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 古代诗歌中的“草”
2019-02-28孙俊强
孙俊强
“草”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草本无情,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在特定心境下,诗人笔下的草也被染上了特定的感情色彩,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一、“草”是春天的标志,是生命力的象征。冬去春来,草长莺飞,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因此,诗人往往借草来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美丽与顽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遥看”“近看”相对比,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把初春草芽嫩绿的情景,鲜明准确地描绘出来了。因为稀疏幼小的青草,只有从远处看才能连成一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
二、草是表现离别之苦的意象。草长在长亭外,生在古道边,从人们的脚下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天边。在送别者看来,草比自己要幸运得多,所以草常被诗人用来表达离别之情。“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闺中孤寂的思妇凭栏遥望,她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春草之一望无际,象征离恨之绵绵而远;春草之细碎浓密,象征离恨之盘曲郁结;春草之随处而生,象征离恨之浩渺无垠。以春草巧喻人情,把取喻之物与被比之物的几层相似之处充分发掘出来,进行淋漓尽致的比拟,做到了准确生动、曲折多致。“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暗中用典,“芳草远”,是说朋友到远方去了,很是想念。
三、草是各种美好事物的代称。屈原的诗句常常“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为谗佞”,后来便以芳草嘉卉来比喻君子或君子美德。“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维》)“芳草”代表诗人归隐的理想。前句表明诗人考虑归隐,后句表现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韦庄《章台夜思》)“芳草”是美好年华的代称。
四、草是各种复杂情感和意念的物化。草木凋残,其色枯黄,自然就成了人们悲伤情感的附着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草之茂盛又常常暗示着人烟稀少、荒凉破败,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李华《春行即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草”是诗人沧海桑田、英雄不再的感慨与寄托。“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劲草”象征着经得起考验的人。
草还表达思乡之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烘托出了诗人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