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2019-02-23陈晨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

摘 要:近年来,游戏化在全球开始风靡,通过游戏化与课堂的有效整合,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自主且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小学生特征;教育性与游戏性

我国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头悬梁,锥刺股”等一系列古人勤奋学习的古训与传说,在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绝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和娱乐是相对立的两部分。因此,中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数有乏味、呆板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人们开始反思并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原因與教学过程当中缺乏游戏状态有着很大关系。施教者应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游戏精神融入教育活动当中去。近年来,众多人的目光聚集到了“游戏”。领导、专家、校长、教师、家长的话题开始围绕着游戏,探讨是否可以将游戏运用到教育当中去,让学生学习更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文艺理论家贺拉斯便在《诗艺》中提出有关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的教育方式。因此,游戏化教学并不是毫无根据。

游戏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全课堂参与式学习,重视课堂教学的游戏性与趣味性,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热爱学习,做到了寓教于乐。

一、 游戏化学习的涵义

游戏化教学就是利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教师通过利用学习者对游戏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游戏作为知识的传播工具,使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更加主动、愉悦。游戏化教学脱离传统的、刻板的教师单向说教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主动、积极的环境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游戏化教学,旨在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 游戏化教学的主要对象

游戏化学习面对的对象主要为7~12岁阶段的儿童,正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绝大多数取决于自身的兴趣与外界刺激。若学生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教育教学的意义就十分渺茫。兴趣是促使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施教者需要采用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外界刺激”——游戏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界刺激”包括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的教育与鼓励以及施教者的教育方式等等。兴趣是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产生的,因此,游戏化教学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游戏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主动并富有成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自身的浓厚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才能使学生愉快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

三、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

小学生的成熟度低,他们大多数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在45分钟的课堂上,想使小学生全神贯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说教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当中效果是不佳的。在小学教育教学时期,激发学生兴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施教者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游戏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施教者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鼓励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

当前的学校教学,受残余应试教育影响,仍有很多学校以及家长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游戏化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促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促进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有利于小学生的课堂教学。

四、 游戏化教学在课堂运用的形式

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游戏”与传统意义上的“游戏”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学过程中的“游戏”,不应该只是盲目的娱乐。教学过程中的“游戏”应更加强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是需要提前做好组织工作的,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应注重利用学生的兴趣将知识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学生。应该实现“游戏”即“学习”,“学习”即“游戏”。

其实,课堂教学游戏化不只是设置游戏来进行教育,其关键在于将游戏精神融入其中,例如在语言表述方面,拒绝刻板的说辞,运用游戏化语言引起学生兴趣,如“你懂的”“amazing”等;在活动形式方面,拒绝传统的说教,运用游戏化的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如“一站到底”“最强大脑”“极限冲关”“我就是演员”等等;在教学情境方面,拒绝严肃的课堂,营造游戏化的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如自由、轻松、民主;在教学内容方面,拒绝单纯讲述书本知识,增加游戏化的内容,如讲解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

游戏化教学不是简单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它要求教育者根据受教者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也并非是对传统教学严肃性的全盘否定。游戏化教学必须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能出现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现象。不然不但不能起到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反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好游戏化教学的尺度。平衡好教学过程当中的“教育性”与“游戏性”在正确发展游戏化教学中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教育的领域中,游戏除了提供互动情境,更能够通过具有挑战的、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去,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转变。游戏化教学,在促进小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响应了素质教育观,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耘等编著.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卞春艳.谈谈游戏化教学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3.

作者简介:

陈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游戏化学习
具身认知与游戏化学习:成人培训的回归与创新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游戏化学习与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
探讨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美术活力课堂”构建
一次游戏化的探究式化学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