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锦州油区稀油生产能效对标管理
2019-02-28李建
李建
辽河油田地处渤海湾地区,滩海、浅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这些地区地面条件困难,淤泥层厚,回淤严重,潮差大,给勘探开发带来很大困难,若采用生产能效对标管理,可有效地经济地解决这些地区的勘探开发难题;稀油油藏主要分布在西部凹陷西斜坡地区和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如西部凹陷南部的欢喜岭油田和锦州油田、中部的曙光油田、北部的高升油田、中部的冷家油田、中央凸起南端的大洼油田和海外河油田等。在對众多稀油油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后,认为在辽河油区基本适合钻水平井的稀油区块至少有36块,面积785.9K㎡,地质储量3.5349亿吨。因此稀油开采在以后辽河油田的开发中将会大量出现,修井作业量也将不断上升,采用生产能效对标管理的修井作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稀油区块能效对标管理,是以提高采油作业区能效水平为目标,,通过完成组织机构创建、现状分析、标杆确立、对标实践、指标评价、持续改进等程序,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综合考虑稀油区块的规模、开发阶段、工艺特点等因素,确定作业大队当前能耗水平的先进标杆,查找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改造手段,提高机采系统、注水系统、集输系统、配电系统等耗能系统设备运行效率,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提高油田能源利用率,降低作业区重点工序及设备的耗能,达到能效标杆指标或更高指标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好组织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为了保证对标活动的管理和操作性,提高对标效率,作业大队以节能节水领导小组为载体,建立了三级的对标管理机构,分别为领导机构、协调机构、执行机构,保证对标实施过程中有组织、有协调。
管理机构由锦州采油厂总工程师任组长,负责全面监督、管理、指导各项工作,为能效对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协调机构由专业部门领导构成,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和对标的组织、协调、推动,并提供技术指导。执行机构由各基层生产单位组成,负责对标措施的现场实施及落实。通过职责细化,已基本形成了以主管部门综合协调、专业部门分工负责、研究单位技术支持、基层单位负责实施的管理格局,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效推动了能效对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
结合作业大队能源消耗状况和生产实际,按照“现状分析、标杆确立、对标实践、指标评价、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阶段划分开展能效对标管理。
现状分析:能效对标的基础,以稀油区块能耗数据为基础开展调研、分析,研究区块工艺现状、能源消耗现状,分析能源消耗的类型、特点。
标杆确立:能效对标的核心。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综合考虑油田规模、开发阶段、工艺特点、运行设备等因素,制定能耗系统各项能耗指标的评判标准,选定操作性高的先进标杆。通过对生产相关的设备和工艺能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梳理指标类别、甄别合理性,选取符合本单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效标杆。
对标实践:能效对标的实施。围绕确定的能效指标标杆,查找差距,按照制定的方案,以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为手段,优化现场管理,深挖内部潜力,实现能效指标达标。
指标评价:能效对标的阶段性总结。对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比性的评价;对标方案及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持续改进:能效对标的延续。能效对标管理过程是持续往复进行的,在一个阶段能效对标活动结束后,在做好对标考核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新的能效对标目标,进行下一轮能效对标工作。
(三)构建指标体系,选定对标标杆
能效对标指标应包括三个层面(类型)的指标:一是能够反映企业整体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能够涵盖全部生产流程的指标,多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可比能耗等指标;二是能够反映主要工艺流程、环节或设备能效水平的指标,多用工序能耗、主体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此类指标是第一类指标的进一步细化,通过此类指标的对比能够发现在具体工序和环节上与标杆企业的差距;三是重要工序、设备等的关键性工艺参数指标,如压力、温度、烟气成分等,此类指标不是能效指标,但与某一具体工序甚至全厂的能效水平密切相关,是影响能效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能效水平差距的具体原因和直观表现,开展第一、第二类对标指标的差异分析往往要从此类指标入手。
(四)差距对比分析,找出提升途径
指标的差距对比分析和寻找提升途径是能效对标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开展指标比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差距、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通过对各指标可能的改进途径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为作业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奠定基础。以各指标的改进途径分析为基础制定企业能效改进方案,可以将能效措施与指标的改进提高直接关联起来,有利于提高改进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对指标改进的程度和原因进行评估,实现对标效益的最大化。
开展指标改进途径分析主要是为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服务。指标改进途径分析一方面是指标影响因素分析的延续,是在对指标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换言之,明确了什么样的影响因素,就应考虑对应制定改善该影响因素、进一步改进提升指标的途径和措施。另一方面,指标改进途径来自纵向对标或横向对标中,最佳节能实践的分析,通过总结和学习先进企业在某一指标改进和提高方面的工作步骤、实施方法、实施条件、控制方法、技术措施等,结合本企业实际,归纳得到可供借鉴的改进方法、途径和措施。
所有的指标改进途径汇总起来,即可得到一个可供企业选择的能效改进菜单。以此为基础,企业可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优化管理流程,实施技术改造,逐步提高企业能效水平。
(五)制定改进措施,实现提效降耗
能效对标指标的达标工作立足于管理,是由人、物、技术和设备等诸多功能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围绕选定的能效指标标杆,为确保提效指标的顺利实现,针对每个系统采取三方面提升途径:一是在企业内部改进管理、优化生产和操作条件,提高运转率和生产稳定性,努力改善原燃料品质等外部因素,减少“跑冒滴漏”浪费等;二是投入资金,对重要耗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对没有改造潜力、规模偏小的生产线和装备加快淘汰步伐,以大型先进装备予以替代,从根本上实现企业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从作业区目前实际生产情况出发,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企业改进能效对标指标,应优先选择加强管理途径,其次是节能技术改造途径,最后是以先进设备替代落后设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