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引导策略探究

2019-02-23沈秀红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方式,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段的年龄、心理、学习的实际状况,有效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引导策略,在创设情境中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思维训练中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在学习问题引导中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进行学法迁移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充分发挥自由的主动积极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引导策略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充分发挥自由的主动积极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因此,我们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教师单一的讲解发问为师生互动,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交流。确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充分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在创设情境中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最为有效的内驱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与学情特点,合理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学生在数学学习情境中,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思维活跃,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新知识。例如,教学“认知图形(一)”时,我创设了下面的数学学习情境:同学们,数学的学习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处处可以学数学,不是吗?同学们,请你们在教室里找找有什么物体是“长方体”大家找一找,数一数,认一认,明白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对它是多么的熟悉呀!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时,我让学生每人带10元钱,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买两样商品,然后把电脑小票带到班级中来,上课时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顿时,课堂上气氛活跃,同学们兴趣浓厚,准备发言。此时,我请同学上台来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正确的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结果轻松的掌握了这一课的内容。

二、 在学习思维训练中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候,一节数学课教学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点燃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在教学中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都是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的方法。例如:数学应用题进行扩充训练,把应用题变成简单和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小红有12本书, 两人共有多少本书?”学生可以补充直接式或间接式条件:(一)小明有13本书,(二)小红比小明多(少)2本,(三)小明比小红多(少)2本,(四)小明的本数是小红的2倍……经常这样的训练学生,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广阔的天地,任其遨游,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多维度”的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就会体现在遇到一道数学练习题目,学生就会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这道题解题的思路切入点在什么地方,解题的过程要运用到哪些条件,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学生思维的深度就会体现在如下过程中:1. 为什么要运用到这个解题的条件?2. 解题的关键是什么?3. 怎样验证解题的正确性?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且解题的思路也会内化为学生思维的建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高。

三、 在学习问题引导中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这些学习问题就是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如教学“生活中的小数”这一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这样引导:1. 引导学生收集跟“生活中的小数”这一数学知识点有关的生活例子。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如买东西用到“六元八角”怎样用小数来表示呢?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探究。3.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有效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 在进行学法迁移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有效运用,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例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相关知识,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引导:1. 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物体牙膏盒、月饼盒、粉笔盒、魔方、乒乓球、积木等各种形状的物体,这些物体的选取以便为下面进行“认识物体和图形”数学知识的引导做了充分准备。2. 进行分组,按照学习小组,每四个人为一组,并规定了合作学习规则,一个同学摸出一件物品,其他三个学生说说物品名称及这种物品属于哪种图形,说错的同学负责下一次摸出物品任务。3. 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4. 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入認识物体与图形的关系。这样,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展开思维活动,这也是凸显学法引领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低年级的看图列式计算中,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小声地把题意说一说,同桌互相“此言差矣”一说,逐步提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的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识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在学法的引领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传金.试析数学课堂中学生主动性的激发[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3):112-113.

[2]林雅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02):43-44.

作者简介:

沈秀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诏安县南诏中心城内小学。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