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部分技术开始引领
2019-02-22齐旭
齐旭
坐落于中国西南重庆的云从科技的技术展示厅里,一个个人机交互平台展示着中国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向参观者描述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后的崭新未来。诚然,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更已成为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全面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核心技术。
尽管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起步较晚,但在一些重要领域,我国始终紧追世界步伐或者引领世界并走在最前列。
在关键技术层面,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发展迅速。今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进入井喷高速发展期,产业结构逐渐细化。中科院计算所发布了全球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清华大学研制出可重构神经网络的计算芯片,比现有的GPU效能提升了3个数量级;华为在AI安防、智能零售等新兴计算机视觉领域,拥有很强的芯片市场地位;阿里巴巴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初见雏形,成为中国AI芯片市场的可期待者及挑战者。
在应用层面,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竞争格局初步显现,尤其是在虹膜识别、步态识别、身份识别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四家企业被称为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四小龙”,助力我国智能仓储、智慧城市、安防、金融、交通、电子商务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给自足。在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语音识别领域,我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百度、科大讯飞、捜狗等主流平台识别准确率均在97%以上。阿里巴巴的语音AI技术超越谷歌,入选MIT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并且该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多个场景,包括快递、客服、火车站购票等。
在产业层面,AI技术落地能力大幅提升。伴随我国各大互联网巨头与人工智能创新独角兽在人工智能生态链的积极布局,我国人工智能向平台化和产品化演进,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向相关产业的交叉延伸。
如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征程,然而从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还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赛迪预计,未来两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
在产品结构方面,人工智能市场中的智能硬件相比软件仍将保持较高的占比。到2021年,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15.9亿元,占比63.01% ;智能软件的市场规模达到302.8亿元,占比36.99%。
在行业结构方面,未来两年人工智能市场行业结构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在互联网、金融和安防领域仍旧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比。预计到2021年,人工智能在互眹网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61.1亿元,占比为19.68%;在金融领域的市场应用规模达到155.66亿元,占比为19.01% ;智能安防市场规模达到123.61亿元,占比为15.10%。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張钹:针对应用场景攻克技术难题
在“照章办事”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终将替代人类,而在动态变化环境、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多领域多任务的应用场景中,短期内机器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这就是目前人工智能能做的事情。
在解决场景问题之后,还得认识到机器学习存在可解释性、鲁棒性的问题。以医疗健康为例,如果智能图像识别出图片里的病人患有癌症,但是它说不出道理,这是不可行的。如果再加上些干扰,它就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这就是鲁棒性问题。
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做医学图像识别时,如何避免这两种问题呢?那就必须加入医生看图片的知识和经验。如果离开了医生看图片的知识和经验,仅仅依靠数据做结果,那么患者和医生都没法相信AI,也不会用A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熠天:人工智能发展面临治理框架问题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国家就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合作才能让人工智能朝着对人类为善的角度积极发展。
人工智能在产业发展中,面临着治理框架的问题。以无人车为例,按照现在交通法规的框架来讲,如果没有立法,无人车是没有办法上路的。不上路,它就没有办法去发展。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北京、上海、杭州都出台了允许无人车上路实验的地方性法律。
从法律方面来讲,无人车的发展也面临困境。如果无人车由于碰撞对人造成了伤害,该由谁承担赔偿义务?在无人车上路前就需要把这些核心的治理问题、法律问题研究清楚,才能有助于这个产业规范发展,这些都需要国际合作。
创新工场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人工智能或迎来应用井喷
人工智能已过了“技术为主,专家为王”的黑科技发现期,进入了“应用为主,数据为王”的高速发展应用阶段。人工智能将成为一个可以构建许多商业化应用的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四波浪潮逐渐落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覆盖将从互联网到商业,从感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到像人一样可以自由移动和自主工作的自动彳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迎来应用井喷的实施阶段。研究机构预测人工智能将在2030年前为全球经济创造100万亿人民币的潜在贡献。我预测这么巨大的经济增量,最大的贡献将来自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和实体行业的高度结合。正如互联网浪潮赋能传统产业一样,随着人工智能从一个高精尖的黑科技慢慢进入主流,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传统企业。