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具有乡土特色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尝试

2019-02-23李文泮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挖掘乡土美术

摘 要:实施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便是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師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种乡土特色资源来辅助美术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进而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挖掘;乡土;美术;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非常有必要。但是怎样才能根据地方特色去挖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现将本人的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以期共勉。

一、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上好一节美术课,老师除了要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教具外,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及对本地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那么,哪些废旧资源可以被我们再开发、再利用呢?譬如:在材料方面,如旧年画、废旧挂历,既可以用于让学生欣赏,又可以用于他们的手工制作,背面还可以作为学生绘画、剪纸的原材料等;一些常见的饮料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于手工和挂饰制作,另外还可以做成笔筒以及花瓶等;又如绿豆、瓜籽、石头类等,我们可以拿绿豆、瓜籽用来做粘贴画及物体的造型;鹅卵石也可以让学生学着堆砌小房子;再如随处可见的树叶、树皮、杂草及藤条类,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一些手工小制作;还有红土,我们可用于作泥塑、雕像造型。

如:在上三年级上学期的《变废为宝》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玩具或手工作品的任务。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地在家里找到了一些可利用的小物件。如:报纸、废旧光盘、小木板、易拉罐、细铁丝、泡沫白板还有一些饮料瓶子等。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利用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做成了自己喜欢的手工小制作,如:有的同学用报纸和细铁丝做成了一架飞机;有的同学用饮料瓶盖做成了一个个随风飘响的风铃;而有的同学却用废旧光盘和铁丝做成了一辆独轮车;还有的同学用易拉罐做成了一个烟灰缸等。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我还播放了一些轻音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作,进而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积极创造,进而和他们积极展开交流:“用这些废旧材料还能做一些什么?”“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奥秘?”一时间,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在他们小手的巧妙利用和精心制作下,都化“腐朽为神奇”了……

在课后,很多学生都拿着他们的手工小制作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的作品怎么样?”“老师,我想把这件作品送给您,放在您的桌子上。”“老师,我以后还要做出更好看的作品。”

在这次“变废为宝”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不仅为我们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更使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更使他们知道了在平时的生活中不间断地收集、整理、寻找可利用的废旧材料,通过自己动手改变作品的创造,从而在生活中进一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他们从小便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这样在无形中,对学生也进行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教育。

二、 发掘资源,活跃课堂

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条件,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更是我们当下美术教学的一个方向。我们的家乡自然环境优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结合更是学校美术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建筑》中列举了诸如故宫、长城、北京天坛、颐和园、苏州园林等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建筑。我在教学时,一共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便让学生观看了中国古代一些经典建筑的艺术图片。第二课时,便让全体学生观看微视频《美丽的民勤》,视频中以文字、图片、说明等形式介绍了我们家乡民勤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并且我还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出示了由县电视台制作的家乡民勤的风景名胜(如红崖山水库)、古建筑(瑞安堡)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欣赏、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非常高涨,更是特别浓厚。在课后,我便引导学生让他们尝试对照红崖山水库、瑞安堡的图片进行线描绘画……

三、 寻觅资源,拓宽视野

乡土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乡土文化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我们的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把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进一步使学生们做到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他们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创造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平时的节日风俗是美术教学宝贵的素材库,因为它是人们特有的精神与实践活动。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拍下了一些照片,有秧歌社火表演、元宵花灯、灯谜展、舞狮子……但是最多的还是花灯,所以在教学《民间美术》这一课时,我首先将这些照片运用到大屏幕上一个个地播放给学生看,他们看得非常仔细,我顺势引导学生对花灯的一些造型、色彩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同学们一个个都非常兴奋,这样一来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挖掘并利用地方特色教学资源运用于教学的一些初步尝试。但是美术教育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索,乡土特色和文化更是美术教学中取之不尽的源泉,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会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美术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

李文泮,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街小学。

猜你喜欢

挖掘乡土美术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