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道218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优选

2019-02-25

中国公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陷性黄土路段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在土的自重压力或土的附加压力与自重共同作用下,土的强度显著降低,易引起湿陷变形。这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又不均匀的变形,具有突变性和不可逆性,会造成工程严重变形甚至损坏。

本文以国道218线公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优化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保证处理方案的可实施性。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国道218线公路工程,位于新疆伊犁河谷,气候相对湿润,降雨量较多,在此区域内的湿陷性黄土易引起路基沉降,导致路基路面产生病害。区域内以草场、农田为主。路线布设在新源县北部阿乌拉勒山北坡,呈黄土丘陵地貌。

项目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基本呈连续分布,湿陷等级为Ⅰ级、Ⅱ级和Ⅲ级,黄土层厚度一般为6m~10m;设计中对于Ⅱ级和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段落采用清表后强夯处理,并加强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及防渗处理。在设计中考虑到强夯施工对沿线居民房屋的影响,对路线两侧50m范围内的房屋进行征拆,并计入拆迁建筑物数量表中。

强夯施工进行到沿线房屋集中段落时,沿线50m~200m范围内居住的牧民以房屋受到震动、墙体开裂为由,阻挠强夯施工。在K215+660~K215+750强夯处理段路侧分别先后开挖两道5m深的减震沟后,进行了强夯施工,以验证强夯对沿线牧民房屋的影响程度。由于沿线牧民房屋多为土坯房和简易砖混结构房屋,墙体本身抗震能力较差,距离夯点180多米处房屋仍有震感,导致强夯施工受阻,严重影响施工工期。

地基处理措施

方案比选

根据施工现场遇到的情况,针对以上强夯施工受阻路段提出了五个处理方案。

方案一:对所有强夯受阻路段,路线两侧各50m~200m范围内所有居民(245户)进行临时安置,强夯施工前对他们的住房拍照留证,待强夯施工结束后对房屋进行查验,根据房屋开裂等具体受损情况进行修复加固、拆迁等处理措施。

方案二和方案三:首先对所有强夯受阻路段,根据路基填挖情况,从原地表挖除2m范围内湿陷性黄土,然后进行冲击碾压处理,达到要求后,利用开挖黄土分层碾压回填,然后针对回填措施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方案二为路床顶部0.5m范围内回填土掺配6%水泥加固处理;挖方路基路床顶部除上部0.5m范围内回填土掺配6%水泥进行加固处理外,自路床顶部1.0m范围内采用换填砾类土处理方案。方案三为黄土回填至1.4m处铺设复合土工布,然后再分层碾压回填至原地表;挖方路基回填至1.0m处铺设复合土工布后,路床顶部1.0m范围内换填砾类土处理方案。

方案四和方案五:采取对其中K216+000~K220+700段(90户)、K221+700~K222+400段(19户)、K 2 2 5+0 0 0~K 2 2 6+3 0 0段(2 0户)及则克台立交EK1+240~EK1+820、LJXK0+000~LJXK0+220段(82户)两侧各200m范围内居民分布较集中的路段,长度约

图1 湿限性黄土处理方案(填方路段)

()()5.6km(共有211户房屋)进行挖除换填处理:其他8km(34户)受阻路段房屋拆除后,采用原强夯处理方案。然后方案四与方案二处理方式一致;方案五与方案三处理方式一致。

图2 湿限性黄土处理方案(挖方路段)

图3 湿限性黄土处理方案(半填半挖路段)

经多次评审,最终决定采用造价较合理,可实施性较强的方案五,施工图如图1至图3所示。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现场设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机械、电路等进行检查及维护。施工现场相关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合理布置,同时安装必须牢固,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和操作方式标志牌。当冲击碾压施工时,路基范围内的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记,严禁非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出。应在施工场地内设置相关的安全标语、标牌、彩旗。夜间施工应解决作业面的照明问题,如用电由专职电工负责。

猜你喜欢

陷性黄土路段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常虎高速公路路段拥堵治理对策探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件检测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