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苏州地区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校服优化设计

2019-02-27朱信蓂吴志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归属感校服生理

朱信蓂,吴志明



基于苏州地区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校服优化设计

朱信蓂,吴志明*

(江南大学 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122)

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研究初中阶段中学生对现有校服的认知和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款式、色彩、细节设计等角度探讨中学生校服的优化设计要点。指出中学生校服设计应以中学生生理、心理及活动特征为基点,款式应适度宽松、舒适,合理引导性别认知;色彩要自然、协调;工艺手法要简单、牢固;装饰手法要有时尚性,能引导审美追求,以适应中学生生长发育以及活动需要。

中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校服优化设计

校服是贯穿学生整个学生时代的主要服装,对学生的性格及审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展示中国新生代风貌的窗口之一,校服一直为社会所关注。相关研究人员对校服的优化设计、教育功能、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杨雨轩结合对北京四中的校服问卷调查,在分析校服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而得出校园文化发展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体现出校服重要的导向价值[1];王红和崔荣荣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无锡市地区的小学为例,调研小学生、家长及老师对目前校服的看法和意愿,进而在校服的款式、色彩、面料三个方面对小学生校服进行了优化设计[2];姜蕾采取深度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北京市的十余所中小学的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人群的调研,得出他们对校服类别、颜色、面料、价格等方面的期望[3]。但上述研究人员均未对中学生的生理,尤其是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关于结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校服设计还较为落后,现有的中学生校服设计不能很好地满足其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因此,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于现代中学生需要的校服成为当务之急。

一、问卷设计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苏州地区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中学生对现有校服的满意度以及对理想校服的期待等对校服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深度访谈与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州市的60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研,调查问卷是在深度访谈结果与二手资料整理汇总的基础上,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制成[3]。

问卷主要调查两个内容:学生对现有校服的满意度以及穿着现在校服的心理感受,包括幸福感、归属感与校服带来的美感等方面;中学生对校服各方面的期望与需求,是否希望校服区分男女差异等。

本次调研针对苏州地区的中学层次差异,选取了四所公立初中和两所私立初中,共发放问卷600份,平均分配到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共计收回有效问卷592份,回收率达98.7%。在被调查的学生总数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其中两所私立学校跟两所省重点公立学校的学生穿着校服的频率最高,要求每天穿着;另两所普通公立学校是要求是每周一及有重大活动时穿着。

二、问卷分析

(一) 对现有校服的满意度

(1)校服带来的归属感

青春期的中学生除了家庭群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学校这个群体,对于学校群体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十分需要归属感,个体的融入度与群体的归属感能够为帮助能够使中学生获得安全感[4]。校服的出现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减轻青春期的心理压力,如图1所示,54%的学生认为穿着校服时能够获得归属感。因为统一的校服式样能够让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找到归属感与统一感从而削弱或者转移对自身过度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对于学生获得群体归属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5]。

图1 学生对现有校服是否能带来归属感的评价

图2 学生对穿着校服是否会失去个性的评价

(2)校服带来的美感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66%的学生认为穿着校服可以降低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减少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帮助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减少攀比心理的滋生。69%的同学认为穿着校服可以不用考虑服装搭配,节省了很多时间,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专心在学习上。还有51%的同学认为穿着校服更加方便体育运动。仅有12%的学生选择了穿着校服没什么好处的这个选项,说明大家对穿着校服还是很认可的。而选择没什么好处的这些学生中有63%为初三学生,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初三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初一初二学生更强。在对于穿着校服是否会失去个性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图2示)。在访问中也了解到,学生们认为他们的个性不会因为统一的校服而弱化,相反的,学生们认为他们的个性反而会在同一的着装下更加凸显。

(3)学生穿着校服的主动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于自我着装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与审美,由初一到初三选择不会自愿穿着校服的比例显著升高,同时会自愿穿着校服的学生的比例也呈递减趋势(图3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感和成人感,到了初三阶段已经有了较强的自认识[6],对自身的体貌显得更为关注,同时渴望接触新鲜事物,这时的他们在不是学校要求穿着校服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穿着自己的服装。但同时他们也表示,如果校服能够再时尚大方一些,他们会选择愿意主动穿着校服的,如图4所示。

图3 学生是否会自愿穿着校服的趋势图

图4 对符合期待的校服是否会自愿穿着的统计

(二) 对校服的期望与需求

(1)喜爱的校服风格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如图5所示,58%男生和47%的女生喜爱运动休闲类风格的校服;男女各有28%的学生喜爱英伦风格的校服;而对于日韩风格的校服,女生明显比男生更偏爱一些。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变化,他们的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经历着一个分化、矛盾、统一与转化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学生将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他们开始关注和了解自己,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也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体貌进行思考和评价[7]。这一时期的男生比女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力量等来表现自我,通过体育运动来获得他人的肯定。

从年级的差异性上来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爱运动休闲的女生逐渐减少,而喜爱日韩风格的逐渐增多(图6示)。有些学生还特地指出“希望校服能够搭配帽子、鞋子和其他配饰等,在穿着时可以减少搭配的时间,同时更好地体现整齐划一的着装需求”。

图5 不同性别的学生喜爱的校服风格的对比图

图6 不同年级的学生喜爱的校服风格的对比

(2)喜欢的校服颜色

校服的色彩也是构成校服的重要元素之一,学生们对于校服颜色的喜好上比较趋向一致。如图7所示,学生们喜爱的校服颜色以中性色彩为主,占总数的64%;而鲜艳颜色与灰色调所占的比重相同,各占到总数的18%。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中喜爱鲜艳色彩的比例(31%)明显高于女生(11%),如图8所示。

图7 学生喜爱的校服色彩的统计图

图8 不同性别的学生喜爱的校服色彩的对比

(3)喜爱的校服款式

对于喜爱的校服款式,64%的学生选择了“既有合体的,也有宽松的”(图9示)。学生们在体育锻炼时需要穿着方便运动的宽松校服,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制式校服的美观与规范,认为有必要在不同场合穿着不同的校服。有些学生还特别指出,“希望校服能够涵盖春夏秋冬各季节的穿着;尤其夏天天气炎热,希望可以有至少两套的夏季校服供换洗”,“现在的校服又肥又大,穿上去拖沓臃肿,希望能订购合体的校服使我们穿上去有精气神”,可见大家对于校服抱有很高的期待。现在的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学生们对于校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再喜欢像以前一样一年四季只有一套大大的面包服。通过实际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79%的学生希望校服有三套及以上,含合体西装类和宽松运动类(图10示)。

(4)对校服性别表达的期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一性征成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时期。从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由于年级差异以及男女生性别差异所导致的结果不同。如图11所示,超过半数的学生是希望校服能够区分男女差异的,并且年级越高,对校服能够区分男女差异的期待人数越多,到了初三阶段,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对自己的第二性征也不再像初一时那样迷茫娇羞,因此想要区分男女差异的人数有所增加。

图9 学生喜爱的校服款式的统计图

图10 学生希望校服有多少套的统计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第二性征的变化深深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在周围群体中的地位的自我评价。对于心智发育未完全的青春期学生来说,不恰当的服装会使他们形成严重的挫败感,并挫伤他们内心积极向上自我发展的动机[5]。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其第二性征的变化,如“乳房突出”,相比男生的“喉结变大”要明显的多,这也导致她们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更为复杂,表现在着装上是希望能够获得同伴的认同感,不被排异。她们比男生更加希望校服能够合理地区分男女差异,使她们表现出朝气阳光的独属于青春期少女的自然美,更好地培育人际交往能力(图12示)。因此作为校服的设计者,要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平衡校服的统一形象与男女差异之间的设计方法,使学生们身心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图11 不同年级学生希望校服能区分男女差异的对比图

图12 不同性别学生希望校服能区分男女差异的对比

(三) 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1)中学生生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生理上正经历着第二性征的迅速变化,青春期女生形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乳房的突出,腰线日益明显,胯部变宽,臀部脂肪囤积等;男生的变化相对没有那么明显,主要体现为喉结变大,肩部变宽等。这些第二性征的变化使很多中学生感到焦虑,他们还没有对此做好心理准备,尤其是与周围的同龄群体相比,过早或过晚地发育都会对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2)中学生心理特点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征兆是情绪不稳定和缺乏安全感,主要是由于自身对自我的认知与现实反馈间的差距导致的。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归属感的调研,可以看出青春期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没有完全独立,对学校群体的依赖性较大,他们渴望融入班集体中,从中获得归属感及安全感。从学生对性别表达期待度的调研结果来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他们的心理会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变化而动荡不安。这时的他们学会了与同伴进行社会性比较,交友的方式发生着变化,自我意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自我外观形象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青春期阶段是最容易因为自己的着装比他人差而感到沮丧与压抑的时段。时尚大方的校服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自我外观评价,减轻中学生因着装差异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找到归属感与安全感,帮助他们减轻社交焦虑,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态心理平衡感[8]。

三、校服的优化设计

(一) 体现青春美的款式和色彩设计

(1)款式设计。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别人能够肯定自己的着装。青春期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体各项机能的活跃度也很高,身体的灵活度、爆发力等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活动量很大。因此在进行校服设计时,应着重注意表现青春期学生的肢体美感,款式上应适度宽松、舒适,以简洁大方为主。

(2)色彩设计。青春期学生的美是自然的、质朴的、未经粉饰的青春美,他们对这种美的追求心理对校服设计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校服配色上,应以表达自然、活泼的色彩为主;同时可以通过设计搭配运动织带,拼接少量镭射面料等时尚元素,更好地展现中学生的朝气蓬勃与青春活力。

(二) 合理引导性别认知的细节设计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第二性征的发育,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自己的生理变化上,心理也会随之动荡不安,对其学业以及人际交往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校服作为他们日常穿着的服装,要肩负起呵护青春期中学生身体发育的责任,在进行中学生的校服设计时,适当地转移学生对第二性征的关注度,合理引导性别认知,减轻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愉快地度过青春期[5]。

图13 校服优化设计方案

在校服的优化设计上,可通过细节变化来体现性别的差异化。如考虑到男生发育过程中的喉结变大,我们可以适当降低领部结构;而在女生的校服设计中,应加大对领部造型的设计力度以转移对胸部的注意力,减轻女中学生对胸部发育时的心理压力,同时可以在视觉设计上适当体现腰部线条,展现女生的温柔甜美;在进行下装设计时要注意宽松适体,不能过于紧绷,如男生的休闲裤、女生的百褶裙或A字裙等。综合校服简洁宽松的款式、自然活泼的色彩以及引导性别认知的细节变化等,我进行了如图13的系列设计,此系列校服在保证整齐划一的基础上,适当地区分了男女差异化,包含男女合体西装类制服、夏季运动装和秋冬运动装各一套,较好地满足了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在对中学进行走访时发现,有些中学生由于受网络电视的影响及对成人行为的模仿,盲目地追求成人的性感文化,有些女生甚至穿着高跟鞋搭配校服,这种不合时宜的服装搭配也提醒了校服设计师们,在进行校服设计时还应加大对相应配饰的关注度,如统一的鞋子搭配可以合理地规避不良性文化的干扰,更好地保证校服的完整性。

(三)增强归属感的标识性设计

校标是彰显学校特色、识别学校名称的图形化标志。一个具有典型学校识别性并且能够彰显学校理念的校标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们对学校的向心力与归属感。作为校服设计师,在设计校标时,要深入校园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文化,针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结合校园环境的整体色调,设计出具有高识别性的学校标识。其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刺绣、印花等工艺,简单、牢固;为了学生们的安全考虑,要尽量避免使用别针的方法。同时还要考虑校服标识的设计位置,一般以左胸前为佳。精致醒目的标识不但能够提高校服质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四、结论

通过此次大范围一手资料的收集,其结果显示校服的存在有着很多的积极意义,它不仅仅是学生时代的一套服装,还被赋予了荣誉和精神内涵。

文章通过对苏州市中学生的校服调研分析,探讨了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因素对校服设计的影响,指出校服设计不仅要结合校园文化,还要关注中学生的第二性征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及心理需求,创新性地从合理引导性别认知、增强归属感以及表达青春美三个角度优化了现代中学生校服设计。希望文章能为校服设计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使之设计出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校服。

[1] 杨雨轩.中国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1.

[2] 王红,崔荣荣.基于无锡地区的小学生校服设计的调研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40(5):49-51.

[3] 姜蕾.什么样的校服更受青睐——北京市中小学生校服调研分析[J].中国制衣,2011,(9):72-75.

[4] 王博洋,侯东昱.让中国校服更舒适更漂亮——基于对河北省中学生校服使用现状的大样本调研与分析[J].中小学管理,2017,(4):45-47.

[5] 贾莹.基于青春期心理分析的中学生校服设计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

[6] 侯静.中学生情感需要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48-156.

[7] 聂衍刚.青少年自我意识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8] 范楠楠,袁锦贵.被忽视的重要教育议题:校服的多重教育功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6):64-70.

[9] 约翰·肖内西,尤金·泽克迈斯特,珍妮·泽克迈斯特.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The Optimal Design of School Uniforms based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uzhou

ZHU Xin-ming, WU Zhi-m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Knitt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gnitiv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uniform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rough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school uniforms optimizatio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yle, color and detail desig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of school uniform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the style should be moderately loose and comfortable, and the gender recognition should be reasonably guided. Color should be natural and harmonious. The technique should be simple and firm. Adornment gimmick should be fashionable, and can guide aesthetic pursuit, in order to suit the grow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 and activity dem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chool uniform optimization design

吴志明(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针织服装设计.

国家轻工技术与工程一流学科自主课题(2018-28).

TS941.732

A

2095-414X(2019)01-0043-06

猜你喜欢

归属感校服生理
我的校服我做主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锐角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记忆深处的校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