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

2019-02-25宋丹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气滞腰痛血瘀

宋丹平,阙 明

(1.南充市中医医院 推拿科,四川 南充637000);2.南充市中医医院ICU病房,四川 南充637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压迫或刺激相邻脊神经根,引起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L4-5、L5-S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从流行病学来说,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大约为15.2%~30%,好发于20~50岁中青年人群,男性占1.9%~7.6%,女性占2.5%~5.0%[1-4]。

中医将其归于“腰痛”“痹证”范畴,《素问·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刺腰痛论》曰:“足太阳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此病临床上以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常见。治疗LDH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中医治疗为主,如口服中药、针刺、艾灸、刮痧、蜡疗、杵针、膏药、穴位注射、推拿、牵引、拔罐、中药塌渍、中药蒸汽浴、中药泥疗等。现根据近年来相关临床报道,总结分析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研究进展。

1 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LDH由多种因素导致,手术治疗经济负担高、风险大,难以取得很好的远期疗效;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小、价廉、易于接受的优点。且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内服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炎症期、减轻结缔组织形成,使变性的神经纤维恢复,减少胶质细胞,增多胶质纤维,减轻瘢痕对周围组织的挤压,从而缓解疼痛。丁楠等[5]观察三味方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0%。王岩等[6]自拟助促化核汤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总有效率为92%。吴彦超[7]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40例,治愈20例(50%),显效12例(30%),好转8例(20%),随访3个月后只有2人复发。王彦辉等[8]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LDH气滞血瘀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0.6%。柴旭斌等[9]使用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LDH气滞血瘀证,总有效率达93.48%,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邱铕滇等[10]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LDH的临床疗效,发现其能明显减轻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2 中药结合其他疗法治疗

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脊柱正常骨性结构无破坏等优点,而中药具有镇痛、减轻炎症、提高免疫等作用,二者结合可提高疗效。梅求安等[11]观察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88%,VAS评分显著下降,JOA评分明显升高。石雷等[12]发现磁振热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从而起到缓解及治疗作用;石雷以身痛逐瘀汤配合磁振热治疗LDH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为96.875%。

1.3 中药外用治疗

中药外用不仅有中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并且可借助热效应,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新陈代谢,提升组织的再生功能和增强白细胞吞噬活力,促进炎症细胞吸收与清除。卢乙磊[13]观察中药塌渍配合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范少华[14]探讨中药泥疗对气滞血瘀型LDH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8%。郝亚兴等[4]采用中药热敷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总有效率94.7%,且JOA评分明显提高。柳明欣等[15]探讨中药蒸汽浴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23%。

2 电针治疗

电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电针可降低椎间盘中的白介素-1、白介素-6、前列腺素E2、环氧合酶2、CO含量,增加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改善神经根压迫,从而发挥减轻炎症反应、增强解痉止痛的效果。郭耀斌等[16]观察疏密波电针大肠俞、环跳穴结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LDH的疗效,总有效率96.67%,VAS评分、Oswestry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黄捷佳[17]观察脊柱九宫穴电针配合加味四逆散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总有效率96.7%,VAS评分明显降低。

3 灸法治疗

灸法可温补阳气、消散瘀血、通络止痛。徐星星等[18]研究子午流注择时督脉灸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结果治疗后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

3.1 刮痧治疗

刮痧通过对皮肤的刮拭将经络内瘀滞的毒素以痧的形式排出体外,可调畅气血运行,疏通气血阻滞,达到经络通则不痛之效。姚芳等[19]采用择时刮痧缓解气滞血瘀型LDH的疼痛,结果治疗后患者JOA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

3.2 杵针治疗

杵针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补益气血、疗瘫起痹、调和阴阳等功效,兼有针刺与按摩之功,且无创伤性、易于接受。陈日高等[20]观察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5%,且VAS评分显著降低,表明杵针治疗有效、可行、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王鑫灵等[21]观察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总有效率75%,VAS评分显著降低,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仍达60%,表明杵针治疗有效且有一定的持久性,值得推广。

3.3 推拿治疗

推拿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手法技巧和关节活动达到治疗目的,而手法刺激相关穴位,可起到活血化瘀、疏风通络、协调阴阳的作用。金杰[22]和庄雪[23]均采用推拿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66%,JOA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ODI积分、ROM积分均显著降低,随访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3%、5%。

3.4 蜡疗

石蜡具有热容量大、导热性低、蓄热性强等特点,通过蜡疗的透热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及黏膜水肿消退,促进痛物排出,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从而起到消肿、消炎、镇痛的作用。黄裕等[24]观察中药蜡疗缓解气滞血瘀型LDH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6%,NRS评分显著下降,不仅能加快腰痛的缓解,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熊淑英等[25]观察中药湿敷配合蜡泥治疗LDH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2.45%,随访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更低。

3.5 牵引疗法

腰椎牵引可直接增大椎间隙,改善致敏神经纤维末梢和水肿神经根的生物力学环境,从而缓解腰背痛。佟德民等[26]探讨不同牵引体位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发现flower位腰牵相比传统牵引,总有效率达96.67%,能最大限度地拉伸腰椎后间隙从而缓解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3.6 膏药治疗

清·吴师机《外治医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膏药外敷是局部用药,可避免肝肾毒副作用,且可使血管扩张,加快循环,促进分子运动和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有利于药物吸收,故安全可靠。俞赛军等[27]观察石氏伤膏药的治疗作用,总有效率为90.6%。王丰[3]采用宫廷正骨手法及跌打万应膏治疗LDH,总有效率91.92%。

3.7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不仅可发挥针刺的治疗作用,穴位内的活血化瘀药物还可较长时间发挥良性刺激作用,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达到缓解腰痛的目的。温志刚等[28-30]分别采用中药穴位注射、外敷温经药酒配合穴位注射、电磁波理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9.3%、89.3%、90.7%,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方法多、副作用小(甚至无)、安全有效,且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但单一治疗疗效有限,临床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运用,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尽管中医临床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效,仍存在不足之处,如:①各研究采用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不尽相同,故实验结果存在差异;②有些临床研究设计欠严谨,方法混乱,使研究目的与结论不符;③多数研究样本量少,且缺乏长期疗效随访;④临床研究较多,但关于发病原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进一步统一临床疗效和疗效评价标准,科学严谨地设计研究方案,规范临床操作,加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设计,建立随访机制,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气滞腰痛血瘀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话说血瘀证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职业腰痛早防治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