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研把握教材,创造智慧课堂

2019-02-27林世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林世华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宏观把握、微观吃透,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挖掘教材,在深钻教材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加工教材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充实教材内容。

关键词:深钻教材 改进教材 补充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68-01

2001年6月,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冲击和突破。传统教育常常照本宣科、“教材至上”,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开发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学会深研把握教材,对教材深入解读,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过程。

1 深钻教材,整体把握,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有效利用教材。那么,教师如何高效运用教材呢?首先,要通读教材,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教材的编排特点、意图,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抓住教材主线和核心概念。其次,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挖掘教材。教师在深钻教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加工教材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充实教材内容。例如:在教授“小数点”时,我提前让孩子在超市拍下或者记下商品价格,在上课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数,让孩子说说小数中每个数字表示多少。教师在课前对教材的了解和灵活运用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调节学习氛围。

2 根据实际需要重组教材内容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让教材更具灵活性,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予以教学。在这个教材背景下,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方案。例如,低年级孩子对“吨”并没有具体概念,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重组教材,让学生易于学习。

一位教师是这样教授的:他先提问:“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引发学生对“吨”这个质量单位的兴趣。接着,教师提来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请班级的一位大力士来提一提。师:“你觉得重吗?”(不重!)教师:“那请你提着这袋米在教室里走5个来回。”看到大力士气喘吁吁的样子,现在同学们觉得10千克确实很重!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一袋大米是10千克,那100袋大米是多少千克?一个孩子高兴地道:那就是10乘100等于1000千克!教师这才揭示: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孩子学习“吨”较为困难,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学习。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个人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可以考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一节优秀的数学课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3 根据教学对象创造性地改进教材资源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应用”。这个要求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小学阶段进行的是基础数学教育,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创造性地教学,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改进教学资源。

黄爱华老师曾经上过“生活中的百分数”一课。这节课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孩子,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黄老师让孩子们课前先调查周围有哪些有关百分数的例子,并记载在卡片上。上课时,老师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找到了哪些例子:

生1:饼干包装上写着脂肪含量为11%。

生2:青岛啤酒的酒精浓度是5%。

生3:我的衣服标签上写着锦纶85%。

……

师:“生活中常常看到百分数,使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师:“你能说说‘衣服标签上锦纶85%是什么意思吗?”

本节课黄老师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造性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从学生提供的素材中展开教学。这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不是没有意义的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确确实实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有意义的学科。

4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開发、补充、丰富教材资源

当教材资源提供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或者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时,或者当教材资源对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不够,不足以提供学生探索的有效知识时,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开发、丰富,使教材更利于学生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让生活与教学艺术相结合,让课堂变得灵动有趣。如在教授“循环小数”时,推到过程就是345除以999答案就是0.345345345345一直就是345再循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写上音乐节奏符号“×××”,让学生用手拍出这个节奏。学生一起拍手,老师问:“如果照这样的节奏一直重复不断地拍下去,不叫停止,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齐声回答:很多次,无数次。老师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齐声回答:无限的。教师转身在黑板写下板书:无限循环小数。

有趣的拍手游戏一上课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而不断循环往复的拍手,又渗透了循环的思想,自然地引入“有限”、“无限”,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师创造性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审视和认识自身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教材至上的定位,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桂琴.不负新时代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人民教育,

2017.11.

[2] 赖权泽.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体会[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7.

[3] 李留成.调动内在机制,诊疗学生的数学厌学情绪[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