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途径

2019-02-23纪智万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摘 要: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借助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材料令学生对国家、世界的发展历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科学分析能力。历史感可以说是学生对历史的一种自我感受,也是对历史的态度。因此在进行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时要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再辅以直观、真实的文献史料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使学生更为清楚地去了解认识某些历史事件,获得十分深刻的感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感培养

一、 引言

首先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出发,了解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历史的兴趣十分高涨,但是一到课堂对历史进行学习时就缺乏足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历史感需要比较充裕的时间,因此要重新规划部分学校在历史课程上对课时的安排,也要利用其课余时间。其次本文从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景引导、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增强历史感、将学生的历史兴趣与历史感的培养进行有效结合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历史感的具体途径。

二、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改革调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进行引导的原则。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中生并没有将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例如,虽然许多学生对文学、影视等领域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历史知识愈来愈感兴趣,但是一进入正式的历史课堂,他们还会一知半解。再加上历史教学中所接触的对象都存在于过去,无法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利于他们进行记忆和思考。因此,历史教学本身就存在间接性的特点,若是教师再一味地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就会令历史课堂显得愈加枯燥,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思想的目的。

学生历史感的培养,就是不断让他们端正对历史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现实、思考未来。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记忆历史知识,并没有从真正地领悟学习历史的乐趣,与也无法学习到历史教学带给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方式。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感的具体方法

(一) 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景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当情景引导的方法,是培养历史感十分有效的手段。考虑到历史教学的间接性以及教材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十分抽象,较少的历史细节不利于在学生的脑海中还原出清晰的历史场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对于具体情境的设立需要从教学指标与实际的历史知识内容出发,提前做好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安排,设立好场景之后将同学带入其中,从而凭借这些情景、气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加深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卓尔不群的雅典》这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雅典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与我们现在相差较远,教师就可以选取“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民主生活”这一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挑选同学扮演帕帕迪、苏格拉底、帕帕迪的妻子、监察员、法官等角色,并且分别思考帕帕迪为何会放弃农活,参加公民大会?帕帕迪的妻子为何会被拒绝进入公民大会?苏格拉底之死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身临其境去感知和探究历史,真正地去思考问题培养历史感。

(二)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增强历史感

由于给历史课程所安排的课时较少,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足以令学生充分了解清楚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在课堂上对历史问题和事件进行讨论。这一活动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规划好时间深入地学习了解,同时还能够形成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进一步地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出良好的历史感。

例如,在有关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一辩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准备,同时通过课堂上激烈的辩论来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其中,也能使学生充分地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等等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记忆,提高历史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三) 将学生的历史兴趣与历史感的培养进行有效结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愈来愈多的历史事件、人物被拍成电视剧、电影的形式之后受到大众热烈追捧,许多学生也在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做好学生历史兴趣与历史感的培养,在课前备课时寻找到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视频、图片、故事等等,同时也可以以当下的热点为突破点,针对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设计,不断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思考历史事件来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电视剧中许多情节都存在歪曲历史的现象,编剧和导演的主观意识容易导致其中的道具、人物出现与历史内容不相符的情况。某些电影及电视剧中的情节全是艺术改编过的,与历史史实有差异,但是它们所表达出来的一些精神与态度符合当下潮流,值得学习借鉴。

四、 结论

结合本文,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积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历史教育价值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景的引导,并且将史料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运用进来,在不断加强对历史事件记忆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得较为良好的历史感,为其未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历史学习和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注重历史兴趣与历史感的结合,从而在课堂的学习中有更丰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伟星.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洞察力的培养[D].扬州大学,2017.

[2]周菊萍.利用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感的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103.

[3]饶雪花.中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纪智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