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火山群对古人类活动与用火的影响
2019-02-23金宇飞
金宇飞
(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437)
大同火山群与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分布在桑干河流域。大同火山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和阳高县境内的大同盆地内,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大多分布在其东面的河北省阳原县境内。这是相邻的两大区域,譬如坐落在阳高县许家窑村与阳原县侯家窑村之间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其文化层之下就叠压着火山喷发物的原始堆积[1]。大同火山群与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的活动期,都发生在更新世。这一现象不应该看作仅仅是一种巧合,而可能存在着一种特别的原因。
1 活动期及其对比
大同火山群,有大小火山共计31个。大同火山群以陈庄-许堡断裂为界,在物质组成、地貌形态上截然地分为南北两大区(养老洼以东的火山属于南区)。南区火山的喷发方式以比较宁静的溢流式喷发为主,北区火山喷发则以剧烈的爆发式为主[1]。
大同火山活动年代的测定,由于取样的不同,不同研究者给出了一些不同的数据。
郑宏瑞等提供的数据:大同地区的火山活动分为3期,第一次火山活动始于早更新世末期700ka前;中期为400ka前,也是高潮期,且遍及盆地东西两区;200ka前的南山喷发为第三期[2]。
赵华等测定出了两期:一期发生的最小年龄为17万年左右,一期在距今8.5万年左右[3]。
胡小猛等认为:火山活动曾经历4个活跃期,每个活跃期期间有多次密集的火山喷发。4个活跃期的开始年代大约为早于0.90 Ma BP(第一活跃期)、~0.47 Ma BP(第二活跃期)、~0.31 Ma BP(第三活跃期)和~0.09 Ma BP(第四活跃期)。黄土沉积剖面中还记录了区域北部有一个发生于~0.19 Ma BP的活跃期[4]。
将上述大同火山群活动期数据,加上刘杨[5]和卫奇等[6]给出的泥河湾更新世人类活动的年代数据,合并后见表1。
2 解释与讨论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泥河湾古人类的活动期,与大同火山群的活动期,几乎是完美地错开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泥河湾古人类遗存会出现明显缺环,譬如自70万年前至32万年前的那么长一个时间段,因为这个时间段恰恰是大同火山群的活动高潮期,这时的古人类选择离开泥河湾而向外迁居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解释。泥河湾古人类外迁的目的地,可以从周边的遗址中去寻找,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表1 大同火山群与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的活动期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年代测定,由于取样不同,得出若干数据。夏明测定的数据为50万年到23万年前[7],2009年中美学者联合测定的数据为78~68万年前[8],陈铁梅等对中美学者的数据修正为69万年前[9]。综合以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延续时间定为距今69~23万年前。而这一时间段恰好填补了泥河湾古人类遗存的缺环。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太行山北段东坡。泥河湾位于太行山的西北麓。两者之间隔着一座太行山。
当大同火山群进入活动期后,古人类就迁徙到了太行山东,找到了这个落脚点,以躲避火山之灾,因为这里可以很好地屏蔽掉大同火山喷发的干扰。或许,当大同火山群进入活动期后,为躲避火山之灾,动物都逃到了太行山东北麓的华北平原,而古人类也就逐动物而迁居,也跟着来到了太行山东,并找到了这个落脚点。从上新世到第四纪晚更新世,由大同蔚县阳原和涿鹿延庆盆地组成的“泥河湾盆地”一直和华北冲积平原保持着近于同一水准面,晚更新世末燕山山脉才整体隆升[10]。因此,在中更新世,泥河湾至华北平原之间的通道还是比较平坦好走的。而当大同火山群活动期结束后,动物又大批来到了泥河湾,而古人类也同样是逐动物而迁居,又来到了泥河湾。
3 假设与讨论
为什么大同火山群一旦不喷发了,动物和古人类就又聚集在了泥河湾?
可能的假设就是,即便是在大同火山群的非活动期,大同火山群及其周边还是相对温暖的。上表所列的火山活动期,是指有明显的熔岩流出或喷发的痕迹。如果只是散发热量或者熔岩没有流出或喷发,那就是火山的非活动期。
而大同火山群究竟有多少座火山,至今还是存在争议的。譬如,有研究者认为,大辛庄有2座火山,经实地调查,只有玄武岩高地,未见火山机构,不能肯定是火山。许堡北11018高地,实地只见渣状熔岩火山砾石堆积,相对高差不过20 m,未发现火山机构[11]。
这些争议反映出了大同火山群的特别之处,就是这里有很多类似火山,但却看不到火山机构,也就是没有明显的熔岩流出或喷发的痕迹。而这种现象似可表明,无论是在活动期还是在非活动期,有些火山可能只是形成了熔岩湖而从未流出过熔岩,有些可能仅仅是散发热辐射的地质裂缝,没有最终形成火山机构。总之,不管怎样,大同火山群在几十万年的时间段里,应该是一个地热丰富的地方,持续散发的热量温暖了周边地区。
因而,依傍在大同火山群周围是温暖的,这在更新世这样的全球气候最冷的时期里尤为难得。虽然泥河湾地处北纬40°,但这里却比其他地方更为温和,利于植物的生长,利于动物的生存,也利于古人类的生活。
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深入研究,也已再次证明了北京猿人已经长期用火[12]。那么北京猿人的火源在哪?至今尚无文献表明北京猿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那就只能假设他们的火源来自大自然。
虽然当代也频繁发生森林或草原火灾,但大多数火灾都是人为因素所致[13]。对于某一区域来说,雷击火灾终究属于偶尔才会发生的事件[14]。古人类发现火和使用火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雷击火灾的数量是否足够是十分关键的。而且,即便是懂得了用火,但是能否长期保存火种可能更为关键,以确保薪火传承几十万年。或者,在古人类活动所及区域内,总是会在火种熄灭后不久就会发生雷击火灾,以确保能够及时续火,而这样的机遇也必需连续好运几十万年。如果火种不慎熄灭,并且一直到会用火的那些人都去世时,仍未发生雷击火灾,那么用火技能必定失传,而且不会再重生。总之,人类用火若完全依赖于取自天火,终究不是几十万年之大计。
暂且不论其他地方古人类用火是否取自天火,仅以周口店遗址已经长期用火为证,至今尚未有迹象可表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火源也是取自天火。无论用火的起源地在哪,除非已经能够人工取火,任何地方的古人类能够长期用火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个长期而稳定的火源。而大同火山群恰恰就能够成为这样一个长期而稳定的火源。
如前所述,大同火山群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火山喷发以剧烈的爆发式为主,南区火山的喷发方式以比较宁静的溢流式喷发为主。溢流式喷发,就是地下的熔岩是从火山口流出来的,而不是向上喷射。而且,大同火山的相对高差大多只有数十米,小的不过20米[11],如此超小型的火山,在整个地球上也是极罕见的。大同火山群跟地球上的其他火山无法相提并论。
然而,正是大同火山群与其他火山的这些不同之处,这就给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提供了长期的近距离观察火的良好条件。火可以御寒,这应该是古人类对火感兴趣的真正起因。在更新世的寒冷日子里,大同火山群可能是古人类经常来取暖和玩耍的地方。经过相当长时间对火有意和无意的观察甚至是玩耍,古人类开始不怕火,开始认识火,开始使用火,开始控制火。而持续活动和散发热辐射长达几十万年的大同火山群,也为古人类随时取火提供了方便。
因此,对于泥河湾和周口店的古人类来说,大同火山群是一个长期稳定的火源。或者说,泥河湾和周口店的古人类的用火,应该是取之于长期稳定的地火,而不是取之于偶发的天火。
4 结语
大同火山群是地球地质史上罕见的超小型火山,其中最大的相对高差也只有几十米。大同火山群既有喷发型的,也有溢流型的,还可能有熔岩湖型的和一些地热裂缝,丰富的热量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持续的温暖。
大同火山群在更新世的活动和未活动,对生活在泥河湾的古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火山在活动期时,古人类就迁出泥河湾,表现出了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的缺环。当火山未在活动期时,古人类又返回了泥河湾,表现出了古人类与火山活动之间的完美错开。
大同火山群,也是便于接近的超小型火山。这就给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能够长期的近距离地观察火、认识火、使用火、随时取火提供了可能和方便。而对火的长期使用,增加和提高了古人类狩猎、防卫、熟食、御寒、祛湿等各方面的能力,继而促进了大脑进化和体毛褪化。
如果说,制造和使用石器需要使用手,从而使得古猿进化成了直立猿人;那么,火的长期使用,应该是直立猿人进化成智人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