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抢夺战及人才引进方式研究
2019-02-28王东升
王东升
[摘 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的快速发展,各领域都离不开人才的带动作用,“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轰轰烈烈的人才抢夺战正在我国各大城市上演。本文通过梳理各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分析形成人才抢夺战的机理,提出了新时代人才的引进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及广大用人单位高度重视人才,尽快研究人才策略,以更好地获取人才资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关键词]人才;抢夺战;人才政策;人才引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2.063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2-0-03
1 各大城市人才政策
2017年,中国多个城市开启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抢人才大战”,进入2018年,各地继续“加码”,大力引进人才,厚待人才,降低落户门槛,解决住房难题,给予各种补贴。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争”愈演愈烈,各种人才政策层出不穷。
1.1 一线城市的人才政策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是我国经济、科技、政治发展走在最前列的城市,同时也是国内人才高地。当前,四大城市人才引进战略侧重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所实施的人才政策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与发展、人才激励、人才管理4大方面。
(1)北京市實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2018年3月21日,北京政府网站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吸引海内外拔尖、领军人才,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实现高技术、高层次人才总量和结构高屋建瓴。
(2)上海市从“人才高地”向“人才高峰”转变。2018年
3月26日下午,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举行,市委表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
(3)深圳市持续出台人才新政吸纳各层次人才落户。自2016年上半年深圳市出台81条“人才新政”后,深圳十区也紧跟着出台落地政策,更是将落户门槛降低到大专学历,并注资
1 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建人才住房,“十三五”期间将为人才提供30万套住房。
(4)广州市打造“121人才梯队工程”。广州市针对高端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人才政策,计划培养出第一梯队的站在国际科技前沿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备人才,第二梯队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后备人才,以及第三梯队的在学科专业领域起骨干带头作用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后备人才。
1.2 “新一线”城市的人才政策
杭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等“新一线”城市在“抢人混战”中处于优势地位。继2017年年初武汉市提供户口、给予住房补贴、对外公布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的招才目标之后,已陆续有十几个城市加入角逐。人才争夺从之前的小规模“战役”一下子蔓延开来。而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处于领先位置的有杭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等“新一线”城市,他们组成了人才竞争的第二大集团。
(1)武汉市计划5年留住百万大学生。2017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实行30周岁以内在武汉就业创业,有稳定住所的本科生、专科生可直接落户,提供人才公寓,同年武汉人口净迁移率也一举“扭亏为盈”,达到了19.78‰。
(2)杭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这是继2015年出台杭州“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出台杭州“人才若干意见22条”后,又一重大人才政策,聚焦创新更具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引育、留用机制,重点围绕外国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
(3)南京市推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和领取补贴。南京市将大学生租房补贴的期限延长至3年,其中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凡外地高校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来南京参加面试的,政府将发放每人一次性补贴1000元,特殊人才薪酬不受工资总额限制。
(4)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成都市在2017年7月发布《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宣布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对急缺紧缺人才提供公寓,确保各类人才“住得上房”,在租住人才公寓满5年后,还可低价购买。
1.3 其他省会及重要城市的人才政策
西安市、长沙市、合肥市、厦门市、青岛市和大连市等主要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均发布了户籍、住房、财税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抢人才送票子、送房子、送户口等,定向吸引人才。西安市出台了“三放四降”政策,放开落户限制、降低落户条件,新政当天,就有8 000多人迁入西安落户,抢占新闻头条。长沙市发布《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又称“长沙人才新政22条”,在全国性的“人才争夺战”中夺得先声、抢占先机。青岛市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同时提出青岛市要全面取消购房面积、投资纳税等落户限制。郑州市公布“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出台了郑州史上最高“含金量”的广纳人才新政。宁波市除了发布“人才引进”计划,提供重金面向全球广揽人才外,还“上门请人”,选拔优秀干部前往深圳市、西安市、武汉市等9座城市建立人才联络服务站,为人才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2018年5月13日,海口市推出“百万人才进海南”新政后再推四项新举措,全力开展人才落户服务保障工作。天津市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政策发布仅一天,落户申请天津的人数就达到30万之多。
2 人才抢夺战形成的机理
抢占人才制高点,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时代的发展需要,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前,形成这种激烈的“人才抢夺战”,有其必然的原因。
2.1 历史传统的人才文化
中国各朝代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部人才史。商周时期姜太公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管子认为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墨子以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更是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方略。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著名论断。明太祖朱元璋提出“为国得宝不如举贤”。清康熙皇帝指出“自古选贤任能,为治之大道。”历览古今,能够高度重视人才,用人唯贤,量才委用的朝代,必定是一个兴旺发达,社会得到大发展的时代。中华的文明发展史,见证了中国的人才文化,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开明的管理者,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也就是历史这种人才思想理念,使重视人才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成为各代管理者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当今,中华民族正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契机,抢夺人才资源,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2 当前国家人才观
人才强国战略是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改革、创新,关键是靠人才,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正是国家当前的人才战略观,使重视人才到达一个新高度,人才成为激烈竞争的最关键因素,于是便形成了人才抢夺战。
2.3 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放开人才的结果。国家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一带一路等,都在迎头赶上,需要大量的人才。无论是先发展起来的,还是正在大力推进的地区,其科技创新、差异化战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提供支撑。各地区为了保持先机,人才仍然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因此,随着各地区人才政策的出台,人才抢夺战也更加激烈。
2.4 城市規模扩张的驱动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也是城市发起“人才抢夺战”的原因之一。除了北上广深外,目前天津市和重庆市也正在迈向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同时杭州市和郑州市已经迈入了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 000万以下)行列,2018年全国还有89个城市上升为大城市,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将会聚集更多的产业群、总部经济、规模经济等,对人才的需求也就不言而喻了,而且各大城市都希望能捷足先登,制定能够优先吸引人才的政策,也就形成了人才抢夺战。
2.5 大量人才流失国外
在我国重视人才的同时,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也在高度重视人才,比如二战后,美国用“绿卡”在全球网罗了大量的人才精英,几十年来也使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在人才抢夺上,丝毫不比中国差,甚至脚步更快、挖人力度更大,为人才移民提供了很多便利。还有出国留学,近年来,学生出国留学大为火热,甚至成为一种时髦。中国的人才流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有人统计,中国已成为人才流失的最大国,千百万人才精英移民或滞留海外,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人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国内人才缺乏的局面,也就形成了人才抢夺战。
2.6 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才争夺战”实质就是“人力资本争夺战”。“人口红利”一直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人口红利”渐现衰竭,人口老龄化造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为了破解这种人口结构失衡,一些城市开始将注意力转到吸引年轻人且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才身上,以确保城市经济持续繁荣,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从而也就形成了人才抢夺战。
3 新时代的人才引进方式
人才抢夺战不是偶然的,从国家政策和各城市的政策上看,将会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的常态。那么,城市和广大用人单位,应该科学地看待人才战略。一方面,招才不忘安内,要千方百计把当地的人才稳住,高度重视当地人才,加大当地人才培养和保护政策;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由此,本文在人才引进方式上提出了一些策略,供城市和广大用人单位参考。
3.1 常规人才引进政策不能落后
如果当全国各大城市人才抢夺战已经打得很火热的时候,一些城市或用人单位还没有明确的人才吸引策略的话,那么在人才引进上已经落后了。制定优越的人才吸引政策是最常用的人才引进方式,或许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一线城市的实力,但是城市之间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同时在寻找、发展和宣扬本城市特色上下功夫,只有突出城市的特质,结合不比同类城市差的引才条件,才能制定出综合的更具优势的人才吸引政策。
3.2 筑巢引凤
人才既是宝贵的资源,也是非常灵活的资源。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才必定趋向于金字塔尖的需求,比如第四、第五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可以根据人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从人才的需求出发,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才需求的模式,比如深圳前海创新金融的定位,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金融专业人才精英将会汇聚深圳前海,也由此将引领国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发展,这就是筑巢引凤的理念和方式。所以城市和用人单位,要怎么把“巢”筑好,用舒适的、充满憧憬的“巢”来吸引自由灵活的、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凤”,为人才的管理者提供了挑战和机会,是一种值得挖掘的人才引进方式。
3.3 通过引进项目带动人才引进
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是一种曲线人才引进方式,要回归到城市和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目的上来,一般情况下,引进人才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项目,项目离不开人才,人才可以选择项目。所以,这种方式是比较复杂的、带有前瞻的人才引进方式,称之为“项目+人才”模式。例如,当前的许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如果单纯招聘应届驻站博士后,博士后人才可能会因为其在高校期间研发的项目和招聘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项目不一致,而放弃选择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城市和用人单位能够给予考虑、支持、应用博士后之前的项目,运用“项目+人才”一起引进的话,将会更成功引进人才,当然,这种人才引进方式会增加成本,甚至还要进行知识产权界定和产权划分等,但是也为城市和用人单位创造了“人财”两得的机会。
3.4 合理运用兼职人才
运用兼职人才是一种比较机动的人才引进方式,这一思路建立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的思想理念上。人才是第一资源,同时也是稀缺资源,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要实现最优化配置的途径是进行合理的资源共享,比如高校的教授、研究院的专家等,城市和用人单位可以充分运用他们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价值,这些人才以科技特派员等的身份将研发的科技成果或管理模式进行资源共享,也同样达到城市和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目的。
3.5 用好远程聯合分享人才
远程联合分享人才是一种间接的人才引进方式,这种思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基础上。这种方式在医院或一些科研项目上已经得到很好的运用,例如一些地方医院与省外或国外大医院建立联合诊治业务,通过教授、专家进行远程指导,完成整个诊医过程,这种情况,也同样达到了人才引进的目的。21世纪是信息时代,距离已经不是界限,一个城市可以有边界,但是为城市服务和做出贡献的人才则可以是无边界、无界限的。
3.6 提前人才订单
下订单的时间是由市场决定的,当处于买方市场的时候,不用着急,可以进一步精挑细选,但是当处于卖方市场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先下手,那么你就得不到你想要的资源了。人才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卖方市场,如果你必须得到人才资源,你就要提前出手了,因此,提前向人才下订单,也将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引进方式。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可以有更多的行政职能,比如高校是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政府可以促进用人单位与高校人才进行对接,让需求专业的用人单位提前向高校和学生下“订单”,甚至可以为学校和学生提供资助作为订单的一项内容。提前人才订单,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做好人才计划和统筹安排,这种人才引进方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4 结 语
抢人大战,实际上也是综合实力之争,值得各城市和用人单位认真深思,城市和用人单位有怎样的发展规划和前景,有怎样的竞争优势,是否留得住人才,是否能够对人才产生长期持久的吸引力和吸附力,都是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抛砖引玉,旨在号召重视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豪,许学军.人才争夺战中城市间利益博弈[J].经济研究,2018(2).
[2]李家福.城市人才争夺标准的共性与差异[J].人民论坛,2018(5).
[3]张国玉.为什么会爆发“人才争夺战”[J].人民论坛,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