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体会
2019-02-23张丽丹
摘 要:提问是语文课堂的“常规武器”。有益的提问,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效的提问,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实现教学反馈,优化教学效果。“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应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呢?
关键词:语文;课堂;体会
一、 课堂提问要有的放矢
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注入式的“满堂灌”逐渐被淘汰,课堂提问普遍受到重视。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不分轻重主次,一堂课下来,从头到尾“满堂问”;学生不是不知所云,什么也没学会,就是抱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说,课堂提问应当有的放矢,这个“的”指的就是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之处,是学生疑惑不解或容易疏漏的地方。设计问题要从教材的思路、教学目的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把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拎出来,把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或容易疏漏之处点出来,才能纲举目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教课文《师说》第二段可设计提问:第二段用了几个对比?怎样对比?这样对比有什么作用?这样的提问,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如《故都的秋》中,针对北平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清”“静”与“悲凉”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景物、哪些语句上?这个问题能让学生探索疑问,寻根究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针对学生容易疏漏之处,可提问: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容易忽视的暗线点出来。所以,课堂提问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点、难点上来,吸引到疑问之处和容易疏忽的地方上来,让学生定向思考,深入钻研。做到少而精,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二、 提问的角度要新颖
走进语文课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提问:这个字解释成什么?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有何写作特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种提问,抑制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笔者认为,提问的角度应该新颖些。角度新颖,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自然事半功倍;其次,角度新颖,角度必然多变,它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再来,角度新颖,提问时必然多用曲问和逆问,即提问时多拐个弯儿,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必须开动脑筋,通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思维的流程也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成功的教例:请看教读《愚公移山》时的两段问答:(1)师:愚公年龄多大?A. 九十岁 B. 不到九十岁 C. 九十多岁;生:选B;师:你怎么知道?生:“愚公年且九十”,“且”就是“將近”的意思。(2)师:愚公移山时有个遗男来帮忙,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生:七、八岁。师: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生:从“龀”字知道。“龀”字的意思就是换牙,换牙时,约七八岁。这两处问答,设计得十分新颖,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提问角度的新颖性,有较大的思维价值。
三、 提倡学生驳问
课堂提问,除了教师问学生外,还应该包括学生问(质疑、驳问)教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驳问,据统计,《论语》记载孔子与学生间的问答有117次,其中学生向孔子提问105次,学生之间互相问答11次,仅有一次是孔子提问学生。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许多驳问是有独到之处的:学《木兰诗》,学生质疑:“同行十二载,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假的,不说别的,只要一洗脚不就露馅了?那古代妇女从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学《谈骨气》,学生反问:文章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当然有男有女,可这“大丈夫”是指有志气或者有作为的男子,那么,女的呢,她们算不算“大丈夫”?对于这些有创见的驳问,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表扬,及时引导,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对于那些稚气可笑的甚至是不正确的驳问,我们千万不要泼冷水,不要歧视、打击,因为这是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结果。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倡学生驳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及时发现教学的不足;提倡学生驳问,还能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新人。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是广大教师艰苦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我们相信,广大语文教师只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心理,注意营造轻松的提问气氛,就一定能设计出种种有创意的课堂提问,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张丽丹,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