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新品种楚粳37号的选育及应用
2019-03-01黄文兴李开斌阮文忠张天春徐加平王正伟段浩平
黄文兴 李开斌 阮文忠 张天春 徐加平 王正伟 段浩平
(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云南楚雄675000;第一作者:huangwx005@qq.com)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高海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中国乃至世界一个特殊的稻区,水稻种植面积的60%为粳稻,随着籼粳交错区籼改粳,粳稻种植面积在增加。外引粳稻品种大都不适宜本地种植,选育适宜的高原粳稻品种是发展云南水稻生产的首选。楚粳37号是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第3个超级稻新品种,也是云南省第3个超级稻品种,2014年大理州弥渡县、2016年楚雄州禄丰县不同点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均超过950 kg/667 m2,米粒外观品质好,米饭食味佳,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抗病性、丰产性、稳产性好。近年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为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1 选育技术及选育经过
1.1 选育技术
楚粳37号是以楚粳26号作母本、滇系12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粳型常规稻新品种,系谱见图1。母本楚粳26号是楚雄州农科所选育的粳稻品种,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食味品质好、抗病、早熟;父本滇系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育成的粳稻品种,植株较矮、秆硬抗倒、稻米外观品质好、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强。育种过程中采用在智能温室中对杂交低代材料集团混合法连续加代与大田高代材料株选鉴定相结合的技术,以加快育种进程;然后对综合性状好的高代单株进行小区鉴定和多点试种。育成的楚粳37号生育期适中,米质优、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达到了预期目标。
1.2 选育经过
2004年早季在温室配制杂交组合,晚季种植F1代;2005年在温室种植F2代和F3代;2006年在楚雄州农科所试验基地田间种植F4代杂种集团;2007-2008年在选种圃种植F5代和F6代,其中002-2-A单株综合表现优异,提升2009年鉴定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定名楚粳37号;2010年参加预备试验并进行多点试种;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中部粳稻区试,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4026号);2017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460.4);2017 年3月6日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图1 楚粳37号系谱图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楚粳37号属粳型常规稻,全生育期170 d左右,株高96.8 cm,株型好,剑叶挺直,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分蘖力强,植株清秀,抽穗整齐,熟相好,不早衰,籽粒卵圆形,颖壳黄色,颖尖无色,落粒性适中,每穗总粒数 147.6 粒,每穗实粒数 119.6 粒,结实率 81.03%,千粒重24.7 g,耐肥性好,抗病耐冷。
2.2 稻米品质
米粒外观品质好,透明有光泽,米饭食味佳。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5.0%,精米率 74.2%,整精米率 71.8%,粒长 4.8 mm,长宽比 1.8,垩白粒率 20%,垩白度 1.4%,直链淀粉含量 16.0%,胶稠度 80 mm,碱消值 6.8 级,透明度 1 级,蛋白质含量8.0%,达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
2.3 产量表现
2.3.1 试验产量
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中部粳稻区试,平均产量 695.1 kg/667 m2,比对照增产 7.05%,增产点率89.5%。2013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817.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6.18%,增产点率100%。
2.3.2 百亩方产量
2014年9月19日在大理州弥渡县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974.1 kg/667 m2,最高田块达 1 038.3 kg/667 m2;2015年 9月 15日在楚雄州大姚县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组实产验收,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853.4 kg/667 m2,最高田块达908.6 kg/667 m2;2015年9月28日在大理州弥渡县经省、州专家实产验收,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918.5 kg/667 m2,最高田块达989.6 kg/667 m2;2016年9月17日在楚雄州禄丰县经农业部以谢华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实产验收,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995.0 kg/667 m2,最高田块达 1 022.3 kg/667 m2。
2.3.3 生产应用产量
生产上经多年多点实收或测产,平均产量738.7 kg/667 m2左右,比原主栽品种增产8.35%。
2.4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50 m的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适宜秧龄48~55 d,根据大田移栽时间倒推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壮秧,播种前用咪鲜胺等种子处理药剂浸种72 h,预防恶苗病,每667 m2秧田播种25~30 kg。
3.2 合理密植
楚粳37号分蘖力较强,低中等肥力田每667 m2栽 3.0~3.5 万丛,每丛栽 2~3 苗,中高等肥力田每 667 m2栽 2.5~3.0 万丛,每丛栽 2~3 苗。机插秧每 667 m2插1.6~1.8 万丛,每丛 3~5 苗。
3.3 合理施肥
苗床施足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2.5叶期和移栽前分别施“断奶肥”和“送嫁肥”。大田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看苗情巧施穗粒肥,一般每667 m2施水稻专用复合肥50 kg作基肥,尿素12~15 kg作分蘖肥,尿素 4~5 kg、钾肥 8~10 kg作穗肥。
3.4 科学管水
浅水插秧,薄水促分蘖,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时(27~30万/667 m2)及时撤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加通透性,壮秆防病;晒至田间现鸡爪裂时及时复水,到抽穗灌浆期保持浅水层,切忌干水;中后期干湿交替,强秆壮籽;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活熟收割。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秧田注意防治稻飞虱;移栽前喷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大田注意防治稻飞虱、粘虫、三化螟和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