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初中物理课外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02-26杨政泽
杨政泽
【摘要】初中物理课外实验必须转变“行走方式”: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自主实践;少一些传统守旧,多一些现代技术;少一些固守文本,多一些灵活拓展。如此,或能打造一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实验新时空。
【关键词】课外实验 创新能力 自主实践
一、从整齐划一到自主实践
毋庸置疑,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磁现象》一课的实验特别多,比如,很多教师就喜欢在课堂上当众进行“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又简单又有趣。然而,无论多么有趣的实验,如果总是在一种严丝合縫的统一活动中进行,总是在一种整齐划一中向前挺进,那么,学生都免不了无精打采,甚至昏昏欲睡。因为在这样的“大合唱”中,孩子们只是看客,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边缘人”。如此,何谈孩子们创新意识的激发?又何谈孩子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于是,放权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自主实验就显得很有必要:除了“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实验,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磁现象?事实证明,当教师放权以后,孩子们的创意多多:如将磁铁和回形针固定在铁架台,调节距离回形针就能悬浮在空中;利用报废的滑动变阻器当底座和轨道,做“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实验;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看看它的两端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实践证明,自主中蕴含着创新的可能,自主中可以唤醒创新意识,自主中可以锻造创新能力。
二、由自制材料到“玩转技术”
尽管上文反复强调初中物理课外实验中要注重自主,包括自制实验材料,但自制的同时也少不了现代化技术的保驾护航。毕竟自制的材料不可避免地带有粗糙、原始、落后等特点。于是,“玩转信息技术”介入到初中物理课外实验中就成为应有之义。的确,借助诸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学习模块等工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激发学生创造创新的决心,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活泼泼的自由之光、思维之光和创新之光,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比如,学完“电路知识”之后,课堂上,肯定没有时间或机会去进行楼道自动控制电路展示,可以到实验室设计楼道自动控制电路或利用计算机动画演示。,在课内电脑展示那只是一件好看的“装饰品”。而在课外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把创意真正变成现实。如此,就不仅仅是“装饰品”,而是一件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完美的作品。
这其中的“玩转信息技术”离不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的确,创意创新创造其实诞生于兴趣之中,而兴趣与“玩转”二字密不可分。物理实验因“玩转”而充满乐趣,世界将因“玩”而改变。将初中课外实验和玩转信息技术糅合起来,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创新意义,对于乏味、陈旧、传统的初中课外实验是一个有力的挑战。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勇敢面对这一挑战,并以此让学生在玩转技术的“密林”中得到多重滋养和锻造。
三、由固守文本到灵活拓展
仅仅多一些自主实验是不够的,仅仅多一些“玩转技术”也是不够的。初中物理课外实验不能仅仅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更应在一个更大的场域内进行有意义的、灵活的、更深层次的拓展,与自然对话,与物理本质对话,与物理精神对话,正所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以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探究:
1.课外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引领学生在课外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塑料管、纸团和橡皮塞制成的活塞自制弹射器。互相比一比,试试推进活塞,比比看谁能把纸团弹射得最远,并解释其中的原理和蕴含的科学道理。
3.自制材料,自行制定方案,设计牲畜自动饮水机。
可以看出,“1”与原有文本紧密相连,“2”已经过渡到更深的应用,而“3”则完全是更大的放权和更远的拓展应用。这样的实验拓展,不仅仅是理论的认知阶段,更过渡到实践应用阶段;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由此及彼,更是实践中的举一反三;不仅仅是实验现象上的螺旋上升,也是到思维方法上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当然,在这样的由此及彼中,课内扎实知识的掌握不可或缺,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不可或缺,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激发更是不可或缺。
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有意无意地助推。教师应该扮演多种角色:一个大胆的“放权者”——包括实验操作权、材料制作权、反馈修正权等等都应给与学生;一个高效的“遥控者”——通过短信、QQ群、微信群、校讯通等交流平台遥控指导实验的细节和重点;一个积极的“鼓励者”——时刻给予那些因为实验材料不当而失败的学生以信心、以勇气、以动力,如此,或能打造一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实验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孙洁.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角色[J].甘肃教育,2017,(18) :83.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130《农村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实践与创新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