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态度和实力“赌”明天
2019-02-25周晟
回望2019 年,传统的书刊印刷行业看似波澜不惊,但稍作梳理还是能够发现许多行业变革的机会已经在水下潜伏,或者可以说市场已然“春江水暖”。
其一,随着《关于推动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导向已经十分明朗;其二,数字印刷、色彩管理、自动检测等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印刷企业提升效率、保障品质、降低成本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其三,图书出版领域,主题出版繁荣发展,教材印制备受关注,儿童读物市场持续扩大……这些变化给印刷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当然,中美贸易政策给外单市场带来的波动、纸张行业的变化带来的资金压力等也在影响着书刊印刷行业。
面对眼前的机遇与挑战,在笔者看来,印刷企业应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和“量力而行”的姿态,对内集聚资源做整合,提升管理练内功,技术提升降成本;对外以积极服务作为保障,分析动态调布局。
在即将过去的2019 年,上海印刷集团及旗下印刷企业,确也有自己的态度与实力之所在。
积极服务主题出版,立志“印好书”
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的前身可追溯到于1912 年创立的中华书局印刷所,其之所以成为近代民族印刷工业的翘楚,不仅在于大胆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在于以精神上哺育人民为己任,印制了一大批在历史上留得住的好书。
民国时期,从“中华国文教科书”,到《辞海》《四部备要》《中华大字典》等工具书,再到《世界名画集》《欧洲名画大观》等精美画册,均出自中华印刷;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印刷仍旧在重点精品图书印制方面引领风骚,印制了《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第一卷)、在1963 年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苏加诺藏画集》、历版《辞海》等出版物。
“印好书”,是中华印刷百年常青的根基所在,也是当下公司的发展之基。2019 年,中华印刷把高质量完成中小学教材和主题出版重点图书的印制作为首要任务,同时积极争取到了《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古文字诂林》《辞海》(2019 版)等一大批传世精品的印制任务,使得这一年特别的“充实”。
培育印刷工匠精神,追求“书印好”
要实现“印好书”的目标,首先必须以质量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2019 年,中华印刷以一系列重点图书的印制为中心,大力倡导印刷工匠精神,将“质量第一”的意识落到实处。
《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通过新中国“大事件”中的“小细节”,以宏大视野全景呈现新中国成立70 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以独特视角深刻剖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尽千难万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密码,是一部既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的简明新中国史。中华印刷从选题阶段就开始与出版社接洽,定稿后,公司以第一速度制作好样书,并与编辑、设计师商定各种细节,在用纸、工艺流程等方面反复试验,逐一确定,并在国庆前确保第一批样书送达书店。由于出版及时、内容精美,《细节的力量》在新华社《出版界推出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一文中获得重点点评;入选《人民日报》推荐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10 部“献礼图书撷萃”;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型成就展现场,也陈列有《细节的力量》一书。这本主题出版物,在“十一”期间就成了畅销书,一周内加印数万册。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精选故宫博物院及各省市博物馆千余件国宝级珍品,释文全部由陶瓷研究权威专家撰写,也是中华印刷重点印制的一套精品图书,当年就荣获美国印刷大奖银奖及长三角区域印艺精品奖书籍类印制金奖。
通过对一系列精品图书的印制,中华印刷形成了一套重点图书、精品图书印制的质量保障方案,不断积累工艺知识经验,让“书印好”的能力不断提升。
印刷主业集聚,拥抱印刷新未来
2019 年底,上海印刷集团将被誉为民族印刷工业先驱的“老字号”——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原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所,创于1897 年),和全国书刊系统闻名的上海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迁入青浦,与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一起入驻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园区。2020 年,中华、商务、新华这三个品牌印刷企业将由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集聚资源、融合创新,在营销方式、精益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化改革,根据各自的特色和定位,将大规模彩印、精品图书印制、书刊水墨柔印等特色做成强项,并积极布局数字按需印刷,全面满足变化中的书刊印制需求。
2020 年,智能制造、数字印刷、按需出版、绿色化发展、主题出版等仍将是出版人、印刷人高度关注的热词。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书刊印刷企业,中华、商务和新华将坚持品牌发展,以提升印刷质量和追求文化价值为不变的宗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变和不变中追求基业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