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跃动的科学梦想

2019-02-24郑莉颖

科学中国人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大奖科学家科学

□ 郑莉颖

一群未曾泯灭好奇心的人聚首,围绕“未来”,奔着百年之约,共筑一场科学的盛会。

2016年1月17日,首届未来论坛年会盛大开幕,同时一个民间倡议发起的“科学大奖”宣布创立——未来科学大奖。从最初的9位科学委员会委员,8位捐赠人,到如今21位科学委员会委员、12位捐赠人、未来论坛33位个人理事及8位机构理事、青年理事、青创联盟成员,未来科学大奖举办四届便已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功不可没。他们,想让顶尖的科学家成为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希望为中国的未来培植科研繁荣的土壤,更立志要做全世界公认的国际奖项……

第四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到来之际,未来论坛理事陈大同、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Program Committee主席丁洪、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刘勇军作为“他们”之中的代表,分别诠释了对未来科学大奖的初心与期望。

回馈:促进科学发现

陈大同是元禾璞华投资会主席,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参与未来论坛”时,他总是会从学生时代的科学梦讲起。

陈大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的春天”号角响彻中华大地,年轻的陈大同也带着对物理学的憧憬,在清华大学,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本科生转变成博士生。学有所成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国、办企业、搞技术。他说,那时候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受技术水平限制,人们甚至连吃饱饭都是问题。而他下乡插过队、挨过饿,更深刻地明白温饱面前,搞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1989年,他选择搁置自己的科学梦想,踏上异国的土地。6年后,OmniVision Technology公司诞生,陈大同作为联合创办人,在那里见证了首颗单芯片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问世。2000年,公司上市的消息余温未散,陈大同已经收拾好行装回到祖国。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一方面国内的产业转型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他考虑着将“硅谷模式”在中国小试牛刀,“21世纪,我们国家站在信息社会的大门口,产业趋势变了,要做高科技产业得有研发……”

作为多年摸爬滚打的“圈内人”,陈大同对国内企业、产业发展看得清晰。他认为,如今中国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在局部领域已经实现同国际前沿的并跑甚至领跑水平,但不能否认的是,基础科学研究还十分薄弱。

“基础科学研究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奢侈”,就像当年科学梦之于陈大同的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他以企业家、投资人的身份去参与,帮助更多的人缔造科学梦,实现中国梦。“做企业这么多年,我们不能只是利用、享受别人的科研成果,把人家的基础研究应用化,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对整个科学发展做一些贡献。”陈大同表示自身能回馈的有限,“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把民间的氛围培养起来,让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将科学家变成主角。我觉得,这可以影响中国的未来。”

投入时间成本、企业资源等是陈大同给予未来论坛的力量。他希望,力量聚少成多能够推动科学探索,促使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家站出来。同时在他看来,科学探索有着“不一定要发现什么”的特点,“好比宇宙学的探索,100年甚至1000年,可能都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太大影响。100种探索发现,最后可能只有一种有使用价值,但剩下的99种代表人类的好奇心、探索欲,这是要培养的,不为功利”。

他很欣喜今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者王小云是一位完全由本土培养却取得了世界级成果的科学家。这让他对中国科技领域的未来发展又多了更多期待。

对于“鼓励探索”的未来科学大奖,陈大同也表达了希冀。他指出,这个年轻的奖项要具备世界级影响力还有20年、30年,或者更久的路要走。面向在大中华区的顶级科学家是它的局限性,也是起点。“有了起点,一步一个台阶,随着大中华区科学家在世界的影响比重攀升,我们期待30年、50年后的未来科学大奖。”

风向标:从大中华区走向世界

“世界上有很多奖项可以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我希望,未来科学大奖能够成为中国获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从中国走出来的科学成果先获未来科学大奖,再得到诺贝尔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Program Committee主席丁洪说。的确,瞄准未来,未来科学大奖更像是对科学研究潜力的认证;注重长远影响力,诺贝尔奖则像是在科学研究成果潜力爆发后,予以表彰。

丁洪

在丁洪看来,将未来科学大奖的品牌做大,不仅是为了打响奖项的知名度,他更多地希望借助奖项的影响力,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教育的普及。他认为,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理应被放在同等位置,前者是对人类知识宝库的丰富,后者是传承科学精神、促进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提高整体国民科学素质,培养年轻人的科学兴趣,是我们做未来科学大奖的初心。未来科学大奖虽然是奖项,但科学教育仍是主要的目标。”

也因此,丁洪既担任了科学委员会首任主席,自去年任职期满荣休后,又成为今年未来科学大奖周的首任主席。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未来科学大奖周的组织工作中。从原来的两三天,到如今整整一周的学术报告,未来科学大奖周如今的在线观看人数已达700多万,其影响力已远播海外。当蜚声国际的科学大家们走上讲坛,台下观众不仅仅包括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还有高校学子、中小学生。他们之中有些人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这里的一场报告、讲座或许担起了启蒙的重任。这样,未来科学大奖平台,也就有了科学传承的功用,让投身科学研究在时代发展中蔚然成风。

汇集报告人、组织报告场次,是丁洪此次的主要工作。第一天24个报告,第二天15个报告……拉来国内外几十位学术大家,顺利完成为期一周的学术报告,靠的是一群人数月的努力。丁洪作为其中一员,透露了一些细节。他说,这需要人脉的积累,也需要未来科学大奖这块牌子的吸引力。因为要把握学术方向,最终确定生命科学、物理、天文、化学、数学、计算机等不同研究方向均有报告人,他们几个月前就开始选择、联系报告人,约时间、商量报告内容。他表示,大部分学者都很忙,有的甚至提前两个月打招呼都抽不出一天。能够抽出时间的,还需要协调报告顺序,以免行程时间有了冲撞。“也多亏了未来科学大奖的知名度,有些学者一听名字,答应得很干脆”,丁洪对此与有荣焉,连那些敲定细节的琐碎工作也觉得轻松起来。

“中国作为一个古国,所占人口比例在世界上如此大,应该在科学上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为了这个初心,丁洪虽辛苦,却一直乐此不疲。

潜力:做有生命力的科学

“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在整个高科技研究上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赛诺菲集团全球研究部总裁、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刘勇军说。现阶段,高科技产业已经使很多企业家取得成功。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深有感触,他也更乐于去做一些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譬如,参与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工作。

刘勇军

刘勇军是世界级的免疫学家,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接受博士后训练,于1991年进入工业界。谈及2018年加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他调侃自己被选中的原因。“我觉得找我,大概是因为我是几个人中唯一一个从工业界来的免疫学家,而且还当过大学教授,与大学有合作关系。”

自2019年5月份开始的评选过程,刘勇军全程参与,没落下一场会议。他回忆说,因为委员会的委员们分布在不同区域,所以多数会议都是赶在周末。“这是影响几代人的事情,我们都非常高兴能参与进来,每个人都很忙,不过这件事值得花时间做。”

作为生命科学奖奖项委员会的委员,刘勇军着重强调了“生命力”。他表示,生命科学是多样性的,在不同学科中,世界上还有很多关于生命的难题,比如脑科学、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等诸多相关疾病等待新疗法、药品的产生。“这次的获奖人邵峰,他是做免疫学研究的,这也是我的专业。从委员会的职责来讲,我需要给其他委员解释明白他的贡献,以及他的发现对整个生命科学的意义。”科学发现与社会应用之间存在弯弯曲曲的距离,但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它的价值在于开启了一个新的生命力。

未来科学大奖亦如此。它开启了青少年走进科学的大门,让逐渐积聚的科学兴趣、能力更有成长的爆发力。赋能未来,一切,为了跃动的科学梦想。

猜你喜欢

大奖科学家科学
2022 中外玩具大奖
我中了秋天的大奖
幸运大奖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这些照片没有一张得大奖,却感动了无数人……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