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生在读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19-02-25虞立YULi姜金霞JIANGJinxia陈瑜CHENYu许兆军XUZhaojun
□ 虞立 YU Li 姜金霞 JIANG Jin-xia 陈瑜 CHEN Yu 许兆军 XU Zhao-jun*
Using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12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of nursing were interviewed in depth to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during their master's degree, and to discuss the training plan.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support system and curricular system should be upgraded, and that the occupational orientation should be clarified for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of nursing.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大,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我国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且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0年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来完善护理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现代护理服务的需要。在职护理研究生教育作为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必要补充,在护理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也明确提出: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这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我国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实践经验和相应的研究[3]。加之目前对于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相关真实感受和困惑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期能为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提出建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同济大学宁波班2016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该班级是宁波地区各医院以定向培养的方式委托学校举办的,授课和护理导师团队由同济大学医学院人员组成,学生由医院初步选拔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按照同济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规定,工作日不脱产,在周末和节假日理论学习3个学期。临床护理实践至少为18个月[4]。此研究共纳入有代表性的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名(编号N1~N12),其中男性1名,女性11名;年龄26~40岁之间,平均年龄31.45±3.07岁;护理工龄3~21年,平均8.11±3.92年;初始学历:中专1名,大专4名,本科7名;职称:护师7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婚姻:已婚9名,未婚3名。职务:医院责任组长:3名,护士长:2名,护理部副主任1名,无职务6名。来自医院级别:3级医院护士10名。
2.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收集资料。向受访者介绍研究意义和目的,在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访谈。并就录音问题征得其同意。访谈前,通过专家意见制订初步访谈提纲,并在1次预访谈的基础上,经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最终访谈提纲。访谈内容为:①读研前的动机?②读研后目前最大的体会和面对的困难是什么?③谈谈对目前研究生课程的看法?④谈谈研究生后您今后的护理职业规划?访谈时间为每人45~60分钟,访谈地点在教室休息室,不受他人干扰。访谈时确保提纲中的每个问题得到充分讨论,不偏离主题。
3.资料整理与分析。访谈结束后,在24小时内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按照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5]仔细阅读所有的转录资料,将有重要意义的陈述析出,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标记并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成主题,写出确切无遗漏的描述,归纳出相似的观点,并将文字返回受访者处求证,确保内容真实。
4.质量控制。为提高本研究内容的信度和效度:①在选择受访对象时,在年龄、初始学历、婚姻状况、职务等方面充分考虑样本的代表性,体现护士各层次特点,尽量避免因受访对象产生的偏倚;②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尽可能悬置已有观点,避免使用诱导性语言和任何干预,全身心倾听,围绕访谈提纲,充分鼓励受访者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最真实的体验和想法。③为减少霍桑效应,研究者在进行访谈后,观察研究对象1个月以上。④为保证资料分析的严谨性,资料分析采用合众法[6],所有分析过程均由本文作者及对质性研究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两人完成,共同提炼主题,对有异议的结果进行反复讨论,防止一人思维造成的偏倚。最后提炼的主题返回受访者处求证,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结果
1.读研动机
1.1 改变目前工作环境。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职读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目前工作的环境。N3.11:“护士要三班倒,上班真是太辛苦了,基本上班都忙的不停,希望研究生毕业后在科室里不上夜班,毕竟目前护理研究生还是比较缺少的”。N7:“作为一个男护士,处的环境还是比较尴尬的,读研后希望选择的岗位和机遇可以多点,最好不要在一线临床上班。”
1.2 提升自我能力。N2:“作为护士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了解一些护理管理方面新理论,如:循证护理、专科护理管理经验等,读研是一种系统化学习护理管理知识的途径。”N1:“作为护理管理者,我在护理部也工作了好几年,现在医院对文章和课题越来越重视,但是我能力有限,很想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读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能够在导师单位学习一下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也是一个很难得的经历。”N5:“现在最基本的学历大都是本科了,我想近一步深造,读研是个很好的选择。”
2.读研障碍
2.1 家庭、工作与学习冲突。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家庭和工作对读研的影响最大。N9.12:“工作后读研的护士基本都已经组建家庭了,特别是像我们一样有孩子,还有几个还生了二胎,更感觉到时间根本不够,养娃都顾不过来,对读书也耽误了很多,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了,课题,论文也没时间搞,哎,挺迷茫。”N2:“家里忙,工作忙,看到同学们都准备课题,论文都出来了,自己还没头绪,现在我连研究生都没继续读的心思了,读之前都没想到压力会这么大。”N3.11:“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累的,我们护士跟别的工作性质不一样,有夜班,而且双休日也需要上班的,科室人员本来就紧,现在都需要周末上课,基本上我们只能夜班出来读书,感觉很累,而且读书效率也很差,一点听课效率都没有的。”
2.2 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受访者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N8:“研究生和本科最大的区别就是科研了,我们最缺的就是科研方面的课程,应该这方面多增加点课程。现在就是课安排的很紧,但是听过就忘了。”N1:“本来在研学习时间就很宝贵,能凑出时间上课也不容易,我觉得对于一些临床上帮助不大,实用性不够的课程应减少课时,可以增加点最新护理前沿等,和我们工作息息相关的课,可以开阔眼界。”
3.职业定位不明确。受访时发现大多数人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N7:“我只知道读研挺好,以后应该职业发展机会多,但是具体能做些什么没考虑过。”N5:“我们医院目前也只有很少数的护理研究生,要么在护理部,要么是护士长,护理部也没有对研究生有明确的规划,反正等毕业后走一步看一步了。”N6:“护士这工作太辛苦了,而且我觉得我们医院对研究生估计跟普通护士一样打针发药的,等我护理硕士毕业后,我只想脱离护士岗位。”
4.读研收获
4.1 增加科研兴趣和信心。经过访谈发现,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从科研的一窍不通到有所了解带来了收获的喜悦。N4:“读研前根本不知道论文怎么写,经过这一年多导师和授课老师的教导,当论文被录用时真是开心,一下子信心和写作兴趣都激发出来了,成就感满满的。”N5:“做科研差不多就是查文献、做课题、写论文。通过读研的这段时间,课题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以前感觉很难的统计都能学着做,付出了总是有回报,对毕业充满信心。”
4.2 拓展学术交流圈。 有六位受访者认为,读研扩展了学术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分享。N7:“我们一个班和导师都来自不同的医院和专业,想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一样,有利于我们护理和科研知识的查漏补缺。”N2:“工作和科研上遇到的困难现在都可以请教,不需要再绞尽脑汁埋头苦干,做课题也能一起研究,大大扩展了我的学术圈。”
4.3 加强职业认同感。N7:“虽然我还没毕业,顶了‘研究生’的帽子,护士长还是会给我点科研上的任务去管理,也会对我更加信任。”N12:“读研后我统计学的不错,科室里的护士,也有些医生遇到的统计问题会来咨询我,被别人认同的感觉很好。”N10:“现在也会在院内授课,对同事提出的问题也通过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帮助解决,能被领导和同事更加认同。”
讨论
1.提升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系统。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都身兼数职。如何在照顾家庭,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做好课题和论文,完成毕业等等需要协调好家庭、学习、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往往是大多数研究生都会面临的难题[7]。对于医院来说,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工作上的便利。比如:定期召开座谈会,给其创造机会相互交流,通过鼓励、引导、分享成功经验等情感支持来减少其焦虑、失落等不良情绪;定期在院内举办护理科研沙龙、讲座,或者优先给予外出学习机会,激发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灵感和学习热情;在日常排班上给予适当的照顾,保证能有时间上课;对于学校来说,应多维度的考核和评价学生成绩,除了必要的论文和课题外,应把读研期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奖励纳入研究生学习考核内容,从而减轻读研负担,增加工作积极性。从以上几方面提升对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支持体系,才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作和学习满意度,增加在职研究生留职意愿,最终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8],实现患者、医院和护士的多赢发展。
2.优化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由于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尚不成熟,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也无统一的培养标准,导致多数高校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计第一年理论学习内容近似相同,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没有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生目前的专业方向,也没有考虑到在职护理硕士边工作边学习的读研模式,这对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素质是十分不利的[9-10]。鉴于此,我们应:①提高课程实用性。通常在研究生阶段,科研选题和论文撰写都是读研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也是目前临床护士最薄弱之处,因此,应相应增加这方面课程内容。②围绕专科方向设置课程。护理专业硕士需要直接参与临床实践,所以研究方向应与临床实践的领域相符合。我们应安排危重症护理、慢性病护理、糖尿病管理、老年护理等研究方向和相关课程,使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真正与临床和国际接轨,最终让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与培养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d nurse,APN)相并轨[11]。③引入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本研究发现,一方面,在职学生认为固定周末上课对临床护士困难大。另一方面,下夜班去读书,感觉很累,读书效率也差。这与曾文等[8,12]研究结果一致。所以探索新的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方式势在必行。在当前网络时代信息迅速发展的便利下,我们应大力尝试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推广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授课形式,使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更加具有灵活性,自主性。这样既解决了在职学习集中授课难的问题,也使课程主题突出、上课时间灵活、传播广泛、交互性强。
3.明确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定位。访谈中大部分人对其今后职业定位模糊,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体验和以后专业发展局限。明确的职业发展是提升护士实践能力,增加护理人员满意感、责任感与忠诚度的重要方法之一[13]。目前,国内护理专业硕士还很缺少,国内大部分医院也未针对护理硕士制定相关的职业定位及规划[14]。通常将其安排在护理部等管理岗位,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专业硕士的作用。而目前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常工作已大于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专科经验,并且与读研期间研究方向相关,一般无须再次进行临床科室轮转。更应该注重临床实践,塑造临床专科型高级实践护理人才,所以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制定针对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规划,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平台。鉴于其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并结合作为护理硕士已拥有的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循证思维能力,我们应大力引导其向高级实践护士发展。国际护士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建议高级实践护士必须具备硕士学位[15]。而且有研究[16-17]证实,APN在减少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预后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相信以后对护理专业硕士进行APN的培养也将成为护理教育的一种趋势[18]。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深入访谈,深入了解其在在职学习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期能为护理硕士和护理研究管理者提供借鉴。由于本研究访谈对象只在一个地区和班级进行,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纳入其他城市高校的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结合定量研究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