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哪些智库在“紧盯”朝鲜

2019-02-26胡泽曦张倍鑫

环球时报 2019-02-26
关键词:美朝半岛智库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胡泽曦 本报记者 张倍鑫

随着第二次“金特会”进入倒计时,华盛顿智库圈的朝鲜问题讨论会明显增多,知名朝鲜问题专家纷纷通过媒体发表看法。仅上周,就有美国外交学会举行的“未来美朝关系”研讨会和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越南‘特金会的前景”研讨会。华盛顿地区聚集着近400家智库,近年来,随着半岛问题越来越“热”,一批美国智库及学者逐渐为外界所关注。为竞争影响力,他们“紧盯”朝鲜,经常举办研讨会或发布研究报告,其中不乏一些出格做法。

两份“导弹报告”背后

上月18日,在美国白宫宣布2月底举行第二次“特金会”的消息后,半岛问题迅速成为关注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连着两天表达对这场会晤的期待。然而,他的话音刚落,CSIS就发表报告称,朝鲜打算在美朝核谈中继续隐瞒没申报的导弹基地。

很多人还记得,去年11月,在美朝进行谈判之际,也是这家智库发布报告,称朝鲜至少有13个未申报的导弹基地。“这些基地并未冻结……大家担心特朗普会接受一个糟糕的协议”,CSIS朝鲜项目负责人车维德称。

两份报告都引起轩然大波,有美国媒体甚至称“第二次美朝首脑会晤可能会受到干扰”。尤其是去年那份报告,特朗普亲自回应,驳斥其为“假新闻”。

为什么总是CSIS?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俊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CSIS是美国研究半岛问题最权威的机构之一,无论是老资格的车维德,还是中青代的苏米·特瑞、年轻一代的丽莎·柯林斯,或者从事战略研究的葛来仪,该机构的半岛研究学者都堪称佼佼者。“这家智库偏保守,像车维德一直对朝鲜持强烈批评观点,甚至有些偏激,而特朗普政府本身也是偏保守倾向的。”

据了解,CSIS有一个聚焦半岛事务的“BeyondParallel”项目,注重商业卫星图像对比分析,并广泛采用大数据、民意测验、口述史、交互图像等分析工具。王俊生认为,CSIS在关键时刻发布涉朝报告,这是智库在打造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引起政府及决策者重视。他提到,该智库对朝鲜盯得很紧,每当半岛有什么动向,都会第一时间在网站上介绍评论。

“北纬38度”是另一个媒体报道朝鲜问题时常援引的信息源。去年8月,即第一次“金特会”结束不久,在多名美高官接连批评朝鲜无核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北纬38度”网站公布卫星照片分析结果称,朝鲜宁边核能研究中心可能正在升级;11月,该网站刊登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局长西格尔的文章称,《纽约时报》对未经证实的内容(CSIS报告)进行夸张报道,混淆视听。

“北纬38度”是史汀生中心的一个项目,其口号是“对朝鲜内部及周边事物的知情分析”。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朝鲜问题关注者的分析聚合平台,撰稿人包括各国朝鲜问题研究专家,也有在不同领域同朝鲜打过交道的人。该项目官网嵌入朝鲜境内卫星数字地图服务,研究者长期通过卫星图片分析朝鲜动态。过去一年,该项目发布了朝鲜筹备建国70周年阅兵、拆除西海卫星发射场设施、拆除丰溪里核试验场等独家报告。

典型的“旋转门”

朝鲜问题是美国外交的“老大难”,因此也是华盛顿智库及学者的重点“关照”对象。1月中旬,《纽约时报》披露称,多年来,分析人士一直密切追踪朝鲜领导人对工厂、农场和军事单位的视察活动,从中识别朝方政策重点。由于朝媒隐瞒这些场所的位置及用途,只通过管理者的名字来辨别它们,所以这类追踪很有挑战性。加州明德大学朝鲜问题专家杰弗里·刘易斯和他的同事就在做这样的事,他们最近发布一份报告,确定了6座与朝鲜导弹计划有关工厂的坐标。

总的来看,美国的朝鲜问题专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数曾在政府内任职。像车维德曾担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六方会谈美方副代表,此前一度被特朗普政府提名为驻韩大使人选;史汀生中心的乔尔·威特长期在国务院工作,参与了1994年美朝《核框架协议》谈判工作,他是“北纬38度”网站创始人。美国和平研究所的弗兰克·奥姆曾任国防部朝鲜半岛事务高级顾问。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布鲁斯·克林纳是公认的半岛问题权威专家之一,他在中情局工作20年。有类似情报背景的人很多,比如布鲁金斯学会韩国研究主任朴正铉,他曾长期在中情局和美国全国情报委员会工作。

美国智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影响政府、政策,所以研究者在政府部门任过职非常重要,他们的研究有关注度也与此有关。记者日前采访“北纬38 度”项目执行主编詹妮·唐,她表示如果朝鲜拿出更为实质性的去核举措,美方可考虑积极推动半岛和平机制建设以及推动美朝外交关系转圜,例如开设联络处等。《华尔街日报》最近有关美朝设联络处的报道似乎印证了她的判断。

在王俊生看来,美国智库通过数个渠道影响政府,比如直接将材料递交政府;“ 前官员”型学者众多,由此形成的私人关系对决策者影响较大;政府部门往往有人员在相关智库工作,他访问的一家美国智库就给国防部留有两个名额,一个任期是两年。此外,华盛顿的智库常常把一线官员、经济企业界人士及相关国家的权威人士请来进行研讨,形成的“头脑风暴”通常都能为决策者知悉。

韩国人在推动?

据记者观察,美国智库圈朝鲜问题专家有相当一部分为韩裔,车维德等人即为代表。像美国外交学会的斯科特∙斯奈德,虽是白人却能说流利韩语;CSIS的年轻学者丽莎·柯林斯在韩国智库峨山政策研究院待过7年。

与此同时,大量朝鲜问题相关的研究项目和研讨会由韩国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例如,CSIS的“BeyondParallel”项目接受了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朝鲜半岛统一基金会等机构资助。记者最近参加威尔逊中心举办的“朝鲜半岛新时代的地缘政治影响”研讨会,该研讨会由现代汽车旗下基金会赞助。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及的“北纬38度”原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美韩研究所。该所创立于2006年,韩国方面通过国有智库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去年上半年,双方合作出现分歧,韩国要求更换该研究所所长(据说他的政治主张同韩国政府不合),遭研究所抵制,最终韩方撤资,研究所关张。不过,“北纬38度”项目并未终止,而是于当年5月并入史汀生中心。

王俊生说,韩国人资助美国半岛研究,一大背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腾飞、实力提升,韩国迫切希望扩展影响力。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美朝直接接触后,半岛问题研究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整体看,相关研究随半岛局势的冷热而出现相应变化,近几年,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更多美国智库设立了新的朝鲜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美朝半岛智库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蛇口半岛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本期导读
My Hometown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