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的分析计算研究
2019-02-28张鸿程
张鸿程
摘要:在电能表计量技术不断发展进程中,电能表失压现象出现频率也逐渐增加。电能表失压现象的发生,极易导致电能表表计电量与实际电量差距过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电量追补。本文以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因素,介绍了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电量追补计算流程,对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方式进行了适当分析,以期为三相三线电能表表计正确率的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电量追补
前言
三相三线电能表失压后显示电量,为电能表故障阶段实际计量电量,又可称为故障电能。在三相三线电能表发生失压故障后,其故障电量大多会低于实际电量,最终导致实际计量用电量精确率下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据故障电量与实际用电量差值进行电量追补。而在三相三线电能表失压情况下,并不能有效获得电能表数据。因此,对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追补电量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因素分析
1.1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模拟试验设置
明确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因素,是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计算的关键。据此,本文选择型号分别为DSSD331、DSSD536三相三线电能表,进行了试验模拟分析。本次实验中全部三相三线电能表初始电流均为1.0A、相位角均为0,功率为175.2W。实际记录数值依据电能表计进行功率测量[1]。
1.2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不同端口间电压端测量,可得出DSSD331、DSSD536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能表A相端子跟B相端子间的电压范围在47.9V到50.2V之间,且在三相三线电能表失压状态下,电能表表计测量功率为正常功率的一半。
2.三相三線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计算系统构建
2.1构建电压回路等效电路模型
相较于普通电能表而言,三相三线电能表在A相失压后,参考电压端电压值与输入电压回路值具有一致性。这种情况下,若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则其电压回路端等效模型各点电位一致。
2.2设置电量追补计算标准
依据三相三线电能表失压模拟实验结果,可得出互感器高压熔丝熔断是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的主要因素。据此,可从A相二次侧失压、电压互感器高压端A相失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假定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均对称,则对应向量图如图1,此时P失压=0.5×UIcos(90°+ψ)+UIcos(30°-ψ)=0.5×UIcosψ。
上述式子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ψ为功率因数角。
K=P正常/P失压=UIcosψ/(0.5×UIcosψ)=2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若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二次侧失压,由于其运行电量值为常规电量值的一半,则最终计算电量值为失压追补电量值。
另一方面,若电压互感器高压端A相失压,可假定电压互感器接线模式为Y/Y模式。假定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均对称,则电路失压电量同样为正常运行电量的50%[2]。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为保证最终电能表失压电量计算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可在电能表A相失压状态下,依据电能表类型输入电能表电压端电压。结合各元件运行情况,合理调整等效电路参数。
3.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计算案例分析
3.1故障概述
一用户新安装了一只三相三线的电能表,整个电能计量系统的倍率为100。安装阶段该三相三线电能表无功读数为0,有功读数为0。在该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运行100天后,现场校核发现该计量装置出现A相熔断情况。而A相熔断器断裂问题的发生,致使该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最终出现A相电量计量低于实际电量的情况。随后电力检修人员对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进行了调查,发现该三相三线电能表自安装之日起始终位于失压状态。在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状态下,有功电量指示为204.13kW?h,无功电量指示为20.02kVar?h。
3.2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计算理论依据
图1 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向量图
查阅资料获知该三相三线电能表主要采用两元件方式进行计量。依据该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向量图(图1),可得:
以第1元件有功功率计算,P1=Uab×Iacos(ψa+30°);
以第2元件有功功率计算,P2=Ubc×Iccos(ψc-30°);
若该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均对称,则总功能P总=P1+P2=UIcos(ψ+30°)+UIcos(ψ-30°)。
同样,在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对于无功功率,则有第1元件无功功率为:Q1=UIsin(ψ+30°);第2元件无功功率为:Q2=UIsin(ψ-30°)。
3.3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更正系数计算
依据三相三线电能表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量原理,在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计算时,首先可对追补有功电量进行计算。由于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情况下熔断器断裂,则第I元件电压为零。由于三相三线电能表内部电源变压器CA相与A相、CB相分别为绕组串联、绕组并联连接模式。且三相三线电源变压器内三相绕组阻抗一致,则在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第I元件电压值为CB相电压的一半,而第II元件正常运行。此时该三相三线电能表月电量计算为:A=P正常×TI+PII×(T-TI)。
上式中:A为三相三线电能表月度电量,P正常为电能表正常运行功率,TI为第一元件失压前运行天数,T为总运行天数。
K=P正常×T/A=2
依据上述公式,可得出在该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均对称时,应追补有功电量为:204.13×(K-1)×100=20413kW·h。
同理,在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第I元件及第II元件总无功功率为20.02×(K-1)×100=2002kVar·h。
3.4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追补计算效果对比
在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后电量计算完毕后,为确定最终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可人为控制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熔断失压,随后采用电能表现场校正仪器,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表电流、电压的计算[3]。最终测得该三相三线电能表有功功率误差为48.9%,无功功率误差为49.5%。表明整体计算数据正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通过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电量追补计算系统构建,可以获得准确的追补电量误差范围,从而保证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时追补可靠性。据此,相关人员可依据三相三线电能表运行数据,构建完善的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更正功率检测模型。结合当次A相失压前分量计算及电量追补等效模型构建,可保证三相三线电能表A相失压电量追补计算准确度。
参考文献:
[1]朱敏珊.电能表失压故障计算退补电量的模拟仿真分析[J].通讯世界,2018(1):213-216.
[2]王海涛,胡元璐.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能表失压断相后电量追补的分析[J].电气技术,2017,18(8):56-58.
[3]吴锡权.浅析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失压追补电量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