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
2019-02-28牛小平
牛小平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设计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建筑在其全寿命期内,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基于此,本文概述了绿色建筑,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素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要求;要素;措施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寿命周期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空间,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是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其主要体现为具备4R的建筑,即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能够给人们创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能够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能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要求:
1、因地制宜要求。綠色建筑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的建筑形式。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建筑的设计就要认识到场地的特殊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不同区域的建筑设计重点不同,例如北方的建筑在进行设计时,比较注重节能采暖的功效,而南方建筑多采用隔热墙板和遮阳结构。
2、经济要求。建筑进行生态节能设计时,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的显著特性是耗能少,减少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保障建筑质量达标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了建筑成本,更好地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高效要求。建筑的主旨是保障住户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对各种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不仅满足环保的要求,更满足了用户的生活要求。同时,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居住更加舒适。建筑应该更加努力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运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保证高效的原则。
4、和谐要求。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建筑形式能源消耗较多,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筑融入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以构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为目标,满足了人们较高的生活品质要求,同时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促进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保护环境原则。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对绿色建筑产业而言意义重大。在建筑施工以前,设计师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勘查,然后整理出详尽的信息,再制定环保方案,由材料、结构和外观等方面分析整体建筑绿色设计理念,避免有害建筑的出现。
6、节约能源原则。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建造建筑时,需要十分重视能源使用情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给建筑节能方面提出了更严格要求,既会运用新型材料,还会建立新节能体系,增强建筑的综合性能,防止能源的浪费。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分析
1、建筑地址要素及其措施分析。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合理选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主导风向等各种问题和地理环境因素。在设计时,应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应尽可能多的利用周围自然能源,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物地址选好后,设计人员还应根据现场情况,如市政条件,日照资源等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并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
2、建筑布局要素及其措施分析。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根据场地的气候环境、地势、地貌等对建筑群进行合理布局。具体表现为:
2.1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合理选择建筑朝向是提高太阳辐射量的关键。另外选择满足要求的日照间距,住宅建筑高密度的开发和建造容易造成楼栋之间因间距不足形成日照遮挡,为此各地区均有针对本地区所处地理纬度、日照卫生标准及城市环境条件而确定的日照间距标准。
2.2利用建筑物组合,争取有利风向。充分利用建筑物本身的不同的组合对空气流通的不同作用合理确定建筑群的平面形式以及竖向布局,从平面形式来说,有自由式、错列式、斜列式等,这些方式能够使得建筑物前后形成正负风压,有利于组织风压通风,从竖向布局来说,应当错落有致,但是较低的建筑要布置在夏季迎风的前端,从而有利于季风的渗透。
2.3利用植被改善微气候。要充分利用植被绿化改善建筑群内的自然亲和力,美化环境,调节局部微气候,实现良性氧循环。在居住环境中要坚持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其科学配置来保证植被的生态功能,防风降噪、滞尘降污、杀菌放氧、降温增湿、涵养水源等健康功能、对建筑风环境的优化功能以及微气候的调节功能。
3、建筑材料要素及其措施分析。建筑材料选择是绿色建筑设计中重要环节。对于建筑师而言,在设计绿色建筑时应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比如生态建材来增加建筑的节能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灵活利用废弃的建筑材料进一步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大了建筑材料选择、使用的难度和深度,因为与建筑材料相关的每一环节,如取材、生产加工、分配、维护、拆除或废物处理等等都与能源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4、资源要素及其措施的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的资源节约不仅仅是停留在能源、材料、土地、用水等物质层面资源的节约,也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节约。生态环境资源是指建筑场所的自然环境,如原始地形地貌、山石水体及依附其上的原生生物等,亦包括形成的特有的景观风貌,是构成城市特色的硬环境的一个方面。在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上,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许多建设重点集中在硬质景观、功能空间、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上,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得不到尊重和利用,具体表现在建设项目不论基地自然条件如何,一律先推山填沟,使原址的水体、生物种类、地形地貌、既有景观等一概去除,然后再代以全新的布局。尽管形成的人工新环境在视觉效果层面上可能也优美,但原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形成的有价值的信息被轻易抹去,造成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建筑与自然条件缺乏有机结合也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节约利用资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要求、经济、高效、和谐等要求,并且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是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相关设计人员应该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才能更好的结合气候环境,利用环保材料,因地制宜的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仪.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J].环球市场,2017(13).
[2]庞红.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J].建筑与装饰,2017(12).
[3]程世才.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