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年化收益率超10%?结构性理财产品怎么选
2019-02-28陆敏
陆敏
伴随着行业的整顿治理,一些宣称“低风险、高收益”的平台神话纷纷破灭。有理财分析师不断告诫“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根本不存在,因为其从本质上违背了金融的基本逻辑。然而,只要打着“低风险、高收益”的旗号,仍有不少投资者“冲锋陷阵”。
资金天然逐利,实际上,市场上一旦有宣称“高收益”的标的出现,哪怕是标注了高风险,还是会有资金前赴后继入场博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汇集资金瞄准高收益并没有错,在努力让资金保值增值的过程中,还需了解产品、了解自己,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风险,确保收益真正“落袋”。
高收益有条件
在新的金融监管要求之下,打破刚兑已成大势所趋,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一些创新产品,产品也不再对外宣称“保本保收益”。以1月21日交通银行发布的一款理财产品为例,预期年化收益率在2%至9%之间,因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能到9%,引发不少投资者关注。
根据其产品说明书,这款名为“得利宝·私银慧享”的3个月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范围覆盖了固定收益类、货币市场类、权益类、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托计划及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合,另外还包括了金融衍生工具。
“这款产品挂钩的是沪深300指数。”该行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真正看理财产品说明书的投资者并不多,大家最关心的是最终收益率,虽然预期年化收益率很高,但是一旦投资期限内相关标的表现不佳,最终收益可能只有2%。”
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曾发售过挂钩股票指数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往往有一定的期限,挂钩标的包括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甚至还有纳斯达克100指数。
也就是说,这些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均与股指走势相关。如一家股份制银行近期发售的名为“沪深300看涨鲨鱼鳍”的理财产品,5万元起购,投资期限为6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84%至14.34%之间。
根据其理财产品的设计,只有当沪深300指数在不超过10%的区间内波动时,投资者才可能获得真正“高收益”。业内理财经理建议,在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时,要想获得高收益必须对相关投资标的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另外,对于一些预期收益超过10%的产品,普通投资者需要控制好投资金额,不建议大额买入,因为最终收益可能与预期相差较大,毕竟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落袋为安才是理财的首要目标。
关注风险评级
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都知道在购买产品之前,银行需要做风险测评。银行之所以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级,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与购买产品不匹配的现象。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共有两类风险评级:一类是对理财产品进行评级,另一类是对投资者进行评级。经过评级之后,理财产品被分成5级,分别是PR1(低风险)、PR2(中低风险)、PR3(中风险)、PR4(中高风险)和PR5(高风险)。与此同时,投资者经过测评之后也被分成5级,分别为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和激进型。
投资者的评级决定了其购买理财产品的级别。以工行一款“挂钩黄金AU9999”的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为PR3,也就是说,相对应的只有平衡型、进取型和激进型的投资者才可以购买。
一位在工行工作了10年以上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一些银行在揽储压力之下,创新步子迈得较大,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浮动预期收益最高能到14%甚至更高。“此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大多运用了金融工程技术,将一些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产品。”
另据融360理财分析师介绍,如果投资者购买了挂钩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都有一个区间,计算方式比较复杂。如果运气不好,收益为零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目前,预期收益排名靠前的有不少结构性理财产品,然而在每个月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財产品中,大部分也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
作为保本理财的最佳替代产品,在新的监管要求之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18年迎来了全面爆发。但一些投资者对其中的风险认识不足,理财经理提醒投资者,判断理财产品是否安全并不是看它的收益类型,而是要看该产品的风险等级。PR1和PR2产品安全级别都很高,尤其是PR2,虽然很多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但实际上购买的风险并不大,收益比PR1相对更高,适合普通投资者购买。
当心银行理财“飞单”
家住江苏南通的王阿姨最近有些烦闷,她告诉记者,2018年初,她在当地一家股份制银行购买了一款“东方红”理财产品,现在本金已亏损超过30%。她说:“后悔当初太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的推销了。”
王阿姨的遭遇并非个案,据记者了解,她购买的并非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银行代销的一款基金理财产品。在现实中,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获取高佣金违规向投资者兜售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在业内被称为“飞单”。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飞单”事件屡见不鲜,很多投资者把矛头对准银行,认为银行在欺骗客户。而银行代销理财基金和保险的理财产品,属于正常业务范畴,是否被认定为“违规”,要看银行工作人员在销售银行代销理财产品时,是否存在对投资客户诱导或误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