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喻国明:媒体融合要善于借势

2019-02-27■张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报纸传统媒体媒介

■张 立

喻国明,自上世纪80年代就一直走在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前沿,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调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工作单位和岗位变了,从事研究的势头没有变。仅2018年,喻国明就发表了48篇论文,内容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技术等等,都是前沿和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他的话题,就围绕当下媒体界最关心的媒体融合展开。

要知道媒介的用户在哪里

喻国明告诉记者,他的团队计划每年做一个研究,花三五十万,研究今天媒介的用户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使用,他们之间的互相联接点在哪儿,在他们心目中媒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这种观念下,他们的行为特点又是什么。

之所以开展这个研究,是因为今天在媒介使用方面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过去通过大众媒介,比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就可以做到“一竿子插到底”,消息一发出,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知道了。但现在,终端多样化,上百万种不同的公众号、自媒体,年轻人和基层群众到底在哪个终端上获取信息,完全一无所知。不知道他们在使用哪个终端,又怎么对他们进行沟通、产生影响呢?这就是传播效果中的渠道中断或渠道失灵。

“我们这项研究就是解决渠道失灵的问题,知道媒介的用户在哪里,对媒介的用户描述清楚了,媒介实践的布局就有了依托。”喻国明说。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合作

过去一年,全国许多地方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晨报》并入新京报,并与千龙网合并,打造新京报App;《法制晚报》并入北京青年报,强力推出北京头条App。

对此,喻国明认为,在传统媒体时代,北京地区的市场是一个有限空间,办三张报纸不够,就办五张报纸,投入多少资源,就产生多少效应。这几家报纸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拼抢影响力,竞争是传统媒体的特点。

但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给传播领域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以时间消灭空间,空间瘫塌之后,市场是无边无沿的,一旦上网,就是全球市场,而不是在北京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新媒体时代的基本模式是一对一、点对点的传播,这意味着整个运作的基本逻辑发生了变化。许多过去被忽略了的资源,比如维基百科中每个人的经验、大众点评中的一条评价,过去没有价值,但现在通过联接、聚焦、整合,由微力量聚集起来,就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力量。在这种条件下,不是看你自身有多强大,而是看你的连接性怎么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力量,把各种各样的微资源接合在一起,就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这就是互联网的基本规则。在这种规则下,合作才是符合互联网精神的。

喻国明举例子说,全民K歌、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和基层老百姓。这些平台是经过市场洗礼发展起来的,是现成的传播渠道。传统媒体不要把它们当成竞争对手,更不应敌视它们,而要把它们当作合作的对象,“我们可以搭载在上面,做我们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善于借势”。

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人士来做

说到抖音,现在许多法院、检察院也入驻了抖音,一度出现了身着制服的法官跳集体舞的视频。这种娱乐性很强的表现手法与日常法官庄重严肃的形象显得格格不入。喻国明指出,不是说法官、检察官不可以上抖音,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他说,用娱乐的方式讲严肃的道理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像演说家、奇葩说这样的栏目。而且抖音上并不是只有千奇百怪的事情,也可以有机智的、严肃的内容。比如一些城市宣传片、征兵广告,画面唯美、传递很高大上的主题。但是在没有设计的情况下,靠不懂新媒体传播的人去做,制作出来的新媒体作品就显得不伦不类。

喻国明建议,一个机构,比如说法院、检察院,想在抖音上展示形象,做主流宣传,不能只靠朴素的经验,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指导,要进行市场研究,了解自身可作为空间,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一哄而上,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简单的模仿是很难成功的。另外,法院、检察院要依靠信息的不可替代性来做安身立命之本,因为不可替代的信息在新媒体时代是稀缺品。

报纸与新媒体犹如手和脚

有这样一句话“新媒体只负责貌美如花,却让报纸来养家”,形象地描述了当前纸媒与新媒体的现状。

许多家报社办新媒体是好看不挣钱,报社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靠报纸发行。喻国明认为,保有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优势,传统媒体的内容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传播中断、传播失灵上。报纸本身的价值实际是被低估了。比如说,一条消息,刊发在今日头条上与刊发在报纸的头条上,其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受众更相信报纸上的消息。

喻国明表示,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要有分工。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触达到社会各个层面上有其优势,但是很多内容在报纸上做更有价值。比如党政部门的领导,会更看重报纸上的内容。所以说,报纸与新媒体要明确各自的服务对象,明确自己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报纸主要服务对象是机构,新媒体主要服务对象是老百姓。报纸有很多新媒体不可取代的优势,这点要发扬光大。报纸与新媒体就像手和脚,手有手的功能,脚有脚的功能,分工协作,才能动作协调,如果手脚并用,那就变成“爬”,不仅干不成事,速度也慢下来。

猜你喜欢

报纸传统媒体媒介
报纸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