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容教学法的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9-02-26杨梅如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需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以内容教学法为指导,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外语+专业”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兴趣和建立终身学习力,形成系统科学的学习模式,并不断打破旧式思维、敢于挑战和突破常规,从而达到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内容教学法;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杨梅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基于内容教学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SKL-2018-1521)的阶段性成果。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8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民办高校英语分级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JGYB34)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非英语专业,包括史、地、医、建筑、航空、材料、会计等,这些专业涉及到国家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各方面,仅学好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个人较好的职业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在国家新时代发展时期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国家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既懂专业,能在专业领域有所贡献和建树;又懂英语,能够在国家对外交流中展现专业成果、吸纳先进专业技术,能够有效建立国家国际形象,是对新时期“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基本需求;而创新能力则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是国际竞争和发展的重要砝码。

文秋芳早在2002年就提出创新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即必须要有动力去发现问题,并能够利用现有条件和工具解决问题,还能够有举一反三扩大、增长学习力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跟成长、学习环境有很大关系;创新能力可以进行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延伸拓展性,一门课程中建立起来的创新能力能够移架到其它课程当中,并能够发展成为终身学习能力,贯穿人的一生。创新能力在英语课堂当中,主要体现为是否具有自我学习的兴趣,自我发现问题的动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笔者对中原地区一民办本科高校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发现并归纳出了以下问题。

1.缺乏英语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英语学习的根本动力。而兴趣的起源来自于对目标的清晰规划并执着于目标的实现。在调查问卷中,48.32%的学生表示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并不十分明确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高达50.65%的学生表示不知如何按照目标来清晰规划英语学习,45.2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投入一般,但是却有高达79.84%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必要条件,更有99.23%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自己将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此外,在课堂预习复习方面,鲜有学生能够做到。以听说课为例,仅有33.59%的学生表示课前会预习题目,22.23%的学生会查阅资料,而高达77.78%的学生表示课下不会进行复听。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足,考入大学后就失去奋斗目标,松懈了自我要求,不擅规划,对语言学习缺乏时间投入,自主学习能力弱。这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之初要进行导向性教学,在没有升学但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加强英语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认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建立国际化视野的信心。

2.缺乏系统科学的英语学习路径。二语习得涉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科学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掌握这些技能。调查问卷中,95.61%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高中有显著不同,需要由被动吸收转换为主动学习。在英语学习科学性方面,不少学生没有查漏补缺、加强短板技能培养、平衡发展各项语言技能的意识。以读写课为例,超过一半(56.58%)的学生倾向于阅读,这是高中培养起来的强项,而写作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还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除了学习内容没有侧重点来均衡发展语言技能外,英语学习还缺乏系统性。以读写课为例,仅有38.76%的学生明确表示会预习,48.06%的学生能在无干扰的环境中完成预习;在预习内容方面,大部分学生(68.47%)停留在词汇、语法这些基础内容上,还没有深入文化、历史等有助于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探索性学习方面;而查阅资料的方式却有高达71.06%的学生主要借助于词典APP,更有高达87.85%的学生不清楚国外英文及科研网站。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深入且多元化学习内容,语言技能是基础和关键,而语言文化能力则是高质量外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探索与求知欲,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创新能力。

3.深受传统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传统旧思维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陈旧教学模式上,也体现在面子文化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调查问卷中94.84%的学生表示在中学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单独的听说课,45.2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平均分配听和说的时间,以同时提高听说这两项技能。在口语表达方面,36.43%的同学会积极主动表达,有40.31%的学生明确表示即使有观点也因害怕口語不好而选择不开口、不表达,29.2%的学生表示因为害怕观点肤浅不想表达。

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语言输出方面没有较强动力和表达意愿,这一方面跟中国的基础教育特性有关,这一阶段对英语的口语输出培养不够,很多学生没有扎实的口音和口语基础,这导致他们在口语输出的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国内缺乏国际化环境,缺乏机会去体会英语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仅有的课堂交际环境下,因为学生没有较好习得口语技能,再加上中国独有的面子文化等,形成了学生想表达却羞于表达的现象。英语学习需要在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打破常规,敢于突破传统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过程。内容教学法就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首位,以内容为依托,将语言和学科结合起来,并提倡学习原版资料,以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教学法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将语言和学科结合起来,并将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而不是单纯地将语言作为学习的目的。内容教学法就是一种将语言指导和学科指导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它指出,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就是把语言放到学科中而不是孤立地去学习。内容教学法与传统外语教学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倡导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教育学家意识到,学生要想成功完成一项学术任务,必须同时兼备语言能力(词汇、语法等)和内容应用情境能力。它提倡以教師指引为基础,学生积极参与为核心,依靠某一主题内容的文本自然习得语言及情境中的语言并进行恰当应用。它有四个主要特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新信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Leaver & Stryker,1989)。这使得学生在课前会小组合作就某一主题进行大量原版真实资料的查阅与辩证思考,课中进行主题相关内容的讨论与辩证思维拓展,课后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对这一主题的系统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多方位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能力、科研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基于内容教学法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1.培养兴趣,建立终身学习能力。内容教学法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内容呈现、辩论、思考、问题解答,这些课堂活动的顺利实施包括前期的知识搜集、筛选分类、问题预见、解决路径等,它不仅培养学生对知识质量的思辨性把控,还通过与小组讨论等展现合作能力、体现自身对知识的开放性吸纳,有助于学习成果的创新。这对课堂上语言使用时自信的培养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焦虑,而形成的这种学习模式也对日后职业自信的获得大有裨益。同时,选取不同内容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新鲜感,而不再是应试教育下不断重复的语言点,由此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学习力长期的建设。这在日后的工作中,学习者更容易把知识转化为价值。内容教学法的哲理“在于使学生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走出课堂也能继续学习的人”(戴庆宁、吕晔,2004)。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并根据学生水平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在运用内容教学法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建立合理的考评方式帮助学生评估技能短板,并提供相应解决策略;在语言技能作为工具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科研能力提升方面,要做好科研引导,渗透国内外优质英文网站及学术路径,利用优良APP辅助教学;鼓励不同观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

2.建立系统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内容教学法摆脱了传统的词汇、语法、句型的英语教学方式,不直接讲基础语言技能,而是依托内容,通过对某一主题的学前准备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课堂交流和活动展示的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并在聆听的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的同时锻炼听力,最后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锻炼写作能力。这种三维的课前课中课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流程教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在课前准备、课中交流、课后总结的科学学习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需要小组合作实现对一个主题的初步认知、广度辐射、深度解析,并在其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培养创新能力。

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需要行动力。在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进行广泛阅读、练习听力并进行辩证性思考。阅读材料扩展至英语辩论、英语戏剧、英文报纸杂志、英语电视和广播节目、世界名校公开课,短小精悍TED演讲、各种学术会议的网络实录资源等。在各级别语言技能和专业比赛的过程中快速提升自我,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海外项目的交流活动中爆发式学习。思想的开拓与进取、新鲜元素的接触与融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突破旧思维,敢于尝试、探索与创新。内容教学法要求学生就某个主题课前个人大量阅读、小组深入讨论,课中详尽阐释、接受质疑、思辨解答,课后进行系统总结、公开汇报。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小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交际的环境中,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和基础教育阶段哑巴英语带来的挫败感慢慢得到解决,在冲破旧思维的同时,打开了新视界,集思广益讨论后深度观点的自由自信表达,不仅培养起语言应用的得心应手,也开始驾驭语言对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挑战性尝试,不停探索,并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小觑,并需要建立评估机制、奖惩机制激励学生进行语言自然习得、文化素养提高和国际学术视野开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新时期的核心竞争力。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以内容教学法为指导,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和终身学习力;利用内容教学法的四个特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科学系统的学习模式,并打破传统英语教育和面子阻碍,尝试、探索、突破旧思维,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广泛迁移。

参考文献:

[1]Leaver,B.&Stryker; S.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3).

[2]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 (4).

[3]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4]邢纪红,龚惠群.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7(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德国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