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归女孩,用环保快递袋改变世界

2019-02-24鱼儿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2期
关键词:塑料袋商家阿姨

鱼儿

立志做环保

王曦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年薪百万,两年后又去美国深造。

一个周末,她去北京东小口办事。一走进这里,破烂的住房,垃圾堆成山,空气中飘浮着难闻气味,带给她极大的震撼。

偶然间看见几个拾荒者正在垃圾堆里拾捡垃圾,她一时好奇,走过去和其中一位阿姨闲聊了起来:“阿姨,这些垃圾都来自于哪里呀?”阿姨很健谈,爽快回答:“姑娘,一看你就是个有文化的人。你不知道,这里被称为废品村,承载了全北京1/4的垃圾集中回收。”这组数字让王曦非常惊讶:“这么多无法消除又无法利用的垃圾,那将会给地球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啊!”阿姨也连连叹气,感叹道:“是啊,要是这些垃圾可以变成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就好了!”王曦表示赞同。

从那天起,王曦就成了一个环保达人,不吃外卖、不网购,甚至要求自己做好垃圾分类。可她发现,周围很多人包括她的同学,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比比皆是。她知道自己能改变的,也只是沧海一粟。

2016年的一天,她收到了国内父母快递给她的几个包裹。等她打开纸箱,发现包裹完全被塑料袋所缠绕。她想到一个问题,由于网购的快捷和便利,每家每户都能收到很多快递塑料袋,也基本都会随手丢弃。

王曦调查发现,除了“双11”期间的数据之外,在整个2017年,中国快递共消耗近200亿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围着地球赤道可以绕280圈,把它们一个个摆好,可以摆满一个足球场、一幢14000层高的大厦,而中国最高的大厦也就100多层。更可怕的是,这些塑料袋都无法降解,只能自欺欺人地将它们烧成灰,埋进土,或是扔进大海。触目惊心的数据,坚定了王曦要做环保事业的决心。

“蔚路循环”计划

2016年4月,王曦毅然回国,开始为她的环保事业做准备。但事业刚开始,就出现一只“拦路虎”。快递塑料袋一包100只,一只4分钱。看到这个数字,王曦有些崩溃。想要取代一个东西,无非两点:要么成本更低,要么有附加值。

但是,一只几分钱的快递塑料袋,几乎不可能再找到比它价格更低的替代品了。而它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保证包裹的完整性,附加值又从何说起呢?

想到这些,王曦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这件事情,好像不可能完成。

但她又不甘心放弃,找了很多朋友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朋友的建议和她的苦心琢磨,坚定了她的信念:这件事情,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还要彻底解决。

于是,筹备了大半年之后,2016年12月,“蔚路循环”计划正式启动。“蔚路循环”是通过推广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并为它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来解决一年数百亿个的快递塑料袋垃圾问题。“蔚路循环”已经设计出可循环使用30~50次的环保循环袋,还有方便消费者归还的蔚路循环桶。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蔚路循环袋材料的环保安全性可以达到瑞士蓝标认证,且生产过程中无“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产生。

结构设计上,循环袋尽量保证不影响电商卖家的打包效率;消费者收到包裹后,可以轻松拆包并歸还。

在循环使用30~50次后,循环袋即使破损,也将被收集起来,要么再加工成新袋子,要么在堆肥条件下安全回归大自然。

但这个环保袋并不是免费的,作为消费者,需要为循环袋缴纳一次性押金9.99元,并在每次归还时缴纳0.5元。也就是说,当你决定使用“蔚路循环”的环保袋,就需要你完成两件事:1.归还它;2.为它买单。

一次,王曦和一位知名企业家谈到这个理念时,企业家直摇头,直言不讳地指出:“王曦,你不应该向消费者要钱,你应该向淘宝、京东这些大企业要钱。”但王曦却坚持认为,环保事业需要可持续发展,单单靠淘宝和京东一些大企业,是不会走得太远的。要解决一年数百亿个,而且数量还在不停增加的快递塑料袋,环保成本一年需要几个亿,哪怕是马云把他全部的身家都拿出来做,也就只能做10年、20年。

也有很多人说,环保是国家的事情。但国家的收入来自于税收,如果国家来付这个钱,在已规划好的财政预算下,势必会增收新的税种,让所有人来承担。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从消费者做起?这样就能清楚知道,自己为环保花了多少钱,承担了多少责任。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不代表人们接受了,就会为此买单。刚开始向别人介绍蔚路环保袋的时候,王曦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行,这不适合我们,你找找别家问问吧。”还有的商家,听说要改系统,话都不让她说完,扭头就走。也有一些比较温和的商家,愿意听听她的想法。结果,在听说需要将普通快递和由环保袋包装的快递分别收发时,马上惊讶地来一句:“太麻烦,我们可做不了,你赶紧走吧。”

王曦能够理解这些固执的商家,一个全新的理念,又怎么能轻易接受呢?

她在某大学里做试点,用最常见的“奖励法”来测试:只要你归还一次环保袋,就可以随机抽一次0.1~99元不等的红包。然而,归还率不到5%。

王曦似乎黔驴技穷,讲人情,没人听;砸红包,没人信。那段人生最灰暗的日子,王曦暗暗鼓励自己,人生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坚定信心后,她又开始一个个重新回访。商家不同意,就自己做方案,解决他们的顾虑;学生不还袋子,就重新调整测试方法,取消奖励,直接告诉他们这个袋子是要买单的。

听起来没什么用,但实际却很有效果。用了王曦的方案,商家发现,原来分开包装和发放也不是那么难,再加上她的“难缠”,很多商家最后都愿意去尝试。

而学生们在跳出了“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怪圈后,开始衡量0.5元和环保的价值时,王曦就知道,她能赢。

2018年,“蔚路循环”已经在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4所大学有据点了,而环保袋的归还率达到了75%以上。

一切似乎在慢慢变好,但还是会有人说,她就是打着环保的幌子来圈钱。面对这样的质疑,王曦说:“如果这是一件赚钱的事情,那根本轮不到我来做,任何一家电商,或是快递公司,都比我更有资源。”

如今“蔚路循环”已经成为了一个10人的小团队,在浙江杭州下沙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做办公室。

对于未来的目标,这个爱说爱笑的姑娘说:“我期待自己成为环保领域里的一个‘英雄,将‘蔚路循环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塑料袋商家阿姨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加菜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推销
简单快乐
有些塑料袋不能装食品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对塑料袋说“不”
塑料袋:正确还是错误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