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山州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2019-02-25莫昆

云南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山州边境地区兽医

莫昆

(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州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通(便)道多,越南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公布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边境地区同耕混牧,走私、人员携带动物及产品情况突出,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严重威胁文山州畜牧业安全。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山州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供参考。

1 文山州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1 畜牧业发展状况

文山州麻栗坡、马关、富宁3个县共15个乡(镇)与越南河江省和老街省接壤,边境线438km,有天保、都龙、田蓬3个口岸及300余条通道与越南相连,这些口岸都是云南省通往越南、面向亚太的重要通道,边境贸易、互市频繁,2018年边境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完成90亿元人民币和5.3亿美元。3个边境县集边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战区、国家级贫困县为一体,以农业生产为主,3个县均把畜牧业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植。2018年存栏大牲畜87.66万头,猪125.91万头,羊10.38万只,禽550.41万羽;出栏猪187.65万头,牛38.50万头,羊8.28万只,禽790.05万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畜牧业成为边境3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

1.2 边境地区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情况

3个边境县均设立了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承担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有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共有3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其中:麻栗坡县11个、马关县13个、富宁县13个),乡(镇)在岗专业技术人员227人;有408个村委会配备村兽医室,有村兽医员40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村兽医员绝大部分为初中学历,平均年龄接近50岁。

2 文山州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严重威胁文山州动物防疫体系安全

近几年来,国内外动物疫情日趋复杂,与文山州接壤的越南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公布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我国禁止从越南进口偶蹄类、禽类动物及其产品。该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础薄弱,发生动物疫情时,受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疫情难于控制,任其流行。近年来,文山州出入境检疫检验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先后从越南入境旅客携带的鸭蛋中检测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文山州国境线长,边境互市,两国边民携带动物及产品来往密切,同耕混牧和野生动物迁徙传入疫病的风险极高。长期以来,受利益驱使,动物及其产品走私频繁。2019年1月1日—3月5日,马关县公安局分别在坡脚、古林箐、南捞乡查获了30t走私冻鸡脚、30t冻品牛肉和20t冻牛筋;2018年11月18日,富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成功打掉走私犯罪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缴获走私猪脚、鸡爪等冻品40t;2017年5月22日和2017年7月13日,在麻栗坡县分别查获41头越南生猪和26280kg走私冻鸡脚。2016年以来,仅马关县就查获走私生猪4290头,活牛299头。虽然各部门加强协作,但依然难于防堵,邻国疫情对文山州乃至全省、全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2.2 边境地区防疫体系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投入少

2.2.1防疫体系薄弱

3个边境县均成立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全面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处置、督促检查重大动物疫情,均设立了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麻栗坡和富宁县通过了省级兽医实验室考核,马关县未通过考核,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均存在人员编制少(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每个实验室只配备1~2名检验员)、监测经费和装备不足等问题(实验室只能开展血清学检测,无法开展病原学检测),大部分样品必须送州级或省级实验室检验或结果确认,耽误早发现、快处置的时间,导致疫情扩散的风险加大。乡(镇)兽医站缺乏疫病诊疗仪器设备,疫病监测手段落后。村级兽医室防疫设施十分简陋,县、乡(镇)、村应急物质储备不足,若发生疫情时,将难以处置。

2.2.2冷链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防疫要求

多年来,3个边境县加强了冷链设施设备的建设,县级均建有小型冷库,乡(镇)配备了冰箱冰柜,村级兽医室也配备了冰箱、冷藏包和必要的器械,但容量小,与动物存栏数严重不匹配。自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农业服务中心以来,乡(镇)政府不再投入资金加强冷链建设,以致冷链设施设备超期服役和损坏严重,但受经费限制,无法及时更换和维修。

2.2.3无害化设施设备欠缺

2019年,边境3县在防堵非洲猪瘟工作中扣留了一些生猪和产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3个县畜牧兽医部门至今无高温焚烧设施设备,无害化处理只能选择深埋,然而,选址十分困难,对环境没有影响的地点,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无法进入,挖掘机和运输车辆能到达的地点,又不符合防疫、环保等要求,不得不选择殡仪馆进行无害化处理,殡仪馆不乐意,畜牧兽医部门也不愿意,成本还很高。

2.2.4国家免疫政策改变

2016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开始调整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对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下简称“两病”)暂不实施国家强制免疫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考虑,自主安排。文山州和3个边境县财政没有能力全面解决养殖户“两病”疫苗使用问题,导致“两病”免疫注射密度无法达到100%,“两病”疫情发生的风险很大。

2.3 管理体制不顺

2010年,新一轮的兽医体制改革将原乡(镇)兽医站并归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实行“双重管理”,即人事权、财权、物权由乡(镇)政府管理,县农科局(畜牧局)对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仅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造成大量兽医人员被长期抽调到其他部门从事政府的“中心工作”,县、乡(镇)业务工作管理脱节,兽医不干防疫,当出现疫情时,各乡(镇)各自为战,不能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被大大削弱,出现兽医人员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向乡(镇)政府“请假”才能去开展工作的荒唐局面。

2.4 人才流失严重

3个边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条件艰苦,财政收入少,个别县不能全额兑现工资补贴,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人才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近年来,通过努力向各级政府争取,村兽医员补贴才从原来的1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00元。然而,边境地区山高坡陡,村与村之间路程较远,村兽医员免疫注射病种增多,既要加挂畜禽免疫标识,又要填写免疫档案和报告疫情等,工作量加大,导致青壮年村兽医员都到沿海地区打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流失的村兽医员达10%~30%,留下的村兽医员大部分“老、弱、病”,造成村兽医队伍人员短缺,严重影响防疫体系和疫情测报系统建设,工作力量被大大削弱,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防疫机制。

2.5 养殖观念和方式落后

边境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技术、新思维较慢,且深受传统养殖方式和经济能力的影响,养殖方式主要以散养为主,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之反应死亡补偿不及时、不到位,不愿打、不给打预防针的现象比较突出,防疫密度难以保证,而边境地区是高风险区,疫情暴发的风险极高。

3 加强文山州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防堵

3.1.1加强各部门协调

由文山州人民政府牵头,加强农业、公安、边防、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市场监督等部门合作,对入境货物严格查验,禁止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文山州。

3.1.2加强边贸和通道检查

加强边贸和入境通道动物及其产品的检查,防止越南的动物及其产品通过边贸和边境互市交易、通道等流通环节将疫病传入。

3.1.3加强放牧动物的管理

在边境地区5~10km范围内设立禁牧区,禁止在边境地区混牧,防止邻国动物疫病通过边境放牧和野生动物越境迁徙等将疫病传入。

3.1.4强化边民的宣传教育

充分发动群众守好国门,不接受境外动物及其产品,不在禁牧区放牧,不参与走私,发现走私动物及其产品的,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2 充分应用防控非洲猪瘟成果

自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国上下联动,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文山州和全国一样,按照动物疫情一级响应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一是各级(州、县、乡)成立了防控应急指挥部,由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统一协调防控工作。二是农业农村局、公安局、海关、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交通局、邮政局、客运站、高铁站、机场等部门参与其中,各负其责。三是向所有养殖户发放告知书和明白纸。四是采取日排查和日报告制度。五是增设了49个检查站(点)。六是禁止通过邮政、物流、高铁、航空、汽车站运送生猪及其产品进入文山州。七是储备了足量的一次性防护服、消毒用品等应急物资。边境地区防控外来动物疫病,可以举一反三,采取与防控非洲猪瘟同样的防控措施,并且让在非洲猪瘟防控中设立的机构和检查站(点)长期、稳定、持续运行下去,就一定能将外来病堵在境外。

3.3 借鉴云南省在中缅、中老边境地区开展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

在中越边境沿线援助建设纵深30~50km的境外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带,由我方提供疫苗,降低境外重大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在越南河江省援建一个境外动物疫情监测站。对越南兽医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双边不定期召开联防会议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互通疫情信息;在边境一线推行动物防疫信息员有偿报告制度,聘请熟悉情况的边民担任信息员,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以加强边境疫情监测和信息收集,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对境内30km范围内的动物,采取“整村推进”防疫新模式,统一技术规范操作、统一疫苗运输管理。每年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春、秋两季免疫,首次免疫后间隔21d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高于70%,并实时补针。各县、乡(镇)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其他病种的免疫注射,建立起坚实有效的防疫屏障,对免疫的畜禽推行免疫标识制度,建立免疫档案,掌握畜禽的品种、来源、生产性能、免疫状况、健康状况等信息,堵塞防疫漏洞,一旦发生疫情,即进行疫源追踪。各县、乡(镇)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将染疫畜禽限制在饲养场(户),对屠宰的畜禽必须实行屠宰检疫,做到有宰必检,对检出的病畜禽和不合格畜禽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源扩散。

3.4 国家应对边境地区免疫政策有所倾斜

对于防控外来动物疫病,文山州边境3县负有保家卫国和守好国门的责任和义务,然而,3个县集边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战区、国家级贫困县为一体,财政十分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国家、省、州应该给予边境地区政策和资金优惠,加大对边境地区防疫资金投入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两病”继续执行强制免疫免费政策,其他病种也纳入免费免疫范围。

3.5 建立动物疫情报告体系

以动物防疫信息化促进防疫手段现代化,建立州、县、乡、村委会四级动物疫病监控报告网络,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保证疫情报告体系畅通。村兽医员、动物防疫信息员是最基层的报告人,要通过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并配备一定的现代化通信器材,使其在发现疫情时,能及时按要求和程序规范上报疫情,实现疫情报告手段现代化,提高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确保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3.6 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

建立从疫情快速监测和诊断、疫情快速报告、疫情分析和预测预报、快速反应等一整套应急反应机构、疫情处置预案及预备队,做到预案完备、队伍健全、统一领导、职责分明、经费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决策正确、行动迅速,并加强平时的技术培训和演练,使之成为处理紧急疫情的核心队伍。在发生疫情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有效防堵和扑灭疫情,提高对动物外来疫病、新发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控制能力及水平。

3.7 完善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建设

在中央投资建设的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的基础上,州、县级兽医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手段、监测方案和管理制度,提高检测能力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监测。不断提高辖区内动物免疫抗体和病原的监测数量、比例、频率,并及时应用监测结果。一是对达不到免疫效果要求的,要及时加强免疫和补针,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使畜禽常年处于免疫保护状态;二是对病原学监测为阳性的畜禽,进行追踪溯源,及时处置,防止病原扩散。通过对辖区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免疫抗体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和疫情动态,将疫病消灭于萌芽阶段。县级实验室人员至少配备4~5人,且要相对稳定。马关县要尽快完善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争取2019年通过省级兽医实验室考核,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3.8 加强县、乡(镇)、村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

边境3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十分紧张,国家应有计划、分步骤解决边境县、乡(镇)、村基层畜牧兽医站(室)基础设施问题,县级除解决冷藏冷冻库容外,还应配备冷藏运输车,乡(镇)除配备必要的疫病诊断仪器设备外,还应配备冷冻和冷藏柜和冷藏运输箱,每个村兽医室应配备小型冰箱和冷藏包等,同时确保更新和维修的经费,使不同种类疫苗符合储存和运输条件,确保疫苗效果和免疫质量。为使无害化工作顺利开展,建议每个边境县建1~2个无害化处理站(点),配置高温焚烧设施设备。

3.9 理顺管理体制

本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乡(镇)畜牧兽医站采取“县、乡共管,县级业务部门主管”的管理体制,业务主管部门要主动与乡(镇)政府协调,保证让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在春秋两防和重大动物疫病排查期间,不应抽调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

3.10 加强乡(镇)和村兽医力量

文山州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编制是10多年前核定的,那时的兽医工作主要是每年两季猪瘟免疫,工作单一。随着边境县畜牧业的发展和疫情日趋复杂,现动物存栏和饲养量比之前增长了4倍以上,动物免疫的病种和免疫数量增长3倍以上,在边境3县畜牧业仍为千家万户饲养和边境地区几乎均为山区的情况下,乡村兽医技术力量薄弱, 37个乡(镇)兽医站从事动物防疫在岗人员仅有247人,平均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6人,每个村委会仅有1名村兽医员。不但要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及时上报并诊治动物疫病,还要对每一户开展产地检疫,保证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做好常规免疫。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基本都靠乡(镇)和村兽医员完成,由于村寨分散、山高坡陡,工作处于超负荷且顾此失彼状态。为适应工作需要,应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根据各乡(镇)畜禽存栏数、工作量以及自然地理状况综合考虑,每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编制应为8人左右。在每个村委和居住农户较多的自然村建立村兽医室,3个县在原来的基础上,还需选配407名村兽医员(每个村民委员会2名),主要负责辖区内动物的免疫、疫病监测、疫情报告、疫病诊疗。在每个自然村设一名动物防疫信息员,3县还需配备5472名动物防疫信息员,主要负责辖区内疫情的巡查和疫情报告,协助村兽医员做好防疫工作。村兽医员经州、县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培训并考核上岗,业务接受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领导和管理,动物防疫信息员可由执业兽医、村小组组长担任。通过上述措施,在边境县构建县、乡、村和自然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这样才能适应当今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做到疫情有人及时发现及时上报,疫病有人诊断治疗,动物有人防疫、有人检疫,才能消除疫病监测、疫病报告、疫病防治和动物检疫的空白区域,确保动物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3.11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稳定人才

3.11.1制定优惠政策

通过免费提供住房、打破职称限制和提供项目研究资金等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兽医人才来边疆工作,让他们来得了,稳得住。

3.11.2增加村兽医员工资补贴

边境3县408个村民委员会仅有409名村兽医员,共承担着1552.3万头(只、羽)次畜禽疫病防治和畜牧技术推广任务,其中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就达1105.4万头(只、羽)次,常规免疫306.6万头(只、羽)次,驱虫65.8万头(只),协助产地检疫74.5万头(只),平均每人每年承担防疫工作量高达3.80万头(只、羽)次,按每年245个法定工作日计,每人每天防疫和检疫的工作量为155头(只),这样的工作量即使全脱产也必须超负荷工作才能做完。在此种情况下,村兽医员平均每人每月工资补贴仅为300元,与所承担的工作量成巨大的反差,村兽医员难以做到安心工作。为了稳定这支队伍,发挥其作用,应将村兽医员的补贴提高到每月500~800元,动物防疫信息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补贴和补助费应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拨付,只有解决了生活保障问题才能使他们安心工作。

3.12 加强宣传培训,改变养殖方式,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通过《文山州乡村兽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科技三下乡”“科技服务边疆行”等活动把新知识、新理念灌输给村兽医员和群众,把打预防针“要我打”变为“我要打”。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到3个边境县,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或抱团成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办法,改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按照饲养标准进行养殖,解决防疫难的问题,减小疫病发生的风险。加强群众的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山区和边远地区防治动物疫病政策和知识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印发资料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宣传、讲解有关防疫方面的知识,让广大养殖户及时了解疫病防控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疫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病死畜禽做到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13 开展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

至2019年,文山州成立了49家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全州防疫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边境3县目前仅成立了11家,服务范围未实现全覆盖。应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动物防疫,缓解因体制机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等防疫工作出现的困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不断提高防疫质量和水平,努力确保边境地区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猜你喜欢

文山州边境地区兽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我是兽医志愿者
2019年云南省文山州柯萨奇病毒A16型的基因特征
严阵以待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文山州甘蔗糖业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