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及优化策略
2019-02-25王桂云邓晓阳祁艳霞
王桂云, 邓晓阳, 祁艳霞
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将有200万失能老人和超过2 900万80岁以上老人,合计占到总老年人口的30%[1]。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战略”部分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融合是中国养老服务行业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重点。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医疗机构拓展养老功能;二是养老机构配备医疗功能;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3]。医养结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医养结合服务的监管标准不完善、监管职能交叉、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护理人才缺乏、各部门缺乏协助、存在服务壁垒、缺乏整体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矛盾仍是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双方本身的矛盾。
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瑞士等医养结合项目创新实践的经验,充分考量我国老年人口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以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促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
1 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
1.1 虚拟养老院——订制式养老服务新模式 虚拟养老院作为一种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于2007年在苏州沧浪区展开实践探索,累计服务12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虚拟养老院通过政府搭建虚拟网络平台,由加盟企业主动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家电与房屋维修、康复保健、学习娱乐、陪护、餐饮服务、紧急求助等各类居家养老服务。
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依托于221养老服务系统,动态收集老年人的数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健康信息、配偶信息、社会关系、服务需求等。系统工作人员根据需求生成工单,指派相关加盟企业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有效服务,并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结束后,以客户满意度来考核服务质量。具体运行机制见图1。
订制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凭借信息服务平台预测计划、全程记录、监控管理、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深度开发等功能,有效整理和合理调度养老服务的需求者和提供者的信息,较好地解决了公共服务供给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1.2 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 “时间银行”是新兴的一种社区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号召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时长进行累计,待自己或家人需要老年服务时,可将服务时长进行同等兑换。
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已经开始广泛推广“时间银行”。浙江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社会组织培育、社工参与与社区建设的联动机制改变了传统的由居民自发组织、设立和管理“时间银行”的形式;南华大学护理学院将社区“时间银行”作为学院的实践基地,与社区签订协议,开展互助养老专项课题研究,高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的积极互动效果良好;江苏苏州姑苏区对“时间银行”的积分设置了多样的兑换方式,打破积分制只存不取的局面,以激励志愿者提高服务的积极性。
“时间银行”的推广为社区养老服务实践构建了新平台,增加了社区养老资源的流动性,适度的缓解了社区养老压力,提高了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1.3 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2015年是“互联网+”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爆炸式发展的1年,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将“互联网+”纳入医疗、健康、养老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互联网经济模式逐步兴起[5]。
互联网及智能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到各种医疗产品之中,如可穿戴的智能终端设备可随时采集老人心跳、血压、血糖等健康数据,医生根据数据对老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治疗;智能家电、语音播报等智能居家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老人发生意外时的救助率。“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正在成为解决传统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
2 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鲜明特色
2.1 信息化管理与专业化服务 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多层次、个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是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共有的鲜明特色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动态搜集老年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况、服务需求、空间位置等数据,并对老年人的需求数据实施智能管理,快速制订服务计划;第二,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将生活需求发送到信息平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类、医疗健康类、心理慰藉类、法律咨询类、家政服务类、日常看护类等一系列专业服务;第三,将老年人与社区、医疗机构等相关人员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融合、交互。
2.2 市场化管理实现多方共赢 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上述三种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鲜明特色之二在于,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下,创造性地纳入了商业组织,政府在购买社会有偿服务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从管理过渡到监督,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和社会志愿者、义工服务、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开发了养老市场的潜力,集合多种老年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
2.3 组织化管理发挥资源整合效能 高度发挥资源整合效能,是上述三种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第三大鲜明特色。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将相对分散的社会义工通过联盟的方式组织起来,包括待业人群、实习学生、社区闲暇人员,进行长期的系统培训,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与质量,提升了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充分整合周边高校资源,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前期社区资源有限、动力不足的问题;并吸引服务品质良好的企业加入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中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运营商与产品提供商的技术资源,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3 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
3.1 良好的政策引导 缺乏良好的政策引导与保障,是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践与探索中面临的困境之一。我国现行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各不相同,“虚拟养老院”与“时间银行”等新型养老方式的普及度与关注度相对较低,仅仅依靠社会组织和机构来推动其发展,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国家给予一定公共资源保障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引导,自上而下的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使创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得到大力推广与落实。
3.2 统一的信息平台建设 无论是“时间银行”还是“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都需要在统一的信息平台的支撑下运作。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中建设“时间银行”的服务时间数据库,就能打破区域的限制,像实体银行一样实现全国各地储户的信息共享,通存通兑,保证“时间银行”的有效性。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实现老年人基础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开展订单生成、服务指派、反馈回访等工作,也能使政府及相关管理单位掌握各个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及质量,实现整个养老行业中的优胜劣汰。
3.3 完善的社会组织激励 大量的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参与到了医养结合创新工作中,但志愿者队伍时常处于松散的状态,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激励措施及专业培训服务[6],必须积极动员社会参与,提高福利待遇,在物质奖励之外进行精神表彰,完善人才培养与培训制度,整合社区各种人力资源,将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与志愿者吸引到养老服务市场中,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走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虚拟养老院、时间银行及“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已经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区经济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种养老模式可以解决所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们面临的养老问题和挑战仍然严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仍需要在长期摸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总结其创新路径,优化与改进其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