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苹果郁闭园光效结构优化改造关键技术
2019-02-2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王金政薛晓敏韩雪平
文/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王金政 薛晓敏 韩雪平
山东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多万公顷,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发展栽植的。其中,90%以上的果园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正处旺盛果期或盛果后期。目前,这个时期建立的苹果密植园绝大多数已经郁闭或严重郁闭,造成管理困难,通风透光条件不良,病虫害发生较重,总体果品产量、质量水平不高,制约了苹果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产业技术瓶颈问题。所以,系统研发苹果密闭果园优化改造技术,对于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苹果生产技术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参考发达国家苹果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成果,结合作者在苹果标准园创建、优质高效生产结构、郁闭园改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在系统调研分析近10年来山东苹果主产区郁闭园改造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总结提出山东苹果郁闭园改造的关键技术。
一、预期目标及技术参数
郁闭果园优化改造完成后,果园光效结构和产量质量基本实现如下预期目标和技术参数。
㈠预期目标
⑴行间作业带保持在0.8~1米以上(山地梯田果园株间枝头距0.5米以上);⑵果园覆盖率控制在75%左右;⑶树冠透光率达到25%以上;⑷667平方米产量保持在3000~4000千克;⑸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㈡主要技术参数
⑴留枝量:7万~8万条(短枝型品种密植园8万~10万条);⑵选用树形:小冠(大冠)开心形、改良纺锤形;⑶主枝数量:小冠(大冠)开心形4~6个,改良纺锤形8~10个;⑷叶幕层厚度:2.0~2.5米;⑸果枝率:占总枝量的1/3~2/3;⑹枝干比:1∶3。
二、主要技术措施
㈠间伐降密,优化果园群体结构
根据树龄、栽植密度和果园郁闭程度,可以采取“一次性间伐”和“计划性间伐”两种模式。间伐宜从“大年”开始,或在花量较多、树势稳定、间伐后产量和树势波动不大的年份进行。
⒈一次性间伐
对树龄15年生以上的盛果期果园或高密度(如株行距2米×3米、1.5米×4米、2米×4米、3米×3米、2.5米×4米、2米×5米等)果园,采取一次性间伐模式,使植株密度降低一半,果园通道打开,通风透光条件显著改善。平地和缓坡地果园,宜采取“隔行伐行”或“隔株伐株”的方式实施一次性间伐;山地、梯田果园,可运用“隔行间株”(隔行实施“隔株伐株”)方式,降低植株密度。多数高密度园在间伐后5~6年,还需进行二次间伐,以解决后续郁闭问题。
⒉计划性间伐
对树龄10~15年生的初盛果期果园或中密度果园(如株行距3米×5米、3米×4米等),可采取计划性间伐模式。间伐前先制定隔行或隔株间伐计划,确定永久株(行)和临时株(行),实行分类修剪:对永久株(行)要注意扩大树冠,培养稳定的树体骨架结构和结果枝组;对临时株(行)则采取疏枝、缩冠等技术措施,逐年压缩树冠体积,既为永久株(行)的生长“让路”,又保持有一定经济产量。3~5年之后,永久株(行)的树体优化和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基本取代了临时株的生产作用,即可将临时株伐除。
㈡改形疏枝,优化树体结构
⒈适宜间伐的果园
实施间伐后的果园,群体密度和总枝量减少一半左右,剩留植株的生长发育空间扩大,整形修剪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一是树形上要改“小冠形”为“大冠形”;二是整形方式上要改“控冠”为“扩冠”,采取提干、落头、疏枝等技术措施,调减主枝数量,建立稳定、高效的树体结构;三是修剪方法上要改“疏枝、缩剪为主”为“轻剪、长放为主”,尽量多留枝量,保证尽快恢复果园产量。
⑴ 择适宜树形:实施间伐后的果园,应根据剩留树的基础树形和间伐后的株行距等因素,选择确定适宜的目标树形,主要高光效树形有:①小冠开心形。主枝4~6个,干高0.3~0.5米,树高3~3.5米,冠幅4~5米,树冠呈半椭圆形。②大冠开心形。主枝4~5个,每个主枝上有2个侧枝,同时分布有一定数量单轴延伸的大、中型结果枝组(群),建立稳定的“平面形”立体结果的树形特征。③改良纺锤形:主枝8~10个,干高0.8~1米、树高3米左右,中央干落头开心,具有“圆柱形”立体结果的树形特征。
⑵抬干:山东苹果主产区大多数乔砧密植果园采用矮干、低冠结构,适当抬高树干,打开“底光”,有利于优化树形结构,解决果园通风透光性差的问题。山地果园小冠(主干)疏层形树体,三大主枝优势较为突出、中央领导干偏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主干调整到30~60厘米,并通过撑枝、拉枝等措施适当抬高主枝角度,提升树冠高度;圆柱形、纺锤形(细长纺锤、自由纺锤、改良纺锤树形)树体,通过分年回缩、变向、疏除等综合改造措施,逐步将树干抬高至80~100厘米左右。同一株树上,避免一次同时去除2个对生枝或轮生枝,防止对树干造成对口伤害。
⑶落头:对成龄大树果园,通过落头控制树体高度,是优化树体结构和培养高光能利用开心树形的基本措施之一。落头过程一般分2~3次完成,每次都要在落头部位选一分枝角度适中、长势中庸的骨干分枝(或上层主枝)处锯除中干换头,以骨干分枝(或上层小主枝)带头,避免造成上部枝干日烧。落头后树冠高度,一般控制在3米左右为宜。
⑷疏大枝:按照目标树形要求,在选留好永久性主枝的基础上,对一、二层主枝之间及层内过多、过密的骨干枝及中干上多余的辅养枝、过渡枝,要分年逐步疏除。疏枝时宜先疏除轮生、对生和重叠的主枝、侧枝,一般每年去除1~2个,最终保留4~6个主枝。疏枝以冬季修剪时进行为主,夏季修剪疏枝为辅,冬夏结合效果最佳。
⑸主枝修剪:在树形改造和结构优化过程中,修剪上要注意培养主枝向被伐除行(株)的空间部位伸展,加快扩大树冠。一是加强对主枝延长枝的培养,注意选留强壮延长枝带头,及时疏除树冠外围特别是主枝延长头附近的竞争枝和密生枝,以保持树冠扩张生长的明显优势;二是采取以轻剪、长放、多留枝为主的修剪方法,尤其在间伐后1~3年,要尽可能减少修剪量、保持较多留枝量,避免对产量造成过大影响。
⒉不适宜间伐的果园
对不适宜实施间伐的中密度初盛果期郁闭园进行改造,与间伐园在整形修剪方式、方法上有明显不同,要掌握三个要领:(1)树形不变,维持原有树形;(2)整形方式改“扩冠”为“控冠”,采取“缩枝控冠”法,控制树体在一定范围之内:冠径小于行距,树冠高度控制在行距的2/3~3/4,株间交接率小于15%;(3)修剪方法上,按照先培养、后回缩的办法,在主枝延长枝后部选角度适宜、长势好的多年生枝培养为预备枝,再将主枝延长枝回剪到预备枝分枝处,实现主枝延长枝的回缩与更新,达到缩枝控冠的目的。
㈢结果枝组培养与搭配
间伐、改形后的果园,在优化树体骨架结构、培养高光效树形基础上,更要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更新与搭配、分布。
⒈培养优质结果枝组
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新型结果枝组培养,充分利用着生在主枝和侧枝两侧的平斜、健壮营养枝,通过放、拿、捋、拉等方法,培养形成大量的单轴延伸的下垂状结果枝组或结果枝组群,填补枝组空缺;二是对连续多年结果的老龄枝组,及时回剪到健壮分枝上,实现枝组的更新复壮;三是注意树冠内膛直立、平斜健壮营养枝的改造利用,通过拉枝改变生长角度,使其斜生或下垂,培养形成主枝大、中型结果枝组。
⒉枝组搭配与分布
在结果枝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大、中、小型结果枝组的合理搭配与空间分布。主要利用着生在主枝或侧枝的两侧的大、中型结果枝组或枝组群为主,小型结果枝组为辅;空间布局上以不交错、不重叠,插空分布。
⒊拉枝
主要用于大、中型长放结果枝组以及平斜生长的营养枝,是培养优质结果枝组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对主、侧枝背上直立或斜生的结果枝组及营养枝都应拉成自然下垂状为宜。拉枝多在春季或秋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