学校给学生上语文和历史课。严肃认真的梅拉尼告诉登门采访的《环球时报》记者:“克什米尔是梵语转写而来,由KA和SHMIR两个不同意思的词构成,合在一起就是‘干燥的土地的意思。”这时,拉姆接过话说:“现在这片‘干燥的土地几乎快变成‘暴躁的土地。”
梅拉尼随手拿起架上的两本书,向记者介绍说:“其实克什米尔地区历史非常悠久。这本《克什米尔历史》的作者帕维兹·德文就出生于克什米尔斯利那加,当过印度旅游部门的高官。这本《月如血》是作者拉胡尔·潘迪塔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他童年时期经历印巴战争的故事。”看到记者接过这两本都是几百页的书,梅拉尼继续讲着她的历史课:“克什米尔地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印度教神话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克什米尔历史可以追溯至12世纪,大致是中国的宋朝,有8000首梵文经典详述了克什米尔王朝从神话时代到当时的历史……”
同样,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书店里,也能找到很多与克什米尔有关的书。翻开店内出售的巴基斯坦地图可以看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被标注为“被占领土”。印巴争端也让有关克什米尔的基本数据缺少权威性。大多数材料显示,该地区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其中穆斯林人口占大多数。克什米尔地区风景秀丽、山峦起伏,素有“天堂”之称。位于该地巴基斯坦与中国交界处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德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克什米尔之争之所以成为印巴独立70多年来最难解决的问题,这与英国殖民统治有关,是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地雷”。根据1947年“蒙巴顿方案”提出的印巴分治原则: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是穆斯林。印巴分治时,尽管印度实际控制了一大半的地区,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印巴1947年独立后,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战争。1971年巴印断交,1976年复交。王德华说,印巴爆发三次战争和多次武装冲突,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国家的双边关系中是少有的。
“武力政策在此已经失败”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反对印度政府的武装斗争。每年2月5日是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团结日”,全国放假一天。这一天,伊斯兰堡等主要城市街头都有游行的人群,表达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民众的支持,有的还挂出印度军警与当地民众冲突的照片。
联合国伊拉克问题前特别代表、巴基斯坦外交官阿什拉夫·卡齐曾在《黎明报》撰文说,“国际社会在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上一直未能向印度方面施加足够的压力,导致这一曾引发三次印巴战争的问题至今仍在两个有核国家之间悬而未决”。卡齐认为,无辜民众对印“非法军事占领和镇压”的武装斗争与抵抗并非恐怖活动。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卡齐的观点代表着巴基斯坦人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紧张气氛的看法。巴基斯坦外交官、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认为,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过度使用武力以及长
期侵犯人权的行为,会压迫克什米尔人以和平方式争取自决权的空间,从而迫使他们选择武装斗争。但阿万希望,巴印两国应理性地在和平谈判桌上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印度要接过巴基斯坦一再抛出的橄榄枝,“印度现在应该清楚认识到,过去几十年的武力政策已经失败,而且永远也不会成功”。
在印度,很多人提到克什米尔就会讲起印巴“世仇”。印度宝莱坞还出品过《难民》《卡吉尔战争》等以印巴战争为题材的影片。其中,《卡吉尔战争》讲述的是印巴1999年在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该片2003年在印度上映时获得4.5亿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的票房。
克什米尔海拔5000多米的锡亚琴冰川目睹了印巴两国军人的对峙,数千名军人因寒冷而死亡。目前,印度方面仍有约7000名士兵驻守在冰川地区,巴方也有约4000名军人把守。印度领导人常光顾这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战场,继2005年时任印度总理辛格之后,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8月也专程来此视察驻军,并过问了当地的两个水电项目。莫迪表示,“在这一地区,我们因恐怖主义袭击遭受的损失比战争还大”。
70多年来,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有战争也有谈判。2001年8月,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独立日讲话中表示,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他当时说:“我告诉穆沙拉夫,我们已打了50年的仗,我们还要继续打多少年?”而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也表示,只能依靠和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2006年6月,印巴开通第二条跨克什米尔的公交线路。2008年,还首次开通跨克什米尔控制线贸易。2011年2月,两国外交部宣布重启对话进程,包括克什米尔、反恐、水资源等8个议题。2014年8月,由于巴驻印度高级专员会见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泛党自由大会”领导人,印方宣布取消两国外交秘书级对话。过去4年,印巴在控制线附近都发生过冲突或交火,人员各有伤亡。去年5月,印巴曾达成一致,同意遵守2003年签订的停火协议,恢复克什米尔地区的和平。印度内政部曾有意减少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5%左右的驻军,但遭到印度陆军的反对。
外国人去克什米尔要特批
无论是从印度还是从巴基斯坦,外国人想进入克什米尔地区都必须经过印巴政府特批。春节期间,《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记者沿着伊斯兰堡的克什米尔快速路向东出城,到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穆扎法拉巴德出差。近130公里车程穿越了巴基斯坦的度假胜地——穆里。从伊斯兰堡到穆里,走的是双向四车道。当地司机告诉记者:“从这几年巴基斯坦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到穆里旅游的人比过去多了不少。中国企业在巴东北部承建的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等项目,也让人流车流增多。为此,政府还升级了道路。”等车进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后,路况明显差了一些。
走在穆扎法拉巴德街头,这座城市的静谧令人常常忘记它其实位于世界上“最易燃”的克什米尔。除了进入克什米尔地区时,军方设置了检查站核对每个人的证件和访问克什米尔地区的许可证以外,穆扎法拉巴德城内几乎没有检查站,沿街随处可见卖水果、食品的小商贩,与其他巴基斯坦城镇别无二致。手工制造业是这里的传统经济基础,这里因盛产山羊,当地人多数在家庭作坊生产围巾、挂烫等羊毛羊绒制品,克什米尔羊绒也因此得名。
从这几天的电视新闻画面看,印控克什米尔夏季首府斯利那加的基础设施比《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过去一年去过的很多城市都要差一些。斯利那加离印度新德里有700公里,而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只有200多公里。它本是个旅游胜地,但受安全局势的影响,那里很少见到游客,更多的是荷枪实弹的印度军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