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三位一体”基层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2-24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基于民族地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与医学生培养的供需现状分析,医学教育资源的稀缺与基层卫生人力的高需求高质量形成的供需不平衡,卫生人才获得高回报的理性需求与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社会期望形成的供需不平衡,基层缺医少药、人力缺乏与上层医药机构竞争加剧、人力饱和的形成的供需不平衡,是困扰当今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三大供需不平衡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偏僻、经济落后、民族杂居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些难题被加倍地凸显和放大[1]。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高等教育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2010年柳叶刀杂志刊发了长达36页的国际医学教育展望主题报告《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2],提出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的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存在明显缺陷,其问题是系统性的: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以医院为重心而忽视初级保健的作用;专业医学人才资源中数量与质量失衡。”上述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
1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才的社会需求亟待满足 大量证据表明[2]医学卫生人才的数量和可及性对健康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李春燕等[3-4]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社会急需优质医药卫生人才,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和社会经济水平却制约着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5],因为与其他学科相比,卫生人才培养需要耗费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成本。如何在资源稀缺的约束下培养尽可能多的高质量卫生人才,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卫生人才需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体系效率问题。
1.2 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亟待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卫生人才,成为老百姓“看病难”的影响因素之一[6],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体系效果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为导向,对医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革[7-9]。有研究发现[10],适当放宽录取条件、提供贫困生资助政策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难题,因为具有乡村生活背景比具有城市生活背景的医学生更能接受艰苦单调的基层执业环境,然而在具备足够的岗位胜任力后,他们也具有了更强的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于是医学生的就业定位问题就成为解决岗位胜任力后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才的基层服务意识和意愿亟待加强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投资高等教育、获取高额回报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时间和精力成本上看,医药专业比其他多数专业需要更多投入,加上从业后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和风险高,福利待遇和专业发展成为医学生就业的首要考虑[11],同时也造成了边远农村地区和基层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困境[12-13]。对医学毕业生较高的职业道德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基层高层都有风险,去大医院更安全”的心理和现实不利于优质卫生人才的下移[14],但是无论在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医学教育的目的都不应该是高额的金钱利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重塑医学生的就业定位,提高基层服务意识和服务意愿,平衡他们的个性发展、理性需求和强烈的社会期望,是解决岗位胜任力问题后必然面临的伦理性问题。服务基层实际上是对理性人个体经济选择的深层影响,除了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更需要包括就业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几乎整个社会层面的通力合作,这引出了医科院校教育终端的问题:如何将区位劣势转化为就业优势,促进优质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1.4 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才的基层服务环境亟待改善 社会认可的卫生人才是有技术能力、服务标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这是医学教育与卫生行业的灵魂。培养上述技术能力和服务标准需要漫长的教育以及学生与社会的大量投入。从成功的教育到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医学教育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以往的经验显示,毕业生的最终就业由众多因素综合决定,这些因素包括当地的就业政策、学校的地理位置、录取标准、课程安排、激励措施及至关重要的个人价值观、责任感和社会追求[15-16]。大力发展初级医疗保健,构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体系是我国卫生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面向基层、走向基层将是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17]。如何动员高校、政府、社会和社区的力量,探索高校、用人单位和政府联合助学的创新机制,开创医学生基层就业创业的新格局,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完善基层就业政策、简化基层就业流程、规范基层卫生人才管理,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偏僻、人才紧缺的区位劣势转化为地方医学院校的基层就业优势,成为医科院校需要解决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1.5 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增强 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医学院校的学生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创业能力。创业在宏观上的含义即为:创造社会需要的事业。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鼓励学生毕业后经商,而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兴趣的激发、观念的转变、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破除“坐、等、靠、要”的不良思维习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医学卫生人才,是医科院校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问题[18-19]。
2 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三位一体”基层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体系设计的目标和解决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才的需求问题、质量问题、服务意愿问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问题和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医科院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问题,仅仅针对某个方面进行研究不够全面,不能从整体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稀缺、质量不高的系统性困境。只有进行系统性的整体研究,并在实践中实施和验证解决思路,通过“本地培养、本地支持、本地消化”的办法,在卫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整体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约束和卫生人力资源下移的难题。医学教育资源的稀缺与基层卫生人力的高需求高质量形成的供需不平衡,应使用教育教学改革的技术性方法解决。卫生人才获得高回报的理性需求与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社会期望形成的供需不平衡,应使用道德塑造等心理学方法解决。卫生人才获得高回报的理性需求与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社会期望形成的供需不平衡,应使用社会政策方法解决。将“培养基层的岗位胜任能力、服务基层的人才定位、化区位劣势为就业优势、塑造创新创业精神”统称为“三位一体”,旨在解决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质卫生人才的经济性问题(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具备岗位胜任能力的医学生)、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和意愿的伦理性问题(培养“愿下去,要下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基层就业环境的市场性问题(构建“易下去,留得住”的社会支持平台),塑造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解决困扰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难题提供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解决思路和实践方案。
2.1 意识形态强化教育合并理想培养教育解决学生定位问题:“五个融入”引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1.1 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中融入服务基层的思想,帮助学生找准就业定位 例如右江民族医学院办学60年来始终宣传、坚持三个“不动摇”的办学宗旨:坚持扎根老区办学不动摇,坚持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基层不动摇,坚持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不动摇。并将这一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找准就业定位。
2.1.2 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中融入服务基层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指导,实施爱国、爱校、爱家乡、爱专业和爱行业的“五个爱”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1.3 在革命传统教育中融入服务基层的思想,激发学生献身基层、报效祖国 利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政治地缘优势,对学生进行“5年不断线”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服务基层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2.1.4 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服务基层的思想,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使命感 通过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人才需求调查和送医送药下基层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基层缺医少药的现状,感受到基层就业的广阔空间,切实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增强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信心与勇气。
2.1.5 在资助体系中融入服务基层的思想,激励学生回报社会、诚信就业 加大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力度,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就业,引导其心怀感恩,回报社会,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效益:“五个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层就业所需的知识结构 民族医学院校应本着“够用、实用、先进、有效”的原则,以“应用”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民族医药元素,让学生掌握“简、便、廉、验”的民族医学诊疗方法,增强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
2.2.2 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基层急需的医药卫生人才 始终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和基层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
2.2.3 优化教学方法,巩固学生基层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 以项目研究为平台,全面开展了OSBL、PBL和CBL等教学方法改革,促使师生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2.2.4 优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基层工作的适应能力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强化临床技能训练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开辟县级二级医院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早接触基层、了解基层和适应基层创造有利条件。
2.2.5 优化本科生导师制,提高学生基层就业的科研素养。对学生参与导师制提高资助水平,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素养。
2.3 积极利用市场和政府两双手拓宽就业格局:“五个平台”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
2.3.1 构建基层就业政策宣传平台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学校于2014年启动“就业宣传与服务大篷车基层行”活动。加强基层就业政策宣传,让每个学生都知晓和用好政策;宣传基层医药卫生单位情况,提高学生对基层用人单位的认知度;宣传基层单位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宣传学校办学历史,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2.3.2 优化基层就业信息平台 应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网络就业信息平台,新增用人单位数据库管理、用人单位简介和毕业生生源介绍等功能。做好全国就业信息“一体化”服务系统对接工作,及时更新和发布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利用就业信息的有效性。
2.3.3 搭建基层就业招聘平台 通过举办大型校园“双选会”和基层医院联盟招聘会,为毕业生与基层单位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双向选择机会。
2.3.4 构建基层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平台 开通了就业咨询电话,设立了就业咨询窗口。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做好户口和档案托管工作。对参加基层项目计划的学生,学校建立个人档案,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2.3.5 建立基层校友联络与事业发展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学校、在校生与基层就业校友加强联络联谊、合力共谋发展。学校领导经常下基层走访校友,并给予医疗技术和学习培训等便利,让基层就业校友感受到母校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关怀,激发他们在基层“留得住、能发展”的信心。举办“青春耀基层,建设好家乡”系列讲座,邀请在基层就业的校友回校进行基层就业宣讲、先进事迹报告等活动,以活生生的实例教育学生:扎根基层,一样能够干出一番事业。通过校友牵线搭桥,与县级医疗机构建立类似于“校县合作基层医学英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项目的校企合作形式,探索基层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2.4 构建学生党员的全程化培养体系,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借鉴 通过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广西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模式研究、制定学生党员质量考核办法等途径,提升党员培养的主体技能、客体质量,从学生党员培养的生态主体、学生党员客体本身、学生党员培养环境与介体几个方面,通过构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培养模式、构建学生党员的全程化培养体系、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生态培养模式,打造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典范,制定实施学生党支部考核办法和学生党员先锋引领计划,达到创新学生党员培养途径,并优化学生党员培养文化,以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和大学生党支部活力与建设水平,提升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和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
3 启示
3.1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三位一体”基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满足“强基本、保基层、建机制”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对卫生人才的需求,从而解决资源约束条件下医学卫生人才的培养、结构、规模和质量问题。
3.2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三位一体”基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能够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偏僻、人才紧缺的区位劣势转化为地方医学院校的基层就业优势,从而平衡市场冲击下医学毕业生的个性发展、理性需求和强烈的社会期望三者之间矛盾问题。
3.3 推广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三位一体”基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提高医科院校的教育质量、社会贡献和满意度,从而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科院校毕业生的社会支持和就业服务平台。
3.4 打造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典范,实现大学生党支部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开启“三型”党支部学习的时代;实现大学生党支部由单纯享受向自主服务的转变,兑现“三型”党支部服务的承诺;实现大学生党支部由安于现状向开拓创新的转变,激发“三型”党支部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