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 在一线为改革呐喊
2019-02-26王中鸿
王中鸿
李锦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个很有名的人物。邓小平夸奖他“有发言权!”不少人疑问,这个学者与改革初期的青年记者楷模李锦是同名同姓,还是就是那一个李锦?
如果是同一个人,那这40年的路他是怎么走過来的?他何以历经40年沧桑而一直保持强大的声音而不知疲倦,不知道自己已经变老?
见证农村改革的模范记者
见到这位当年的青年记者楷模时,他回答记者的问询说:“与我同名的有4700多人,你说的共青团十一大代表就是李锦,现在天天在媒体上发言的也是我。”李锦用一口依然带有浓重苏北乡音的普通话,缓缓地从40年前讲起了他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出生于1952年的李锦是江苏盐城人,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西藏分社副社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与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他现在还兼任8所大学教授。
李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在明洪武年间在苏州被“阊门赶散”迁涉到盐城西部的建湖李家庄,1936年又迁涉到东部射阳的兴桥。母亲及上三代都当过私塾教师,父亲从1946年起当农会主任起长期在基层当村干部,后期在基层供销社工作。祖辈以读书上进与多做善事为家风,使得李锦从小嗜书如命,少时亦喜写作。1970年参军后当饲养员50天就写出34篇评论。这为他终生写作打下了基础。
他的家乡是出名记者、名评论员的地方。胡乔木、乔冠华、戈公振、周巍峙、戴煌等都是他景仰的故乡新闻前辈。李锦是1976年当新华社记者的,那年是24岁。早期是摄影记者,文字图片两栖,中期是理论新闻兼顾,后期以互联网为工具形成国企的社会舆论中心。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随后推广到全国。李锦是这些重要现象的发现者与传播者。他到山东聊城农民种棉花多的地方,蹬着自行车,在自行车的龙头上挂着算盘,到村里帮老百姓算账,算出来是“10239元”。新华社发了传真照片,全世界都知道了“万元户”。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多次提供全国第一次报道,调查和报道30多个不同类型“承包到户”的典型,这些典型多是当时媒体报道最早最多的。从1978年10月报纸开始恢复个人署名后,到1984年10月全国首次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时,《人民日报》采用李锦的照片与文章99幅(篇)。
李锦曾被人批是资本主义吹鼓手,报道也被调查过,承受很大压力。后来以家庭联产经营为标志的农村改革的思路为党中央所确认。从1980年始,鲁西北农村六个县来信表扬,称赞李锦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新华社、中直机关党委、团中央与山东省委都组织学习李锦活动。1982年,他出席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31日下午3时,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里接见了团代表。团中央从中央委员中特地挑选了包括10多人专门向首长汇报情况,李锦是其中唯一的一位记者代表。
当团中央领导向邓小平介绍李锦是记者的代表时,邓小平说“你是记者的代表,农村怎么样?”李锦从农民吃肉、住房汇报起。用鲁西北农民“粮满仓,油满缸,穿新衣,盖新房,腰包票子鼓囊囊,光棍汉子娶新娘,农村一片喜洋洋”的说法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一直专注地听着,最后脸露笑容说:“你有发言权!”
后来这一段被记录在大型文献电视片《邓小平》第八集“新的革命”里,这一段介绍有两分钟。在邓小平去世前后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家喻户晓。
40年五次转型
李锦最早是农村摄影报道出名的,以调查研究闻名,后来搞起文字报道也很出色。从上世纪90年代搞理论研究,从农村到城市,从政治到民族,退休后成为互联网大咖。他的转换太快太多,但是有一点不变的是,他这40年,总是在一线为改革呐喊,从来没有懈怠过、停止过。
第一次转折,从优秀摄影记者转变为优秀文字记者,成为文图并茂的新型记者。李锦调查和报道30多个“承包到户”的典型,“万元户”是其中的代表。改革初期,他骑自行车调查聊城、德州七八个县。在骑自行车路上也被商河派出所当成假记者扣留过,但是在这个过程了解农民走进流通渠道收购羊肉的事情,在农家炕头上写出调查。李锦是把理论见解通过案例来体现,引起党中央主要领导思考。农村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他觉得摄影受局限,难以表达深邃的思想。从此,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文字写作上,他写的通讯《新春佳节夸支部》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新闻一等奖。到1982年,获得三个“全国好新闻”、四个“新华社一等好稿奖”。
第二次转折,由抢新闻到蹲点调研,形成每年都在一个地方蹲点50天左右的“李锦模式”。怎样获得更多的发言权,李锦以深入群众蹲点调研的过硬功夫,争取发言权,以总结经验、写调查报告方式,供中央决策参考。1989年,“九间棚”与“沂蒙精神”的调研是李锦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当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社会思想比较混乱,李锦背着一书包书来到了地处沂蒙山区的九间棚村蹲点调研。这里四面都是悬崖峭壁,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村民生活困顿。李锦白天或串门或泡在田地里,有时帮老乡干活,边干边聊,每天吃地瓜就咸菜、喝小米粥,晚上点着煤油灯写稿和读书。找到这里党和群众关系严重动摇、而又重新建立信任的“大洼风波”,挖掘出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化解风波摆脱困境的过程,写出“九个共产党员九根擎天柱”的调查,提出“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入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路。用九间棚这根“银针”来扎中国社会发展疾病的“穴位”。“九间棚”成为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之后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典型。
第三次转折:由记者到学者转型,李锦的发言转向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舆论兴起。然而对于要不要走市场经济仍在争论,市场经济道路该如何走,具体措施并不明确,建立的方向也是不很明确,当时并无先例,没有现成的典型。李锦来到了青岛双星集团蹲点,一下子住了42天,总结出市场经济的模型。在1992年7月31日、8月1日,新华社动态清样发表4期内部报道,分别以《背水决战,八年杀出一条生路》为题,系统地介绍了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开拓市场经济道路的经验。中央领导认为,这个总结是以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及时说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与《工人日报》均刊登了调查报告《开拓市场经济的道路》,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4年后,李锦专注改革理论研究。从第一个万元户的发现到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从信贷危机上书到联通混改,李锦在40年间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出版了《大转折的瞬间》《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实体经济99评》《新时代国企改革策》等专著,为改革鼓与呼。其中,1998年写出沂蒙山区整体脱贫的理论文章,为《人民日报》采用,被评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第四次转折,由体制内名家到互联网大咖,为破解国家难题而提对策。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他在网上发了“万元户的发现”,上万人点击。从此,李锦开设博客、微博、微信,一发而不可收。
第五次转折,由政策研究到国企舆论旗手,形成更大的舆论场。国企改革是近年来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改革。他连续8年解读国家国企改革政策与新闻。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当天,有五家媒体发表对李锦的专访。到了2010年后做国企经济研究,每个关键时刻李锦都在第一时间发文章,对媒体解读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方面的文件就有40多个。
互联网时代的新生
把李锦的人生故事串起来,便能看出改革开放40年经济改革全过程。他注意四大规律的把握:体制上在江湖上干庙堂的事,内容上在学问界回答实践中的问题,方法上把过去学到的本事用现在的互联网来发挥,方式上在新闻与理论的结合处进行发挥。其实是一种交界处集成创新,发挥长处而已。在退休后,他以互联网的方法形成突破,以互联网的思维形成旺盛的业务活力,形成一个人的“观点通讯社”。互联网是改革开放给他的恩赐,使他新闻生命进入二度青春。
李锦曾经痛苦过。其实不是退休,而是年龄到了,不能再写稿,没有发表的机会。而互联网的文章与传统体制内文章是两种风格。有一种倒逼的力量,把他推向互联网思维,他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李锦说自己就象老鹰脱毛获得新生。以鹰的坚强开始互联网上的舆论生命。因为互联网是平等参与的,按照体制口径写的文章,老百姓是决然不肯点击的,需要说出独立主见而且是真知灼见。由此李锦经历了类似老鹰脱毛再生的痛苦经历,为适应互联网文风大变。李锦是一个人干,没有助手,打字靠自己“一指禅”,很慢,文字常常来不及再看一遍,甚至连错别字也来不及订正,不像人家有一个团队、甚至一个财团做后盾,他坚持下来了。从2011年当《中国企业报》总编辑开始,他开始吸收标题党的长处,适应互联网写法,后来越写越多。李锦的命运被互联网改变,但无论媒体变局多么剧烈、传播介质如何进化,人们总是需要優质稀缺的信息、深刻独到的观点和破解难题的思路。李锦把过去学到的本事用现在的互联网来发挥,在新闻实践与改革理论的结合处进行集成创新。
2016年李锦写了360篇国企改革评论,每天一篇,哪怕是过年也不停下手中的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这些文章中,多是在深夜零点后发出的。他的微信群,就像一座思想发射塔,每天深夜发射出观点,引导国企改革的舆论方向。
李锦已经退休6年多了,生活简朴,平常每天在电脑前16个小时,睡觉7个小时,三顿饭加在一起只用一个小时。他总是孤独地坚守在电脑前,总是像哨兵站在大海的礁石顶上时刻张望。从1978年一直干到现在,很多人都劝他好好休息。在党的十九大后,不到一年时间,他出版《国企改革策》《中国力量》《中国农村的40个春节》《见证中国改革40年》等4本著作,清一色是改革方面的书。他说,自己只是想干活,站着比坐着更有想法,跑着比站着更有力量,干活比活着更有意思。
“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到底图什么?”面对记者的回答,李锦说,为改革呼声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何况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的。然而正因为丢掉这些,胆气就特别壮。他的人生价值追求定位是“历史趋势的发现力、国家难题的破解力、社会进步的引领力”。现在,李锦确实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着、比写文章更快活的事了。
李锦说自己是为改革而生的人了,已经心无旁骛。尽管人正在变老,但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心潮总是为改革激荡不已,还想为国家做事,为改革立心,也是自己愿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