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松散培训模式的智慧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9-02-28张婷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务校区管理员

张婷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松散式培训是相对于正式学校的日常正式授课而言的,松散式培训模式的特点是教师不固定,多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数量多,请假调课频繁,上课班级不固定,学生能力提升可随时升班。因此为排课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在系统设计中,要针对这种特殊的松散式培训模式来排课,要能够随时应变学生、教师的各类变化。

该系统与学校教务信息网相连,老师与学生可以对教务信息网的信息进行查询;随着本系统在本校的成功上线,下一步将本系统的成功模式推广到其他学校。综上所述,开发本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及很强的研发潜力。

2系统设计分析

2.1课程体系

基于松散培训模式的智慧排课系统的课程分为公共课、兴趣课两大类,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实现预先选课、调课的功能。

课程表主要有几个要素:日期、具体时间、课程、教师、教室等。示例如下:

表1 典型课程表信息示例

2.2请假管理

对于48次/年的课程,允许最多4次的请假,请假后的课程安排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请假的学生,将其课程调整到期末,根据教师资源,再行安排课程,如建议学生进行课程更换或调整。

2.3课程管理

管理员可以维护所有学生的课程安排,可以查询学生的已上课程、未上课程;可以调换学生的已选课程、可以记录学生获得的奖励等。管理员可以给每門课程分配老师,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可以设置每节课上课的学生人数,可以查询每节课报名上课的学生等。

3系统关键模块设计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教务管理系统面对的大多是专职教师,排课相对容易,松散式培训学校的每个园区都对应了100多名外聘教师,兼职教师数量众多,排课难度较大。

在智慧排课这个模块中我们要解决的是面对一个校区100多名外聘教师,如何完成排课?校区之间教师资源可以共享,但校区之间的距离较远,教师无法在课间10分钟实现校区的转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课程体系较为独特,每门课程都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当班内上课人数由于请假等原因少于8人时,相同的班级课程可以合班,每个班级上课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智慧排课系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合理排课。

3.1教师排课确认

首先根据报名人数和教学计划,确认上课的课程。教师在课程开始2个月前确认某一门课程可以上还是不上。某个班级根据人数来确认上课的时间段,课程比例确认,例如某课程基础知识讲解占30%,实践活动占50%,素养培养占20%。每门课程有三大目标:展示自我素养、背景素养、能力提升。根据三大目标拆分课程课时数占比。

在上课前17天(2个周14天+周末3天)教师需要确认上课。教师根据课程、班级等级、三大目标写教案备课。同时,自动排课系统被锁定,上课时间、地点、教师已经确定。

在自动排课中,要满足:课程对应教师、课程对应教室(如形体课等需要在制定的教室上)、当教师在不同的校区任课时,需要确定紧邻的课程10分钟课间休息内无校区转换。

3.2 临时排课

教师在开课前17天确认后,如果在开课两天前的日子里(17-2天)的时候发现某一天的课无法按时上课,需要向管理员提出请求,管理员进行手动排课。手动排课时,管理有权利对课程进行重新的安排。

在排课上使用了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广度优先遍历是以层为顺序,将某一层上的所有节点都搜索到了之后才向下一层搜索;而深度优先遍历是将某一条枝桠上的所有节点都搜索到了之后,才转向搜索另一条枝桠上的所有节点。

广度优先遍历从某个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这个顶点,然后找出这个结点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访问完后再访问这些结点中第一个邻接点的所有结点,重复此方法,直到所有结点都被访问完为止。

在计划开课2天内的时间,教师如果提出突然的调课,或者2个平行班级在上课时出现每个班都不足8人的情况,管理员可以随时进行合班(合班后人数不得超过15人)的操作。

图 自动排课相关E-R图

3.3班级变更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提出该学生的升班申请,管理员对该生进行升班,对班级人数进行调整,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8-15人。

4系统实现及验证

通过对前面基于松散培训模式的智慧排课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以及进一步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细化与完善,代码的编写与系统的设计最终得以顺利完成。虽然整个设计过程比较严谨,但是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疏漏,甚至会出现偏离设计较大的漏洞,这是软件开发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将通过最后的验证环节来找出偏差并给予纠正,达到最终的设计目标。

4.1整体结构设计及实现

(1)用户层:也指用户客户端,是用户用来访问系统的窗口,也是系统进行信息反馈的地方。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最直接的平台。

(2)中间层:它的作用是实现系统逻辑功能,是用户层和数据层之间的桥梁,根据用户的功能请求,对数据进行逻辑处理,然后将处理的结果反馈回用户层。

(3)数据层:是系统的数据中心,主要负责系统相关的基础数据的存储、访问,并为用户层与中间层提供数据服务。

4.2系统界面验证

主要是对管理平台的界面设计进行验证,验证松散式管理系统中的界面是否可以正确显示,验证界面的菜单等功能是否实现。用户进入了管理系统,进行试操作,查看界面显示情况,观察系统运行各个阶段显示界面与设计文档中的是否一致。最终结果为系统界面显示正常,该项目通过验证。

经过对松散式教务管理系统的验证,发现系统在教务管理的方面基本实现了设计预期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功能完善和多校区的功能增加等方面,现进行总结,以便在后来的工作中进行修正。

5系统不足与改进

本系统解决了松散教学模式下的管理问题。智慧排课系统合理的实现了将一个校区内的100多名外聘教师的排课。目前大多数的教务系统主要做的是日常排课,可以针对专职教师排课。但针对这种松散式的排课,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了对全部外聘教师的智慧排课,很好的解决了排课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宇.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东北石油大学,2014(06):18-19

[2][美]塔皮奥.拉赫登迈奇,[美]迈克尔.利奇 著;曹怡倩,赵建伟 译. 数据库索引设计与优化,2015:30~51

[3][美]达科特(Jon Duckett) 著;刘涛,陈学敏 译.Web设计与前端开发秘籍:HTML CSS JavaScript jQuery构建网站.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5):35~36.

猜你喜欢

教务校区管理员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