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元为啥又叫“一块”

2019-02-28侯会

特别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银圆土块铜钱

侯会

到早市询菜价,菜贩答曰:“豆角两块五,黄瓜两块!”于是拣了几根黄瓜放到秤上。付账之际,我忽生疑窦:一元为啥又叫“一塊”?看看钞票面值,印的是“壹圆”“拾圆”“壹佰圆”;平日我们将“圆”写成“元”,不过是求其简便、约定俗成。“圆”为货币单位,显然又因当年银质、铜质的金属货币铸成圆片状的缘故。那么“块”的称呼又从何而来?

或许有人说:这还不明白?从前用银元,不都是论“块”的吗?凡有一定体积的东西,都可以称“块”嘛!是这样吗?我仍存疑惑。

查查词典,“块”字繁体写作“塊”,是个形声字。“土”为意符,“鬼”为音符。至于字义,则多达十种。如本义为“土块”,例见《国语》: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向农夫乞食,人家“举块以与之”。此外,从前孝子守灵,要“藉草枕块”,表达寝处难安之情。这两个例子里的“块”,都指土块。由土块又衍生出“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如糖块、煤块、肉块等。上升到比喻的层面,“块”又指“郁结的心思”“浑然一体”或“安然”“孤独、孑然”之貌。不过令我感兴趣的是“块”作量词的情形,又分作两条解释:一、用于块状或片状的东西;二、货币单位,相当于圆,多用于口语。

不能不佩服词典编纂者的逻辑缜密,以“块”为量词的事物,确实又包括块状与片状两种。前者如一块砖头、两块肥皂,后者如一块纸、两块丝绸……

我注意到,片状物称“块”,又以形状不规则的居多。拿纸张来讲,整齐的纸张多用量词“张”“页”“卷”“叠”来限制;而以“块”称呼时,则多指随便撕下的不规则的一片。再如,我们去买饼,如果说“给我来张饼”,那指的是一枚完整的圆饼。若说“给我来块饼”,则指经过切分的一角。那么,为什么一圆银币偏偏要称“块”?而同为圆片状的低面值银币及铜币,则不称“块”?显然,银圆称“块”不是因其形状,应当另有来历。

偶读史书,忽有所悟:原来货币单位称“块”,源自明代的宝钞。明洪武八年(1375),朝廷颁布钞法,发行纸币,称“大明宝钞”。按规定,面值一贯的宝钞,用长一尺、宽六寸的桑皮纸印制,与铜钱一贯、白银一两等值。由于朝廷强力推行,宝钞成为当时唯一的法币。百姓只有将金银换成宝钞才能在市面流通。至于铜钱,也只有百文以下的小额交易才能使用。

拿“纸张”换金银,当权者想得挺美;可百姓心有不甘,态度消极。加之官府带头破坏制度,给付百姓时,全用宝钞;收税时,则常常拒收宝钞,只收金银。结果搞得宝钞信用大跌。从洪武初到嘉靖初的百多年间,钞值已跌至规定价值的千分之一。即宝钞一贯不值一文铜钱!

可是颟顸的封建官府仍一个劲儿地加印钞票。在一贯钞失去独立使用价值的情形下,人们只好把一千张一贯的钞票捆在一起用,价值仅为八钱银子,不久又跌至四钱以下。这样的一捆,当时俗称“一块”——论体积,也确是凿凿实实的一大块!

从那以后,“块”在百姓口中,便成了基本货币单位的俗称。后来的银圆及由银圆衍生出的纸币“圆”,也都被称为“块”。不过今天菜贩口称“黄瓜两块”,顾客只需递上一两张钞票,甚至手机一扫,也便“齐活”。成捆成块地使用纸钞的怪现象,早已成为历史陈迹。

(摘自《今晚报》 图/傅树清)

猜你喜欢

银圆土块铜钱
铜钱
叩土笼
诚实的渔夫
一担银圆示忠诚
贼的藏身术
贼的藏身术
一枚银圆
铜钱草上的小洞
一块假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