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百年沧桑的文南老街
2019-02-28符敦健
符敦健
文南老街位于著名侨乡文昌市文城镇繁华的闹市区,是仅次于海口骑楼老街和文昌铺前骑楼老街的海南第三大骑楼老街。它兴建于1920年代初期,当时一大批侨商回到文城投资建楼,从南到北沿着蜿蜒流向大海的文昌河建起了一间间中西合璧式南洋建筑风格骑楼。文南老街侨商众多,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老街的沿道是绵延一公里的灰色骑楼,街道用青石板修葺,街道两侧都是带有山花、女儿墙和满洲窗的一幢幢骑楼,彰显出浓郁的南洋格调。
由于文南老街的南洋味十足,很多名噪一时的电影,如《台湾人的根》、《海外赤子》和《天涯怪客》等均到此取景拍摄。由于它的二、三楼都是用来居住的,以致一百年前那些古老的招牌无法完整地保留下来,现在游客沿街看到的都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木制商业招牌,根本看不出同样的店铺以前是经营什么生意的,所以不得不遗憾地说,与海口市中山路、博爱路一带的骑楼老街相比,传统招牌文化传承的缺失使文南老街的骑楼少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在文南老街的入口处屹立着一个宏伟壮观的石碑门坊,上面雕刻着“平昌”和“紫贝”两个名字,此乃文昌的古称。文昌市中心城区有一个地方叫做“紫贝岭”,那是一个建有广场和防空洞设施的山岭型老街区,古时候的县衙也设在紫贝岭上。在牌坊的中间是“文南老街”四个紫红色大字。在牌坊的背面分别刻着“偃武”“修文”和“文运昌隆”等字样,旁边是古骑楼老街最高建筑之一的“望城楼”,一楼经营的文昌传统风味小吃抱罗粉在文城老市区小有名气。
走进文南老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花开得红灿灿的凤凰树,树下是“椰子之乡”文化雕像群。一个农妇正在用刀砍椰子,她的左边还放着五个嫩椰子,右边是两个小孩子在喝椰子水和挖白白嫩嫩的椰子肉吃。作为文昌人,这样的场面我最熟悉不过了。文昌椰林如海,山清水秀,是著名的“椰子之乡”,“海南椰子冠中国,文昌椰子半海南”,文昌的椰子種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海南省的45%左右,独特的椰林海滨景观东郊椰林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南最著名和最热门的旅游风景点。而在文昌市的主干道文清大道上则建有椰子大观园景区,里面种有形态各异的椰子树,丰富多样的椰子文化长廊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椰子树全身都是宝,树干可建房和造船,水可以饮用,根可以入药,肉可制成椰油、椰蓉、椰奶和椰酒,壳可以加工成活性炭和工艺品。我就是喝着甘甜的被誉为“天水”的椰子水长大的,不过我跟雕像中的小男孩不一样,那时候还没有使用塑料吸管,都是直接把椰子抱起,仰起头直接用嘴对着被剖开的小孔喝的。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被村里那位专门爬椰子树,帮人摘椰子谋生的三叔公逗着玩,一连喝下好几个椰子的水,小肚子涨得滚圆滚圆的,一副很难受的样子,一直都被村里老人们引为笑谈。
在“椰子之乡”雕塑群的旁边是一位农妇正在用一箩筐椰子油和一篮子的马鲛鱼跟一位男人换取一箩筐番薯和一袋大米的雕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典型的民间“易货贸易”。过去由于文昌粮食种植面积有限,人们只好用椰子、椰子油和海产品换取大米等粮食维持生计。在农妇的身后则是一个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的小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要供孩子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文昌人眼里最好的人生出路。自古以来文昌都是文化发达,教育兴盛的地方,文昌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一里三进士,七里八举人”就是文昌重视教育的历史写照。在明朝就出了与丘浚、海瑞齐名,并称“一鼎三足”的良吏邢宥,文昌孔庙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称为“海南第一文庙”。而源于元末明初有600多年历史的文昌“盅盘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舞蹈表现力,向世人展示它那独特的艺术之美,在2005年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组“荣归故里”雕像群则是讲述一位西装革履,打着光鲜领带的年近古稀的老华侨,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荣归故里的故事。他的后面跟着洋气十足的儿子、媳妇和顽皮可爱的孙子、孙女,还有一位雇佣的挑夫帮忙挑着几个皮箱贵重的行李物品。文昌的华侨有着浓厚的乡情观念,下南洋谋生,不带妻室,也不背祖宗牌,两手空空而去,稍有积存就返乡省亲,跟家人团聚以及投资置业,年老了就还乡安度晚年,文南老街的骑楼建筑就是海外华侨回来建设家乡的历史见证。文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120多万文昌人居住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昌境内的很多学校建筑都是海外华侨回来投资兴建的,文昌文化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跟海外华侨的鼎力支持分不开。
看到老华侨荣归故里这一幕,我想到了我的曾祖父。他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革命低潮时候逃亡到泰国曼谷。他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没有发家致富和投资置业的本事,在泰国一直呆到近九十高龄,才戴着深度近视的老花镜抱着几部大部头的书籍被访泰的村里乡亲带回文昌老家落叶归根。而我爷爷的大哥从孩童时期就在泰国,呆了八十多年,直到去世都没有回到文昌老家跟他那位活到八十五岁的亲弟弟见上一面。作为著名的“华侨之乡”,当然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的华侨故事。有一种文昌老阿婆被民间称为“守望妇”,她的老公早期去了南洋谋生再娶当地的女人成家生仔,她就在文昌的祖居地一直苦苦地面向大海“守望”着,希望老公有朝一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但守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一场梦,最后孤老终生。
穿过供游客休闲和歇脚的那座木制高大的“海外赤子”凉亭,我在一堵红色矮墙上的一组白色浮雕前驻足良久,浮雕描绘的是补鞋、代写华文、西文和算卦、卖海南鸡饭、割胶、搬运和修建铁路等六幅文昌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辛谋生的生动场景。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三次人口大迁移,过去由于封建统治残酷压榨,文昌又常遭台风、旱灾等自然灾害,人民生活艰难,只好离乡背井去南洋谋生。大批穷苦的文昌人通过同乡宗亲相互携带,从清澜、铺前等地乘船于冬至前后启程,趁北风随波漂流月余才抵达南洋,开始异国他乡的艰辛生活。他们大多数人在南洋从事的都是割胶、搬运水泥和大米以及修建铁路等繁重的体力活。文南老街的这组浮雕表现出来的就是文昌华侨那段苦难的历史。虽说偶有出人头地的华侨富商巨贾衣锦还乡投资置业和光宗耀祖的风光场面,但更多的文昌华侨则是为了一日三餐和养家糊口,在太阳底下低头默默流汗地工作。
在那面红色矮墙的旁边,是一户文昌家庭成员在启程去南洋谋生时,在码头跟家人离别的场景的雕塑。那对老年夫妇正在挥手送别即将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的儿孙,脸上爬满皱痕的老爷爷一副依依不舍的落寞神情,而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则是转过脸去,掩面而泣。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总是让人伤感的,更何况这一去南洋前途未卜,也许是三、五年才能在当地立足,才会有家书回来报平安,也许是一辈子都不能回来跟家人团圆了,漫长的路途上也充满了凶险,有的人可能就在浩瀚的大海上葬身鱼腹,死在去南洋的路上。而牵着还处于懵懂年龄的孙子一起去南洋打拼的儿子也在故作镇静地挥手道别。他的背后还有一尊男人的雕像,一位赤着腳和留着大辫子的壮年汉子,有力的大手提着一个破旧的小皮箱,肩上还挎着一个包袱和一把油伞,这三件随身行李就是他去南洋谋生的全部财产,在以后的日子就是在异国他乡赤手空拳去为不确定的未来而努力打拼,福建闽南人那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去南洋谋生的文昌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试问在极度的贫困面前,除了拼命地活下去,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漫步走过那块刻有“陈”“符”“林”等文昌百家姓勒石的芳草地和几棵鸡蛋花树,我看到一组引人注目的“书法之乡”雕像,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在凌空中苍劲有力地泼墨挥毫,颇有铁笔银钩的气概,旁边那张矮小书桌上则有几个小孩子在师傅的指点下专心致志地临摹书法。文昌人崇尚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书法积淀深厚。书法文化是文昌文化的一大品牌,晚清时期的潘存和近代的祝嘉等书法名家的书法文化风流了一个时代,深刻影响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文昌市在2011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的光荣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擅长楷、行、草诸体的著名书法家潘存,他是清末岭南碑派书法家中的重要一员,被日本人称为“日本近代书法的原点”。他一手创办了位于铺前镇文北中学校内的溪北书院,早在1884年就向朝廷提议“琼州改建行省”,并亲自撰拟建省理由和方案,呈报给两广总督张之洞,他是至今所知史上第一个提出海南建省的人。在2018年12月16日,海南省会海口市以“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暨纪念海南历史文化名人潘存诞辰200周年”这一独特的活动隆重纪念他。我受小有名气的“民间书法家”爷爷的深刻影响,是一名有二十几年“书龄”的资深书法爱好者,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跟从海南外贸公司退休的爷爷在东郊墟摆摊出售我爷爷用毛笔书写的春节对联了。
在我看来,这些在文南老街被日晒雨淋的沉默无语的文昌文化雕像群,还不足以诉说有二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文昌曾经遭受的苦难和辉煌的历史。文昌人民群众爱好排球,排球运动普及全市,逢年过节各乡镇乃至各乡村都要举办排球赛,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雄厚,文昌中学男子排球队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振兴中华杯”三连冠,被称为“排球之乡”。文昌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涌现出共产党大将张云逸和国民党将领陈策等205位将军,被誉为“将军之乡”,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图书《中国抗日战争60位著名人物 》中就收录有文昌籍的张云逸大将和叶佩高中将等两位将军,叶佩高中将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有名的青年将领,在1945年8月,他代表战胜方在海南岛上接受日军的投降。随着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成和“嫦娥”飞天的成功,文昌成为中国第四座航天城,拥有中国第四座航天发射中心和亚洲首个航天主题公园,被世人誉为“航天之乡”。这条有上百年历史的文南骑楼老街其实只是著名侨乡文昌市发展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相信享有“九乡”盛誉的文昌,未来会发展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