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胜町,日本最美小镇的启示

2019-02-25李国庆

世界知识 2019年3期
关键词:树叶资源环境

李国庆

日本面临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老龄化和人口过疏双重困境,在农村地区尤为显著。人力短缺导致了产业的衰落和生态服务的不足,凸显出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内在关联。2018年4月日本发布的第五次《环境基本计划》,提出了最大限度发挥环境效益、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问题同步解决的新思路。德岛县上胜町就是一个老龄化和人口过疏严重的地区,但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以“零垃圾”运动和“树叶经济”闻名全国。零垃圾运动使之成为环保特色小镇,而优美的环境促进了树叶经济的繁荣,同时带动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了农村活力。

充满美感的劳动

上胜町位于四国德岛县胜浦郡中部谷地,共有居民803户,是四国地区最小的镇。1955年全町人口尚有6263人,到2018年已降至1574人,减少了75%。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占两成,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1.49%,属于超高龄社会。

该镇总面积109.63平方公里,其中88.3%为山林,其中80%为杉树等人工林。从1986年开始,上胜町在当地农协职员横石知二带领下,重新认识和发掘当地农业资源,把上胜町成功地建设成为树叶经济产地。日本的高级料理需要用当季的树叶、花瓣和山菜加以点缀,以表现菜品的季节性,这种传统文化表达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特殊感知。1986年横石知二在大阪偶然得知树叶具有市场价值,开始组织上胜町农民采摘和加工,将当地山谷的上百种树叶加工成高级料理的盘中饰品,冠名为“彩”,行销全日本,种类达320种,并且可以全年供货,在创业的第19个年头销售总额累计超过20亿日元。全町有200户农民参与经营,户均年收入130万日元,最多的农户年收入超过1000万日元。树叶经济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农工商联合地方发展模式。

2003年上胜町再辟蹊径,开启零垃圾运动,由此迅速成为“日本最美小镇”。通常人们只把垃圾分为可焚烧和可填埋两种类型,而上胜町把垃圾分成34种类型,在回收站又细分至60种类型,为资源的再利用创造了条件。2016年上胜町的垃圾循环利用率为79.5%,每人日均垃圾排放量为477克,仅为日本平均的1/3,零垃圾运动已成为上胜町的代名词和新标识,日本环境省授予该镇“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功劳者环境大臣奖”。

零垃圾运动进一步提升了上胜町的生态环境,在无垃圾、无填埋场的优美环境中培育的“上胜产”农产品价值蹿升,良性循环的旋涡越卷越大。上胜町的树叶经济源于当地的自然资源,而零垃圾的标签又给树叶经济附以更高的价值。2005年彩公司的年销售额突破2.5亿日元,占日本高级料理店用货量的80%。上胜町以此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地方产业的和谐发展与良性互动,诠释了环境为生活所用才能最好地得到保护的生活环境主义原理。

树叶的采集和加工劳动强度不大且充满美感,非常适合妇女和老年人参与。彩公司和农协接受来自全国各地批发市场的订单后在“上胜信息网”上发布,每天一早当地居民通过在家里的电脑终端抢订单,抢到的会非常兴奋,然后上山采集、加工、包装,12点之前送到农协,包装盒上有树叶条形码以及生产者番号。农协职员按照送货地点分类,关西地区的利用公路运输,关东地区的采用航空运输,第二天一早树叶饰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上,当天傍晚就可以摆放在人们的餐桌上。

2018年6月,上胜町被内阁府选为日本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29个“可持续发展未来城镇”之一。建设资源循环型、富有经济活力、年轻人愿意居住的魅力小鎮,是上胜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地区循环共生圈”

上胜町的经验表明,立足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通过优美环境建设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着力创造老龄人和妇女也能胜任的工作机会,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优化和谐,就能够实现“区域循环共生”。

让环境治理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全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随着对环境治理认识的深化,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来自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与外部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环境振兴与经济转型、社会治理之间关联密切,必须从单一的环境治理模式中脱离出来。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首次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把环境保护定位为发展进程的重要议题。2015年纽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环境振兴与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的同步破解,基于当地自然环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促进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态多样性和优美环境是地方振兴的潜在资源,具有带动产业振兴进而带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

日本第五次《环境基本计划》将重点锁定在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突出的地方社会,提出了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建设自立分散型社会的“地区循环共生圈”概念。其中的“循环”指物质与生命的循环,即大气、水、土壤与生物之间通过光合成、食物链实现循环,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地区环境负荷;“共生”指人与自然的共生以及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共生,基本含义是各个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形成自立型和分散型社会;在此基础上,各自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邻近地区形成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的链接与互补,构筑范围更广的伙伴关系网,形成区域资源更加齐备的“共生圈”。循环共生圈是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这一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胜町为代表的地方实践。

地方环境与经济的循环

正像上胜町树叶经济的开创者横石知二所指出的,无论哪里的町村,当你意识到人们生活的地方有价值的资源无处不在,并能加以活用,就一定能创造出奇迹。上胜町树叶经济的成功案例提示我们,地方的经济社会活动应建立在地方多样化的资源基础上。地方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及文化、风土、社区组织等要素。建立“地方循环共生圈”关键在于充分运用地方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才资源与财力资源,开发新能源并实现生产生活资源的自给自足。

其一是最大限度利用地方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资源。地方性能源包括阳光、风力、水力、地热、生物质和温泉热能等,自主生产能源的初衷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而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经济方面也会减少地方的能源支出,抑制资金流出,改善地方能源收支,最终对地方产业发展有所贡献。

上胜町官网首页。

其二是振兴地方绿色观光资源。丰富的自然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资源,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旅游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把良好的环境转变为旅游资源。为此需要充分挖掘和创新利用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培养专业的旅游人才和中介机构,开发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六次产业,把农产品与农产业加工、流通、餐饮、养生、观光、文化体验等第二、第三次产业相结合,不断丰富绿色旅游、蓝色旅游的时代内涵。

其三是加强农林渔村与城市的经济交流。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然的联系,即通过包括食物、材料与能源等自然资源建立起来的联系;另一类是经济上的联系,即通过资金与人才流動等建立起来的联系。农村地区的出路在于,通过田林河海等地方资源与城市联系起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发“环境友好型”商品,打造地方品牌,并使之与旅游结合起来,建立城市与乡村的资金与人才流动机制,增强农村的经济活力。

建立地区环境与社会的循环

上胜町树叶资源的商品开发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妇女和老年人创造了工作机会,特别是老年人也走出养老院采摘树叶,给人口过疏和老龄化的山村带来了巨大活力,为当地居民的社会参与创造了平台。

地区环境振兴带动社会问题的同步解决途径之一,是通过推进地方再生资源开发项目创造就业。再生能源与节能项目具有创造就业的巨大潜能。再生能源项目与农村老龄人关爱项目有机结合,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既可充分利用中老年人的人力资本,也可充实中老年人的生活,从而达到增强地方活力的社会目标。

其二是推进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形成。农村的环境振兴将带动农林渔村生活体验游和自然体验游等旅游项目的发展。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人与自然直接接触的机会稀少,推进农村环境振兴的目标之一是为在城市中长大的青少年提供体验森林、农田、河滩、沙滩等自然景观的空间条件,创建适合城市青少年在农村短期居住的社会环境。

另外,推进远程办公发展,也是促进地方环境振兴的重要手段。网络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办公提供了条件,远程办公不仅有利于减轻通勤的交通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也有利于扩大地方人口就业,对于地方振兴意义重大。

其三是促进城乡人口流动与城市人口的乡村定居。有适度的生态服务,田林河海等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农村地区人口减少的背景下,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一种方式是促进城市人在地方定居,另一种方式是鼓励城市人在农村购房,形成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农村的模式。为此,在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实农村医疗护理等生活信息、就业信息以及农业就业体验信息等也必不可少。山村游学和农村生活体验对于培养年轻人的农村情感至关重要。人员交流不仅为农村的环境振兴提供了新动力,也发挥着促进城乡交流的社会作用。

日本的高级料理需要用当季的树叶、花瓣和山菜加以点缀。

需要强调的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共同提升,关键在于以可持续发展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资源,依靠环境资源开发增强地方的经济与社会活力。

上胜町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农村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扶贫攻坚等多重社会发展困境。上胜町创建的地方循环共生圈的新理念也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是以环境振兴引领经济问题同步解决,以环境振兴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提升。广义的环境概念,除了卫生环境这一基本要素之外,还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要重新认识和发现环境资源禀赋。富饶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与文化基础,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当地经济和文化资源,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寻找和确立可持续、可参与的经济发展新出路。

二是以环境振兴应对多种社会问题。发达国家正是将环境振兴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把农村环境振兴作为抓手,破解包括就业创业、工作方式改革、城乡之间人员交流与青少年教育方式更新、农村地区文化保护与人才振兴等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以优质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交流,既能够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还有利于创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促进城市人口到农村工作和定居,实现城市与农村生态、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连带解决。

三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是加速乡村环境振兴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振兴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环境振兴以乡村的经济能力和居民治理意愿为基础,必须提升农村环境的治理动力和治理能力。加速农村环境治理与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树立城乡统筹的环境振兴理念,城乡协同推进环境振兴,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城市将辐射范围向辖区内的农村地区延伸,使农村环境振兴进程提前到来。

四是将日常生活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环境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农村目前迫切需要树立农村组织的生活环境主义意识,推广农工商联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认识和发掘当地环境资源的潜在优势,使生态环境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发挥引领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树叶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树叶的不同称呼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