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019-02-28蓝天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程设计软土水利水电

蓝天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使得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不断地提升。地基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对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水利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地基的承载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关注。因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基处理技术

现代地基处理技术融合了国内外的最新方法,采用多种结构方式稳固地基,使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而水利水电工程因为给人类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工程建筑也越来越普及化。通过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水利水利電工程建设也有了更具创新性的要求,这也对其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着地基处理技术不断优化其发展渠道。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地基类型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其所处地区的特殊性,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基类型,绝大多数的地基都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处理才能进行后续的建设,就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基类型来看,其中较难处理的主要由以下几种:

1.1可液化土层

可液化土层指所处地基土壤在外力的干扰下出现孔隙水压力上升现象,最终导致土层的抗剪强度降低甚至是消失的一种土层,这种土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我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失败,尤其是对于地基上层的建筑产生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导致整体建筑的坍塌,是需要我们采用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必要改进的一种土层结构。

1.2淤泥质软土

淤泥质软土也是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较难处理的地基类型,其主要是指一些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抗剪强度较低的土层,这种土层一旦遇到较大压力的话就很可能产生土壤的流动,进而导致整个地基的变形,最终影响到地基上层建筑物的安全性,具体的类型有淤泥质土、腐泥和泥碳等,这种淤泥质软土主要存在一些土坝坝基上,稳定性极差。

1.3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顾名思义就是因为长年的低温导致的土层长时间的受冻而形成的一种土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地区,比如新疆就是冻土常见区域,多年冻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来承载力较大,符合我们进行地基处理的要求,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多年冻土的流变性特点,一旦多年冻土在后期使用中出现变化的话就会导致整个冻土地基的崩溃,所以需要我们事先进行处理以确保冻土地基具备长期的承载力。

1.4岩溶

一般喀斯特地貌区加固水利水电工程就是以此发展经济,实现蓄水灌溉,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一般岩溶地区土质易破碎,岩体较多,不利于地基设计,所以,需要对地基的置换、岩体的改造进行技术处理,完善工程设计。

1.5深厚覆盖层

深厚覆盖层一般由于长时间砂石堆积而成,在河流地区较为常见。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经常会遇到这种类型,而一般建设在这种深厚覆盖层上,会导致地基容许承载力减小和沉降变形的问题,以致影响地基的平稳,在对此地基处理技术上需要完善补进。

1.6饱和松散砂土

饱和松散砂土的承载力强度和稳定性很差,一旦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产生错位或是变形,严重时影响地基稳定与安全,因此在此类地形上必须依靠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加固处理。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建设中会常碰见的一些较难处理的地基类型,在地基处理技术设计过程中应提前做好且做其充分的资料收集了解。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谨慎细致且到位,它是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准备工作是施工的前提,它涉及各个方面,例如施工现场的征地,水电,通信,设施的布置;施工人员队伍的组建以及对各个层次的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的分配和工作时间的安排;工程物资,建筑设施和材料的购买;选定建设监理单位等等各方面。施工的准备工作,要坚持统一领导和分工合作,有专业人进行更新流程和监督,才能加快建设进度。

2.2工程地质的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主要的内容就是根据对地质进行专业性的调查,可以根据以往已有的遥感照片,水文地质等已有的报告和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调查和测绘,以及岩石测试,观测见土试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学试验等各种测试,编写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水利水电的工程设计之前要先了解工程地质条件,是否能够在此地质上建筑且安全,再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来观察它是否合适地质环境,对应的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设计,如果对于当地地质勘探不严谨和透彻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设计方案和工程质量及工程建设进度。

2.3合理选择处理方案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等多种方法。针对工程的地基具体状况选择出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案,合理的预算和控制施工的成本,关于地基处理机械、材料预算和建筑成本等。综合各个方面的状况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达到规范设计标准。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3.1换土技术与强夯技术

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热层法,通过运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的材料替换软土达到强化地基基础的作用,首先要将软土挖走,填入适合工程需要的材料,并进行夯实处理。通过机械和施工设备的击打产生的撞击力对地基进行压实,还可以有效减小土壤的孔隙,提高地基强度承载力。在进行强夯法施工时要注意施工的程度,最大化的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3.2动力排水与旋喷技术

软土地基的特点就是含水量高、强度低和透水陛差,这就决定了其容易变形和沉降,在施工中就要对其进行吸水处理,降低含水量,从而提高强度。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性和强度,实现紧实地基的目的。另外,旋喷技术是通过喷枪进行高压喷射,浆液在喷射中会剥落土体中的土粒,浆液与剩下的土粒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硬桩,从而提高地基强度。这两种技术都对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3.3添加剂法

添加剂法是通过改变土壤的性质进行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水泥、生石灰等进行搅拌,调和的比例以实际的施工需要为标准,把调和好的添加剂放入土壤中,这种施工方法使得软地基的强度得到加强,近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

3.4桩基法

如果软土层比较厚、分布的面积比较广、含水量比较高,那么就可以理应这种方法来对其加固处理。对于早期的一些桩基,一般是利用砂石来做水泥桩,但是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水泥桩已经慢慢的被淘汰,而预应力管桩以及钢筋的混凝土桩已经在不断的得到应用。这种桩就具有质量高、成本低、承载力强、以及方便快速的进行施工等等特点。

此外,还有加筋加固法、硅化加固法等等,这些都已经在不断的发展着,增加了对软土层的应对措施。

4结束语

水利水电设计工程地基处理合理性的保证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得以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对水利水电设计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水平进行提升,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简述[J].孔佑洁.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

[2]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J].叶敏.科技风.2016(22).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文艳萍.陕西水利.2018(04).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软土水利水电
水利水电工程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农村水利水电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土一维非线性固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