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水井油套压变化原因及处理措施

2019-02-28胡铁刚逯遥杜海峰胡亚君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处理措施

胡铁刚 逯遥 杜海峰 胡亚君

摘要:注水井油套压变化从地面设备、井下工具、地层情况分析变化原因采取处理措施,提高了员工技术水平、工作效率,达到技术创效目的。系列论文,吉林油田员工培训和新木采油厂创新创效工作站实训教材基础。

关键词:注水井油套压;变化原因;处理措施

当注水井地面、井下、地质出现问题引起油套压变化,为了保证能够做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的目的,应及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控制措施。采取由地面到井下、由工程到地质的分析处理思路,处理时采取查看泵压、更换压力表、验证地面管线、维修地面设备、分层测试验证后制定处理措施、调整地质方案等由易而难的方法。

1 变化原因及处理措施

注水井油套压变化是指注水井正常注水过程中,比较前一天或时期发生的变化,当油套压变化<0.3MPa时,可归结于地下压力的正常波动,做好压力记录跟踪即可;当油套压变化≥0.3MPa时,应当根据地面设备异常、井下工具异常、地层情况变化采取处理措施。

1.1 地面设备异常

(1)泵压波动,导致油压变化。处理措施查看泵压,保证泵压平稳。

(2)压力表使用时间过长或碰撞引起的压力表不准。处理措施更换压力表;校对压力表。

(3)配水间上下流阀门脱或锈死。处理措施维修或更换阀门。

(4)配水间放溢流流程存在阀门不严现象,注入水进入到油井管汇流程中。处理措施验证后更换阀门。

(5)水表不准。处理措施查看表头与水表总成是否相符;清理水表芯子处异物,更换水表芯子;更换水表总成。

(6)地面管线存在漏失、节流、堵等现象。处理措施验漏后焊接管线;更换缩径管线、冲洗地面管线;清除异物。

(7)地面分注井的地面分注器堵。处理措施拆开地面分注器,清除异物,清洗滤网、水嘴。

(8)井口闸门闸板脱落,丝杆锈死,井口流程倒错,内套闸门不严。处理措施更换闸门;柴油浸泡闸门丝杆;按照地质方案要求倒正确流程注水;验证后更换闸门。

(9)油管挂没有安装胶圈或是胶圈刺水,表现为套压上升、下流量计测试井口水量少、部分井井口存在刺刺响声。处理措施首先确定内套闸门严,再采取控制配水间油压变化,观察套压变化。如果套压随着油压变化,采取停注后从测试闸门处加入墨水,打开外套闸门放空后倒正常注水流程,观察外套闸门溢流处有无墨水,如出现墨水则确认油管挂不严,向上级汇报确定是否上作业小修。

1.2 井下工具异常

(1)井下管柱有大量死油。处理措施采取热水正注的同时下加重杆和一把抓或者加重杆和通井锥进行通井,通过死油段后采取反洗的方式洗井。如果不能洗通建议使用以下措施:高温蒸汽循环洗井、添加药剂循环洗井、连续油管冲洗、油管内捞油配合高温洗井等措施。

井下管柱漏失。如果是第一级封隔器以上油管柱漏失,套压上升。处理措施下流量计多点测试验证;送密封段座封在第一级配水器上,观察配水间水表流量;全井投死嘴堵塞器,下流量计多点测试验证;漏失后上作业小修。

(2)封隔器失效。处理措施地面分注井采取单注某段,提升该段油压观察相邻段套压是否变化的方式验封(如果套压随着油压变化采取闸门是否关严、下流量计多点测试等验证措施进一步判断),新作业井验封失效投死嘴堵塞器重新涨封,老井封隔器失效上作业小修;井下分注井根据封隔器类型采取新作业井投死嘴堵塞器重新涨封,老井采取洗井后投死嘴堵塞器重新涨封等措施;重新涨封后第一级封隔器不密封,第二级封隔器及以下封隔器密封,可正常注水,如不密封,应上作业小修。

(3)常规偏心堵塞器水嘴堵或是可调堵塞器出水孔堵。处理措施采用投捞器捞出偏心堵塞器,清理滤网、水嘴;边测边调测试系统的井下测调仪调大可调堵塞器出水孔进行冲洗,无效采用投捞器投捞可调堵塞器。

偏心堵塞器水嘴和可调堵塞器出水孔刺大,堵塞器窜出。处理措施更换水嘴、堵塞器;采用强磁打捞器打捞堵塞器。

(4)测试班测调试后,油压上升幅度大甚至注不进水。产生原因有水嘴调整过小,地层原因,管柱内有含有硫酸盐还原菌形成的炭黑。处理措施调大水嘴;测试稳定足够时间;捞出堵塞器、洗井;使用杀菌剂。

(5)配水器主体漏失,测调试无法控制水量。处理措施全井投死嘴堵塞器,下流量计多点验证配水器漏失后上作业小修。

(6)挡球漏失。处理措施采用加重杆撞击挡球数次后测试;大排量反洗井;洗井无效后根据测试结果及验封结果决定是否上作业小修。

(7)管柱内落物封堵进水部位。处理措施打捞落物。

(8)管柱结垢埋配水器。采取措施通井锥通井同时热水正注(如反洗需控制溢流量);特殊投捞器捞出堵塞器;无效上作业小修。

(9)调剖液上返。采取措施根据调剖液位置确定是否采用特殊投捞器;泵车将调剖液打入地层;通井锥通井同时热水正注(如反洗需控制溢流量);无效上作业小修。

1.3 地层情况变化

(1)层段吸水量变化。处理措施进行测调试;调整油水井方案。

(2)油层压力上升。处理措施采油井采取提液措施;压裂、酸化;降低注水井配注量。

油层压力下降。产生原因有油层物理性改变、地下亏空、油井受效。处理措施调整油水井方案。

(3)地层堵塞或吸水能力下降。處理措施反洗井解堵,严格把好注入水质关;采取酸化、压裂等增注措施。

地层形成微裂缝或采取压裂酸化措施后,油层吸水能力增强。处理措施根据动态分析及时调整油水井方案。

(4)管外水泥窜槽,套损。处理措施同位素测试验窜、作业封窜;查套作业,打铅模验证后关井大修。

2 结论与认识

根据注水井油套压变化,通过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注水系统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工作状况、检验分层流量测试资料、进行油水井动态分析、增加对地层情况的认识和了解、及时恢复注水井正常生产,避免误判断影响注水时率,节约措施费用,提高油田的开发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

胡铁刚(1976),男,研究方向:油田注水测试系统疑难处理、落物打捞、维修创效、技术创新、操作规程,曾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采油测试工首席技师,现为采油测试工高级技师、中国石油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吉林油田兼职培训师。

猜你喜欢

处理措施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经皮肾镜取石残留结石的原因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
简析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某电厂2号机OPC信号复位后EH母管油压低跳机原因分析
电厂机组负荷摆动分析以及处理研究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