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治
2019-02-25曹义祥
曹义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515
1 流行现状
小反刍兽疫的首次发现时间是1942年,发生于西非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目前全球有多于49个国家受到了该病的侵袭。其中,亚洲发生疫情的国家有23个,小反刍兽疫给疫情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1]。
2 流行特点
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对象为小反刍动物,包括山羊、绵羊以及羚羊等,其中山羊感染患病后的症状最为严重。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5 d,部分患病羊的潜伏期较长,能够达到21 d。通常健康羊只直接接触患病动物能够感染发病,患病羊的口腔分泌物、眼鼻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危害健康羊只安全。在发病后期,患病羊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污染养殖环境,造成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小反刍兽疫病毒具有囊膜,对高温环境以及阳光的敏感性较强,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短,高温、紫外线、化学消毒药物等都能够将其灭活[2]。
3 临床症状
患病羊通常呈急性发病,体温上升至40~42℃,并且高温持续不退,能够维持3~5 d,患病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鼻腔内干燥,眼鼻部位分泌物明显增多,患病初期分泌物呈水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粘稠,呈脓液状,最终干结,并有恶臭的气味;由于分泌物的粘性,使得眼脸粘连、鼻孔堵塞,患病羊呼吸不畅,偶尔咳嗽和打喷嚏,如果患病羊没有发生死亡,症状能够持续半个月。在高温的4 d内,患病羊口腔内黏膜充血、颊黏膜有糜烂病变,口水增多,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病灶部位颜色由红色变为粉红色。发热2~3 d后,患病羊发生腹泻,发病后期腹泻呈水状且含有血液,怀孕母羊患病发生流产,同时有严重的脱水症状,逐渐消瘦,体温下降。该病的发病率为100%,在病情严重暴发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如果疫情的程度较轻,则发病率为50%左右。羔羊患病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3]。
4 病理变化
患病羊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结膜炎、嘴唇充血、坏死性口炎以及口腔内部的溃疡性病变;病情严重的患病羊可表现为坏死性口炎。呼吸道多个部位有出血斑点和溃疡,上呼吸道黏膜充血症状严重,支气管肺炎也是典型的病变。皱胃黏膜有出血性病变,肠糜烂或出血,结肠和直肠的结合处有严重的线状出血或呈斑马样的条纹,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胀明显并有坏死性病变。
5 诊断要点
对于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首先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当患病羊表现出急性发热、口炎以及腹泻症状时,结合流行病学观察,患病羊群的死亡率较高、疾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对患病羊进行解剖可见肺尖有肺炎病变。对该病的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采集患病羊的口鼻分泌物、血清、淋巴结、脾脏、大肠以及肺脏等病变组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存。通过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病毒抗原检测、RT-PCR等试验可以进行确诊,如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可确诊为患病。
在临床诊断时,该病的临床症状容易与羊巴氏杆菌病性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蓝舌病、羊口疮、羊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相混淆,发生误诊,需要加以鉴别。山羊巴氏杆菌病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体现在呼吸系统,不表现出口舌部位的糜烂;蓝舌病的主要传染对象是绵羊,山羊的发病情况较少;羊口疮的患病羊舌头没有发生溃烂,也没有体温升高和剧烈腹泻的症状。
6 防控措施
6.1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划定疫区疫点,并进行封锁。加强对羊小反刍兽疫的检疫,严格禁止从小反刍兽疫疫区引进牛羊及其相关产品,对于违规运输的人员以及不按规定处置患病动物的养殖场进行处罚。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需要引种的要仔细查验其安全性,防止引进疫区或可疑地区的精液、胚胎和卵。相关部门应对基层兽医站起到指导作用,并监督其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定期对疫情进行实验室监测,了解疫情发生的风险,积极开展防疫工作。
6.2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做好圈舍内环境卫生工作,积极消毒,消灭传染源。每天清理羊舍、运动场等羊群活动场所,避免垃圾粪便的堆积,羊圈内的有机物、污物、剩余饲料、污染的垫草等需要及时清除,并采取堆积发酵或焚烧的方式对粪便和杂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消毒,保证环境卫生清洁,按照小反刍兽疫的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卫生消毒程序,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在疫情发生时,要对疫区内进行紧急消毒处置,以防疫情大范围扩散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6.3 免疫预防
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较为严重,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制约养羊业的发展。因此,对其的预防至关重要。目前,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能够降低易感动物的患病机率,对疫区和受到疫情威胁地区的羊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能够避免疫情的传播扩散。通常使用小反刍兽疫弱毒活疫苗对所有羊只进行免疫接种,使其产生抗体,抵御小反刍兽疫病毒的侵袭,促进养羊业健康快速发展。
6.4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以及《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培训,让养殖户和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小反刍兽疫的危害以及疫病防控的重要性。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使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疫情并上报,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工作。
6.5 疫情报告制度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要做好重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对于发现的疫情及时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果发现小反刍兽疫典型症状的疑似患病羊,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由专业的兽医人员进行诊断,一旦确诊,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对患病羊进行扑杀,疫区内彻底消毒,并严格封锁,限制疫区内的羊只流动,严格禁止运输和销售疫区内羊只。同时,对疫情进行跟踪和溯源,对患病羊的流通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调查,分析疫情的发生原因、来源以及扩散风险,对受到疾病威胁的地区进行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